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美”同行

2020-11-22 02:51于冬梅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美育美术

于冬梅

摘要:小学是学生人格养成起步的關键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是“美育”和“德育”的重要载体。美术教学中要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从美术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型等方面,有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式的德育氛围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让德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由此可见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形地体现在美术教育中。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只有把握“和谐”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我们的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一、美育联系德育,把握中心内涵

美育和德育相互交织,互为补充,二者联系十分广泛和深入。

在美术教学的学科教学目标中,美术教学就拥有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是我国教育体制和课程标准所决定的。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也同样是美育的重要问题,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民族美术,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美术教学活动中,从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方面着手,可以达到个人生活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品格修养、乐观心态等方面给予锻炼。

美术具有审美功能,学校美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是非美丑好恶,所以,要充分利用优美的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基础,以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增强培养学生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美术教学活动中,除知识的传授外,学习方法和思想、技能的操作和实践均需要言传身教,从一举一动的点滴事抓起。通过教学,留心相关苗头、重点培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习惯形成时,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具体如卫生习惯,做画的行为表现等等,于细微处见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范。

二、挖掘教材内涵,凝练德育内容

小学美术课本教材内容丰富,其中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除此之外,还有卡通画、山水画、雕塑等不同的美术类型。其中很多美术素材,又具有德育教育的意义,教师在教授学生欣赏或者绘画美术作品时,要从这些美术素材中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这样才方便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本身具备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一般来说,它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见解,就是看到了美术的教育功能。

三、关注课堂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地渗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做到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营造课堂氛围,增强情感体验。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渗透。重视课堂评价,促使品德升华。

四、依托不同课型,全面渗透德育

(一)美术欣赏课与德育的结合

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除了要让学生对作品有个直观的感受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作品的艺术表现,在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教育。

(二)美术手工课与德育的结合

美术手工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动脑、动手和形象思维能力,独立采用提供的材料,使用适当的手工方式,创造出美术作品。

(三)美术创作课与德育的结合

在美术创作课上,不仅要培养学生多想象、多观察、多记忆的能力,还得帮助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开拓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不断升华,创造出更好的美术作品。在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求机会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

(四)美术课外活动课与德育的结合

德育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各种美术课外活动才能将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样性的,参观各种展览、组织外出写生、组织外出郊游等。

五、开放教学内容,加强德育渗透

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本身蕴含着德育教育功能。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利用各学科的相互沟通,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更上一层楼。

(一)巧抓基础知识,自然渗透德育

就美术基础知识本身没有德育因素可言,必须准确无误地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自然地渗透。巧妙地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关联点,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巧传基本技能,灵活渗透德育

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寻找最佳时机,采用最佳方法渗透德育。不同技法,不同对待,在技法的要求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从悟道到晓理,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接受德育教育。

(三)巧施基本方法,多角度渗透教育

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互相联系的。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形成一个合力。

(四)加强师德修养,丰富德育内涵

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不仅要课堂教学,而且还要进行学生美育、美术各种活动、比赛以及课外训练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教师的行为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密不可分,教师本身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在各方面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认真的教态、文雅的举止、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对学生的知、情、意起良好的带动作用,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美术老师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政治文化理论的学习,而且还要加强训练美术素质和现代化技术,逐步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技能,让教学水平更上一层。

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美育美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美育教师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