刘晓红 韦明耀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20022;2.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3)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精准扶贫。而教育是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兜底工程,在教育体系链条与环节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残疾儿童因身体原因在生活与学习中存在诸多不便,难以像普通学生一样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全纳教育理念倡导教育的人权观、民主观、平等观和价值观,提倡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要满足不同需求,应实施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因而,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内涵特色实施优质的特殊教育,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让贫困村的残疾儿童得到教育帮扶,保障其生活质量,是全纳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扶贫攻坚的难点与重点。
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专”)、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实施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广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其他院校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共同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特别是特殊儿童的精准扶贫工作。
广西特殊教育近年来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8 年底,全区建成了82 所特殊教育学校(含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共有在校生约8000余人,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逐年提高,残疾儿童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但据保守估计,仍有约三成的适龄残疾儿童、中度残疾儿童未能入学。
目前,广西特殊教育研究略显单薄,送教上门研究仍为空白。笔者分别以“广西特殊教育”和“送教上门”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2008—2018年以广西特殊教育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有23 篇,内容多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职前职后的培养与培训,以及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研究,而针对广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研究未在这些论文中有所体现和关注。
广西幼专,作为广西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学校,作为我区精准扶贫的主要阵地之一,理应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肩负起对特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充分研究与切实落实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广西幼专对定点帮扶的平果县的吉林村、旺里村、茶密村、仰良村、临林村、七良村6 个村的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送教对象复杂、送教师资单薄、送教内容和形式单一的问题。
据调查,6 个定点帮扶村多数重度残疾儿童因自身残疾囿于家庭小空间,生存空间狭小,与外界基本没有联系,仅看病时才会走出屋子。生存环境的封闭和康复训练的空白加大了对送教上门师资专业性的要求。即便是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也仅限于家校间,接触外界少,生存空间较为狭小。
同时,区域地理位置也给送教上门带来困难。平果县隶属百色市,位于广西西南部,距首府南宁市115 公里,距百色市119 公里。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送教上门的各个村距离平果县还有近1 个小时的车程。送教上门的家庭基本使用壮语,绝大多数不会讲也听不懂普通话,导致送教上门存在交流障碍,需要借助当地会讲普通话的村干部或村民来翻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目前,平果县实施送教上门最大的困境是师资数量与质量不足。平果县建有平果县特殊教育学校,该学校的师资是按“一个萝卜一个坑”配备的,可抽调送教上门的专业师资有限,超工作量超负荷送教、教学目标不明确及效果不佳等情况凸显。同时,因师资匮乏,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康复治疗难以保证专人负责,送教上门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常态化难以为继。
另外,由于帮扶村点的残疾儿童特质各异,送教对象的残疾类型、轻重程度差异较大,包括听障、视障、言语障碍等症状,需建立一人一案的有差别的个性化教育与康复医疗方案,更需要集教育、医疗与康复于一体的缺陷补偿性与潜能开发性服务。单单依靠特殊教育送教上门,难以完成教育、医疗与康复的综合服务。
送教上门并非只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般地送书包、送文具、送油粮,也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的物理位移,更不是刻板地对国内外先进模式的照搬照抄与复制粘贴,其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从目前送教上门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仍然停留在送教的初始阶段。一是局限于送慰问金、慰问品等暂时性的实惠,对于送教对象无太大教育意义。二是仅限于收集档案资料,深入送教家庭观察、访谈,做相关测评与问卷调查,建立送教上门的详细档案,为后续跟进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夯实基础。但现实情况是,因师资和康复团队等送教主体资源匮乏,后续高质量的、持续性的教学有待重视和加强。三是虽然组建了由广西幼专、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等师资组成的团队送教下乡,但因对送教对象缺乏全面、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在送教内容、教学时长上未能很好地把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不可否认,以上三种送教上门的形式虽然凸显出送教上门实践的初级性和送教上门主体力量的薄弱,但有其必要和实用意义,也为后续送教上门提供了参考。送什么、怎么送、谁去送,目前仍是横亘在现实面前的重点和难点。从残疾儿童的角度出发,送教上门和教育安置更需要“因地制宜”和“因残施教”。
