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留白”策略的作用探究

2020-11-23 03:04李志娟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5期
关键词:留白立德思政

文/李志娟

一、“留白”的内涵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在国画、书法以及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主要指的是为了使整个作品更为协调,创作者有意识留下的空白区域。留白主要是为了衬托主景,营造氛围,从而达成更有意涵的构图,为接受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借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活动中,“留白”已经成为一种教学艺术,特别是课堂“留白”,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展示引导,为学生创造出充分投入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视角,在具体时空背景下对相关史实作出合理的解释。如今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留白”也得到了一定应用,实现了思政课堂更好的立德树人效果。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其中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重要性,“留白”作为一种教学技巧,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直接讲授的时长与内容,不直接告诉学生硬性记忆的知识点,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留出一些线索让学生探究,给学生创造出合适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自觉。教学课堂上的“留白”,正是教师教学技巧的体现,教师引而不发,学生才会成为认知的主体,并使得思政课才能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调动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的学习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思政课教学中“留白”策略的作用

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学中的“留白”策略对落实立德树人作用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来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以指导者组织者身份出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并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根据自我的需求,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教学技巧的高度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问题,例如,在讲“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这一章时可以设问:为什么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设置悬念,使学生们主动地探索史实资料,让他们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历史解释的能力。

再比如,讲到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民国初年工业分布示意图,创设情景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在行业结构和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出特点有: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工业结构不平衡;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分布着许多新建的民族工业,表现出地区分布不平衡。进而在思考为什么在工业发达地方兴起辛亥革命,但是又不彻底,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人民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选择[1]。

(二)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于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而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课堂是填鸭式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就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而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留白”策略,留出适当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采用适当的节奏引导学生品味、咀嚼,利用适当的机会引导学生提问、探究。这样就会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突出其学习主体地位,这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比如在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把板书具体原因简化为“1”“2”“3”“4”之后,学生讨论很激烈,答案丰富多样。教师在板书后增加“……”,通过巧妙借助多种符号或其他表现方式在板书设计上有意预留一定空白的形式,可以为课堂创造更多的耐人回味的想象空间、探究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课堂容量,使得学生的主体部分也得到极大体现。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建构主义强调分析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在这个层面上看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留白”能够有效保证每个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教师讲解知识时可以巧妙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点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从思想意识层面产生对历史知识继续探究的冲动,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这样的思政课教学课堂才更有意义。

基于此,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堂上将一些互动话题和活动与知识点相融合,比如讲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一名公民,思考自己会开创一番什么样的事业选择什么地点,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会有哪些?以及如何应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思考新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既是工具学科,又是人文学科,所谓以史为鉴,指导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构建知识体系,而且需要以此为基础,讲清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与内在规律,进而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2],可以采取恰当“留白”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情感价值的认同。例如对于鸦片战争影响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哪几个方面思考,但是不能限制学生发散思维,而是应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实现学生自身认识的加深和提升。

(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在课堂上为学生讨论留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有时会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为我们交流讨论提供了动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要适当采取“留白”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师生互动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才能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才能真信真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校思政教师在分析国际形势美苏争霸时,应引导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美苏争霸态势,并且在小组讨论环节分别展示。实现更好的“留白”,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20世纪5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从表面看苏联从古巴撤出,本质上是由于美国的实力超过苏联;20世纪60年代美国陷入侵越战争,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等,这些变化都与国家的自身实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协同合作,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事件的本质。使教师的“留白”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

三、结语

为了让思政课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在课堂上使用“留白”的技巧。高校思政作为课程学习,并不能仅仅以教师的讲授效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以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评判,这就要求必须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留白”可以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传统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很难实现整体突破,而通过适度“留白”的方式,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间的协同学习,可以有效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留白立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