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2020-11-23 12:16谢清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核心

文/谢清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年龄是有差异的,许多学生的心理是矛盾的。在新闻媒体上,大学生自杀、吸毒、伤人等事件屡次曝光,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在疫情期间、复学后,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影响。以往研究更多地关注如何解决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心理危机。我们认为核心素养具有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优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危机都有积极的效果。

一、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我们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形成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实践范式。该范式认为,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底蕴素养、学会学习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实践劳动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等六大核心素养。

对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的学者从学科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学科素养的培育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杨浩贤(2020)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体育课堂的启示,江兆泉(2020)通过语文生态课堂研究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选择;还有的学者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出发,通过全方位的融入教学过程中去,权跃(2020)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教师应具有的素养、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者对核心素养的群体研究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比如医学院学生、国防生等,也涉及高校辅导员等职业。

(二)心理危机和心理健康

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源于个体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受外在环境影响和内在影响,会出现危机事件,如果不能及时缓解危机,会产生负面的情绪,有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最极端的行为方式是自杀,自杀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每年自杀的人数都逐年增加,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学者就以大学生自杀危机为主题开展了很多的相关研究,邓勤勤(2010)认为大学生自杀是可控可防的,重点应在提前预防方面。顾瑜琦、孙宏伟(2013)认为自杀干预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倾听与接纳、自杀危机评估、直接讨论自杀问题、警惕危机再现、充分利用合适的资源、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和采取具体的行动。武光路、李剑锋(2016)认为自杀干预的目的不是在于减轻当事人的自杀意图,减少自我伤害行为,而是应随时了解那些始终抱有轻生念头的人的思想情况,以防不测。

2.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心理危机不代表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不代表没有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是连续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处于某一个状态,是连续发展的过程。心理危机不代表这个人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在某一段时间内学生表现出失衡的状态,认知和情绪不在自我控制内。根据前人的调研发现,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事件主要包括家庭关系不和睦、考试失败或重修补考、恋爱失败或者怀孕生子等方面,以上危机事件有可能造成心理危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遇上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事件,但并不是遇到心理危机事件的人都会产生失衡的状态,心理危机主要是指个体出现心理失衡,如果及时加以预防,主体可以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三)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素养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有效沟通、和谐人际、理性恋爱、掌控情绪、挫折管理、生命教育等方面。核心素养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全方位发展人的各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特征是倡导积极的取向、致力于实现价值回归、坚持科学实证。核心素养所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而预防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个体自身塑造的各项能力,而不是之后的修正缺陷。两者从内容上是属于包含关系。核心素养包含心理健康素养,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个体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完整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人际关系,能在困境中提高自己的抗压抗挫能力,学会团队合作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部分学者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都是通过SCL90问卷或者UPI问卷进行测量,研究对象都涉及大学的每一个阶段。鄂园圆(2020)用SCL90量表某民办高校心理健康现状,发现2017级、2018级、2019级心理出现问题学生人数及比例逐渐升高。马敏娜(2020)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5级~2018级共11477名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几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傅蕴男(2019)问卷调查发现,18级学生的异常心理人数呈骤增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学校环境、学生自己的内在因素等,由于现在大学生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缺乏有效沟通,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时代,缺少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抗压的能力较弱,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都是统一的,对某一个特定的专业缺乏针对性和职业性,核心素养缺乏培育的动态性[1-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阶段,主要目标是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自我的合理控制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为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型人才奠定基础。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有不同的专业学生和不同特点的班级,教育教学却忽视专业和个人的差异,缺少在教学中针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未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育一个良好人际、自我控制较好、良好情绪、完整人格的个体,仅依靠课程教育是不能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上课时间较短,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所学的内容迁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发展动态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在家长、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合力下,才能实现和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需要全过程的培育,除了课程以外,需要通过另外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统整课程资源,提升核心素养

第一,根据每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结合专业未来职业岗位需求,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制定每个专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比如农类专业的学生,在课程上要重点结合三农服务;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重点结合工匠精神;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内容重点结合人际沟通等,面对不同专业群体,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和主要内容都要有所侧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4]。第二,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心理健康课程为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心理健康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中很多教学内容跟部分专业和必修课重合,但是它的教学目标也是让学生可以成为独立人格、学会学习,跟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二)创新课程模式,提升核心素养

创新课程模式,以实践体验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创新课程模式,融入辩论赛、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素质拓展等,并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张驰(2019)采用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学生中心教学法实验班能显著提升学生心理素养,教师中心的心理讲授班使学生心理资本下降。邱烨,肖璐(2020)主要研究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实现对心理健康的培养效果,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也有研究者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意义深远。作为高职院校,打造素质拓展平台,引导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健康,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以游戏互动的形式来增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增强凝聚力。

(三)分层课程评价,提升核心素养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进行分层课程评价。我们对于课程有固定的评价模式,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应该是动态和长期的。我们的课堂评价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学生的参与性,以及课后作业分享。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五个方面。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