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

2020-11-23 11:51刘林星刘丽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齐鲁资源整合历史

刘林星,刘丽娜

文化资源整合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关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实施,预示着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产业的“重工业”的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加强体育文化资源整合不仅关系到新时代文化产业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城镇化进程和让一个区域“活”起来,“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亲切”起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施齐鲁文化传承系列工程推动山东文化发展建设之际,研究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对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促进山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独到的学术价值。

1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机遇

1.1 丰厚齐鲁文化资源提供整合基础

山东省是历史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历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齐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产丰富。截至2019年,山东2处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12个,省级62个,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5A景区,国家和省两级历史文化名城20座、历史文化名镇53个、历史文化名村81个、历史文化街区35条、历史建筑72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230处和1711处,国家特色小镇22个、省特色小镇109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5个,特色节庆活动50余个,有武艺技巧、歌舞观赏、赛事竞技、棋艺等山东民俗体育项目120余项等。其背后孕育的是巨大的、可开发的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可以探索出一条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整合道路。

1.2 “乡村振兴”与“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高度重视、饱含期望,多次作出指示要求[1]。《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充分发挥山东省儒家文化、农耕文化等传统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的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以现代理念、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2]。《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3]。实施“互联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创建具有山东特色、齐鲁体育文化特点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出台100余项配套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文化强省”、“乡村振兴”与“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发挥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连线织网、融汇交流的重要作用,借势借力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代契机。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与传播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力是惊人的,而且影响的层面非常广泛。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随着我国优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我国体育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4],正逐步成为了带动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 年山东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9.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超过1.1万亿元。这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旅游业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必然性,更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文化内容,促进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共享,为体育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更大的内生动力。

1.4 公众休闲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

1995年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09年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再到2019年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5]。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深厚的传统土壤和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人民群众全民健身热情不断高涨,公众休闲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和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满足大众追求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刚性需求。因而对传统体育文化利用的关注度和需求也越来越高,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这也是新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走向和要求。

1.5 区位优势明显,体育文化发展潜力巨大

山东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端交汇点、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点[6],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十大文化大省、人口第二大省。立体、畅通的交通体系,中超足球、CBA篮球、女排、羽毛球、乒乓球等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全民健身氛围浓厚,群众的参与意识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居全国前列,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齐鲁体育文化资源整合提供了持续动力源。

2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困境

2.1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创意少,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2019年9月印发的《体育强国发展纲要》中,提及“文化”21次,“旅游”5次,“休闲”5次,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得以凸显[7]。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将成为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新风口、新赛道。但与国际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虽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优质IP多,但整合尚属起步阶段,许多地方整合创意少,过分注重继承与发扬传统体育文化而忽视了创意新的文化,存在一味地模仿现象,整合模式较为雷同。另外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整合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古人创造的多、当代人创造的少,“走进来”的多、“走出来”的少,静态方式多、动态方式少,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商业潜力亦尚待开发。

2.2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中高端价值环节薄弱

《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山东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的颁布实施,新时代文化产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品牌打造。许多地区嗅到了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可盈利发展的气息,于是纷纷开始了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之路,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建设是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成果之一。虽然山东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但山东省只有14家国有文化企业获得国家级品牌,5家企业拥有著名商标,无企业获得驰名商标[8]。总体上来看,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深度不够,品牌形象的打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质化、档次低、产品与主题未能将发展特色充分展示出来,不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线,缺乏内容生产、产品研发、创意设计、流通贸易、衍生产品等中高端价值环节创新型产品开发不足, 涌现的知名品牌很少,广大游客未能全面认知齐鲁体育历史文化, 其消费和体验大打折扣。

2.3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整合方式简单,产业体系链条较短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占比高达79%,赛事服务等核心产业仅占体育总产值的21%,与成熟市场如美国58%的服务占比差距较大[7]。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与全国文化企业30强相比,无论是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还是商业模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都相差较远[8]。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整合存在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重赛事、忽视融合地方性、区域性特色文化,整合方式单一,商业模式跟风模仿较多,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和相应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有为能够获得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盲目而上的倾向,导致大部分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整合链条较短,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营销薄弱,附加值总体较低。损失很大一部分经济效益。

