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徐文权
特种车辆在宁波舟山港口运输中具有特殊地位,单就码头装卸区的特种车辆就有上千辆之多,据调研,我省还设有学校开设港口特种车辆维修服务专业。因此我校遵循技能人才发展规律,以区域性、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依托舟山市得天独厚的港口码头条件,适应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区域发展需要,对接舟山港口物流企业,重点拓展特种车辆维修人才培养培训。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特种车辆维修人员。
(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目标。依托舟山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校企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基地,共同构建“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依靠行业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学指导中的作用,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学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培训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同时,推进学校专业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办学有力地增强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培养出符合企业、行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2)硬件环境建设目标。学校以现有汽修实训车间为核心,新建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建筑面积4 000m2,建设资金1 300万元,全部由国家资金支持,已于2017年10月份交付使用。产教融合大楼的建立,不仅能提供一个规模较大、工位充足、设施一流、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特种车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更有助于引企入校,提升学校产学研水平。
(3)教师团队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校企互培互聘制度,以保证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不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使教师全部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与企业业务骨干换岗互聘。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在深入调研港口码头相关企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职业分析,进一步明确特种车辆维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厘清教学体系与工作岗位的联系;根据特种车辆维修的地域性和周期性规律,以及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重新构建实习实训与培训体系。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和实习实训项目,合理编制教学计划与实习实训方案,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整合并系统开发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提高教学培训能力,年接纳校内学生260人次、校外学生80人次进行生产性实训或顶岗实习。可进行特种车辆的职业培训,支持优秀教师为企业提供工艺革新、技术推广等服务。
(1)打造特种车辆实训室。我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为舟山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设备先进,数量充足,具备实训、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研发等多种功能。特种车辆实训室安装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了设备、网络和数字化资源库的有机整合,为特种车辆维修实训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方案,让“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进化到新形态——“理虚实实”,即“理论学习、虚拟练习、实训实践、实习就业”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2)成立产教融合基地。2018年12月,我校杨永明校长及汽修专业负责人徐文权一行赴舟山市普陀区勾山商用车企业“成功之路”进行调研,商讨并确定成立产教融合基地,2019年1月,我校与“成功之路”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建设“产教融合基地”。
(3)成立“浙江省一汽培训中心”。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推荐下,我校积极与一汽解放集团联系,商讨成立“浙江省一汽培训中心”事宜。经过洽谈,一汽解放集团初步与我校达成合作意向:在我校设立一汽解放培训中心,并承诺赠送我校一批价值约75万元的设备。
(4)成立港口特种车辆教育教学专家委员会。2019年1月,我校召开港口特种车辆校企合作建设会,并成立教学专家委员会,共同探讨特种车辆的教学标准及员工培训。教研组与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码头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进行了专业建设探讨,讨论并共同制订了特种车辆维修的相关课程标准。
(1)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根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校企共育平台建设。目前,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已与一汽解放集团浙江商代处、北汽集团戴姆勒公司、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码头有限公司、舟山金塘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定海开发区恒升汽修厂、勾山成功之路重卡汽修厂等共建生产实习基地,与这些企业共建校级港口特种车辆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港口特种车辆维修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探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2)构建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构建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生产实习基地融入企业生产实际,实施产教融合,利用校内现有教学条件,对接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融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设备,设计对接企业生产过程的实训项目,提升港口特种车辆维修人才的培养能力。
(3)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学校教师通过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开展企业调研、专项课题研究、企业技能认证和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汽修专业负责人徐文权在舟山市教育局的组织下,成立了市级名师工作室,与企业合作研发《一种电工电子实验箱》实用新型专利1项,开展省市级讲座6次,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团队专业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
(4)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更是吸引了宁波地区维修企业来校招人。我校汽修专业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在浙江省“面向人人”竞赛中位列前三甲。学生周哲华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贺祯煦、舒浩洁均被评为舟山市“阳光学生”,徐浩鑫被评为舟山市“优秀志愿者”。学生参加省技能竞赛,近几年频频获奖,2018年钣金项目获得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港口特种车辆产业的发展如日中天,我校抓住当前机遇,创新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专兼职特种车辆专业教学团队,快速发展港口特种车辆(含商用车)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立,提升了学校办学能力,更是培养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港口特种车辆维修人员。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如何让实训基地发挥更多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如何完善实训基地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机制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