广西幼专利用自身优势、内涵特色,实现教育扶贫路径多样化。学校内有办学经验丰富的特殊教育系,外有广西目前唯一一个公办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主导着广西特殊教育职前职后培养与培训,二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发挥学校各专业优势,利用学校儿童康复关爱中心资源,实现远程医疗、政策咨询、规划编制等稀有资源对口帮扶。二是校内特教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是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教学团队。另外,该校能聚集区内外优秀特教专家资源,为送教上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是充分利用在帮扶村点吉林村吉林小学挂牌设立的广西幼专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站这一平台,建设学校特殊教育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在校师生做志愿者,充实师生力量定期开展送教上门帮扶工作,这样既保障了送教的师资,又保证了送教上门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常态化。四是广西幼专依托自身优势,联合校内外各方力量,创新扶贫模式,为6 个帮扶村的适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将贫困地区精准教育帮扶工作推向常态化,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特别是特殊教育帮扶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扶贫工作方针,首要是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借助学校派驻平果县6 位第一书记的力量,进村入户深入走访调研,做好农村特殊儿童群体的个人信息填报工作,掌握对口帮扶村特殊儿童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逐一分类识别,全面建档立卡,建立送教上门信息大数据库,实现送教上门工作全程信息化管理。同时,在精准识别过程中找准残疾儿童家庭的致贫原因,制定精准帮扶的具体措施,为对口帮扶6 个村的重症或多重残疾儿童制定教育规划,为精准扶贫夯实基础。
广西幼专借助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这一平台,利用区内外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资源,成立由广西教育系统、残联、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和广西幼专优秀专业人才组成的送教上门专家团队,明确成员工作职责,结合送教上门对象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多维的教育需求,制定具体可行的送教上门实施计划,采取规范有效的方法送教上门。建立送教上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送教上门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合力推进送教上门工作顺利开展。
对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目前仍是一项新生事物、新工作。学校在实施送教上门服务过程中,要结合国家、广西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立足新的起点和要求,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适合中重度或适龄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规律、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检查落实情况,推广典型经验,为送教上门的持续有效开展夯实基础。
建立完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这一平台,借助当地特教师资,保障送教上门服务时间,确保因生活不能自理而不能随班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益。要求每周不少于1 次、每次不低于2 个课时的送教上门时间,保证重度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效果和送教上门质量。平果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充分整合当地资源,挖掘本土优质特教育资源,消弭语言交流障碍,既保证了送教上门的师资力量,也确保了送教上门的教学效果。同时,平果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重度残疾儿童等特殊儿童提供了“家门口的康复中心”,切实让残疾儿童获得更多受教育、康复训练的机会,让残疾儿童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大的发展。在促进本地区残疾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同时,彰显了党和国家的开放包容和温暖关怀,让残疾儿童同普通孩子一起共享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成果。
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服务作用,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优质特殊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运行保障能力;要以组织实施区内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和特殊教育类大会大赛为契机,加强对口帮扶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培训与培养,建立健全当地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在遵守规定程序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预留一定培训名额,让当地特殊教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参加自治区级培训和比赛,不断提升当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对口帮扶村点培养一批具备医、教、职等复合型技能的教师和具有比较深厚理论功底、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型教师。
广西幼专要想法设法为对口帮扶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募集社会帮扶资金,确保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不断提升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康复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保证特殊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积极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力争把平果县特殊教育学校办成当地残疾儿童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基地、教育课程的研究基地、教研科研的实验基地,同时更要办成为随班就读和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培训指导的服务基地,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特点,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教育的兜底工程,为了让广大特殊儿童,尤其是重症残疾儿童受到教育,让其具备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广西幼专和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为广西特殊教育特色扶贫的创新者,大有可为,任重道远。急需充分发挥自身服务作用,总结归纳既有成绩和经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广西更多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得到教育机会,为广西特殊教育精准扶贫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