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海
1985年环渤海地区开展旅游合作的问题,首次被旅游界学者提出,环渤海滨海城市旅游协作会随之成立,2004年环渤海湾旅游城市市长联席会通过工作议案,决定成立环渤海湾旅游联合体,2005年环渤海11城市达成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宣言》发布[1]、2016年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会议召开,在三地旅游局共同努力下制定并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区域内各城市有迫切合作愿望,国家从战略层面制定政策大力支持旅游资源合作,搭建环渤海湾区域旅游合作的平台。
在中国知网以“环渤海”“旅游”“体育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相关文献并重点对92篇期刊论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环渤海旅游圈发展水平的评价及差异化分析、资源整合、一体化与协作机制分析等,目前涉及环渤海湾滨海17市海洋体育旅游的学术研究并不多,当前区域内海洋体育旅游面临的巨大机遇、现实困境以及协同发展策略有必要深入研究。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特别强调,要逐步推动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完善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加快建设信息和服务网络。国家高度重视环渤海湾旅游业的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利好下,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与协调发展迎来了历史新机遇。2016 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旅游局共同发布《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做强融合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养老等模式。京津冀发挥“环渤海”湾经济制高点作用,依托周边滨海城市“以点带面”,进而做强环渤海湾滨海旅游带。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新时期要加快发展滨水及海洋旅游,逐步调整产业布局,有序扩大国际邮轮港建设,支持天津、青岛、大连等地开展邮轮旅游,释放旅游业市场活力,形成旅游战略支柱产业[2],京津冀健身休闲运动协同发展规划从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提出了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随着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京津冀三地着手协同建设“体育旅游带”必将助推环渤海湾海洋体育旅游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已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有力促进了海洋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新的增长点。传统的海上体育观光旅游消费,已不能满足目前海洋体育旅游消费者的多元化诉求,单一的海洋观光旅游逐渐消退,海洋体育观赛游、参赛游、海洋体育运动体验培训等成为主流[3]。
环渤海地区各地政策不统一,省级单位多,受行政界限的束缚,利益冲突严重,缺乏统一的行动机制。构建环渤海湾大体育旅游带方案尽管提出很早,但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还需时日。目前各区域省市对环渤海湾海洋体育旅游带政策的执行上主要存在市场障碍和制度障碍,无法做到协调统一。各省市部门利益与目标不同,恶性竞争以及旅游景点的重复建设时有发生,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造成体育旅游资源的浪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供给不足,缺乏体育相关产品的有效开发及融合升级[4]。
合作意识不强。环渤海地区内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合作开发中难免出现某种程度上的不平等现象。河北曹妃甸、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普遍存在海洋产业发展速度不均衡的问题。滨海城市中,青岛、天津、大连旅游竞争力占据优势,但分布较为分散,烟台、威海、秦皇岛虽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缺,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薄弱,无法均衡天津、大连、青岛的优势旅游竞争力。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规范和管理,再加上地方利益的驱使,导致环渤海地区海洋旅游难以达到平等合作。
海洋体育旅游是新兴的交叉渗透性项目,部分项目例如帆船、潜水等具有其专业型和特殊性,开发此类小众项目,需要理性投资,合理规划。2015年中国体育旅游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1.9%,海洋体育旅游资本化、项目化出现虚火旺盛。例如,2016年全国举办了98项帆船赛事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国际赛事中国杯帆船赛举办12届仍未盈利;中国内地80多个游艇俱乐部出现大面积亏损,个别南方省份还在“一窝蜂”地开发游艇特色小镇,造成项目同质化严重。另外,海洋体育运动装备存在短板,科技含量层次低,帆船、潜水、摩托艇、飞艇、冲浪、滑水等项目所涉及的运动设备开发力度不够。环渤海地区旅游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游为主,大多建立在当地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之上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的项目不够丰富,很难吸引游客再次前来[5]。