2.4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互联网等新技术运用不足,服务供给不平衡

没有基本的文化体育科技设施,就没有城镇的现代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9]。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动能、新技术倒逼体育文化产业不断调整革新,推动体育历史文化整合不断产生新业态,构建新体系。但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嫁接互联网和高科技含量的整合缓慢,各细分行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没有打破,体育历史文化资源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步伐缓慢,部分实施数字化转型只是普通的网络化改造,而不是借助技术平台进行跨行业整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另外,服务供给差距也比较大,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发展潜力大、后劲足;而体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鲁中、鲁西地区比较落后,与东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这种区域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严重制约齐鲁体育历史文化的整体发展。

3 整合策略

3.1 做好顶层设计,深度发掘整合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建设工程” 是《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五大战略任务之一和九大重大工程之一。按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目标要求,结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研究编制,首先建立由体育、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民间组织和企业组成的齐鲁体育文化联合会,深入挖掘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找准各地区亮点,系统性、创新性整合孔子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黄河文化、泉文化等特有的体育历史文化资源,统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个性化设计的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品体系;其次,加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区域联动。形成各地市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与开发宣传推介招商联动机制,推动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联线连片、集群融合发展。

3.2 注重项目带动,打造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品牌

以传承和创新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打造齐鲁体育文化精品为突破,发挥山东的区位优势,依托儒家文化、泰山文化、红色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泉文化、海洋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布局重点体育文化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和体育文化产业园区引领和带动山东地方特色的体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创造出更多集文化创新性、艺术观赏性、实用纪念性、互动体验性于一体的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新品、精品。首先,加强齐鲁体育史志编纂工作,发挥好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青岛奥帆博物馆、泰山体育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临淄分馆)、海阳亚沙会展览馆、非遗传承人工作坊等作用,对“乡村记忆”工程、工业遗产、考古遗址、文化景观等体育文化资源以视频和书籍等形式进行记录、保留,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宣传、推介、表演和展览等综合开发利用,推动与旅游、科技、会展、农业等融合发展,提升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质量;其次,借助山东文化旅游目的地“十大品牌”和乡村旅游“十大品牌”,汇集众多体育文化创新元素,发展体育历史文化产业园,构建更具生命力的体育文化生态品牌,提升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品创新创意水平;第三,围绕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内涵,凝聚齐鲁体育历史文化精华,依托孔子国际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著名文化旅游节事和赛事活动,完善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品体系。进一步包装和提升看得到、叫得响、玩得多的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品牌,实现了项目带动产业、产业拉动发展。

3.3 健全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业链,补齐营销短板

创新是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硬核”,而良好的营销,则是促进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软件”。首先,在传统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品基础上,整合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要素,发展齐鲁体育历史文化配套产业,加入研学旅游、健康养生与休闲度假、户外探险、民俗体验、竞赛表演等新兴业态与高端要素,加快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品及服务创新,健全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产业链,进一步激活健全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整合的经济动能。其次,设立“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日”,举办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节、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宣传普及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品牌、知识,开发制作反映地方体育文化特点的齐鲁体育文化纪念品。积极发展齐鲁体育历史文化电子商务平台,与OTA平台、门户网站合作,发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进行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服务营销,提升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3.4 “互联网+”促进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提升科技含量

首先,加速推进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适应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要求的相关信息互动终端建设,保障“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互联网”基础条件。充实整合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等信息内容,使用户及时接入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加快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其次,积极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消除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各细分行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加快互联网与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各领域的高品质融合,实现“互联网+”促进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高质量创新发展。第三,加快科技成果在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领域的广泛应用,将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元素和服务植入科技产品,形成多媒体产品、网络文学、影视、游戏、动漫、数字内容、手机媒体等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文化科技业态,提升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智慧化发展水平。

3.5 加强政策保障,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提供强大支撑

政策对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具有指明方向、明确任务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整合进程。首先,加强整体规划。将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强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其次,推进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用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加大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齐鲁体育历史文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配套服务体系。第三,加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体育工作、了解齐鲁文化的高水平国内外高层次的管理、创意人才和营销人才;设立专项资金和奖项,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人才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创业提供肥沃的土壤。第四,营造宽松的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环境。应秉承宽容、支持、引导态度,鼓励鲁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探索和成长,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解决运行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化解瓶颈,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消费、监督考察、建言献策,增进人民群众与齐鲁体育历史文化的联系,提高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质量。

4 结语

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遵循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掌握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科学方法,改革创新体育文化体制机制,在科学发展中提升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整体水平。因此,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积极搭建齐鲁体育历史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和引导全社会主动参与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建设。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建设齐鲁体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高地、推动齐鲁体育历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辐射带动山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齐鲁资源整合历史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齐鲁声音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齐鲁声音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