环渤海湾海洋体育旅游的开发缺乏专业人才,涉及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海洋体育赛事策划、市场运作、高水平竞技、专业培训等领域,特别是体育旅游项目高端管理、品牌规划人才等尤其缺乏,总体上存在质的匮乏、量的短缺、来源短缺和结构失调的问题。尽管国内许多综合性高校、旅游院校或体育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是与体育旅游企业合作的院校不多,人才培养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6]。目前,海洋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开发、人才激励、人才流通等支撑体系尚未形成。例如,潜水、帆船、海上拖曳等项目对从业者的专项心理素质、运动水平、紧急救护、海洋常识等要求都非常高,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不仅影响水上运动客户的消费体验,更严重的是影响从业人员以及客户的生命安全。
环渤海地区因北京、天津直辖市的存在,使得区域内城市旅游发展的首位度偏大。由于各地旅游业的差异,必然造成合作基础不平等,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旅游业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更多地专注于本地发展,而对区域性旅游合作热情不高。2017年环渤海湾旅客数量、旅游收入数据表明,天津市遥遥领先,大连市远高于辽宁省内其他滨海城市,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旅游数据明显好于省内其他滨海城市,各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程度不均[7]。
环渤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业近些年虽然发展迅猛,但是放眼全国的区域旅游发展,面临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巨大挑战,随着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位于海岸线的各个省市都积极开展滨海休闲体育活动以及滨海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联动的社会体育文化活动[8]。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以来,国家交通运输部明确支持大湾区海上体育旅游,世界级城市群将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环渤海湾经济圈各旅游城市旅游规划要合理布局,三大经济圈滨海体育旅游要相互借鉴和沟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环渤海湾滨海地区3省1市联合出台《环渤海湾滨海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体育旅游发展纲要,破除行政区划的壁垒,整合升级环渤海湾滨海省市的旅游网,共享海洋体育旅游信息平台。打造环渤海湾滨海体育旅游联盟,定期召开联盟会议,促进体育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体育旅游合作加大跨区力度,重大体育旅游合作事宜共同议定。凝心聚力向全球推广环渤海湾体育旅游项目以及品牌赛事,使该区域成为面向世界的窗口。充分利用海岛、沙滩、历史文化遗迹、海洋民俗文化塑造滨海地区全域体育旅游品牌形象,政府财政加大对体育旅游的扶持力度,尽快建设一批滨海地区体育旅游示范区、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立体育品牌赛事,设计精品体育旅游线路等[9]。
充分利用海洋、湿地、沙滩、海岛、森林等优势资源,打造滨海运动休闲小镇、海洋精品旅游路线、体育产业园、海洋运动项目示范基地,开展滨海娱乐、自驾露营、山地户外、低空飞行、邮轮游艇、海洋康养等体验、度假休闲项目,丰富体育与旅游内容体系[10]。例如,户外用品行业领军企业探路者集团与威海市西霞口旅游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户外运动海滨主题公园,是国内规模最大露营地项目,不同以往传统旅游和自驾旅游的是该露营地融入了更多旅游体验元素。
政府牵头,高校与体育旅游企业、协会合作,大力培养从事沙滩运动、水上运动、海底探险等项目的专业人才。加强与欧美澳海洋体育旅游强国交流合作,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建立海洋体育旅游智库,招纳更多专业复合型人才进入到海洋体育旅游行业。
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相邻区域的空间合作,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条带状区域合作;企业间合作,通过合并、资源整合,实行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强滨海体育旅游服务品牌,例如大型旅行社集团分别与旅游交通企业、餐饮业、旅游景区业纵向合作;企业资本与资源合作,京津实力雄厚旅游企业进驻锦州、日照、葫芦岛等经济欠发达城市,挖掘天然良好的海洋自然资源;政策制度合作,建立环渤海湾旅游合作协会,形成完善的合作体制,实现“无障碍”旅游等。
推进智能滨海体育旅游服务,进行智慧景区试点,推进建设“云上渤海湾”体育旅游大数据中心,服务于移动端QQ、手机智能导游APP、微信等社交媒体,推送滨海体育旅游安全提示,及时发布防汛、防台风、海浪预警工作。海洋体育旅游活动使用的船、帆、艇、伞、板、绳等众多运动装备,加强与国际知名户外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借助先进的技术加速换代升级,增强海洋体育运动的安全感与愉悦感。例如,2018第三届平潭国际海洋旅游与休闲运动博览会,引入VR、VR海洋体验设备深受游客热捧,通过黑科技手段让观众现场体验各种海洋运动。
政府应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绿色低碳体育旅游环境,重视体育旅游与文化、医疗、候鸟养老、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推动滨海城市场地、场馆、运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滨海地域海洋文化特色,融合升级体育旅游项目,努力打造滨海精品体育赛事,制定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完善体育旅游公共服务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