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惠
四川省双流永安中学
不论在哪个班级、哪个学校中,后进生的存在都是客观而普遍的。尤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难度比较高,因此后进生的存在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结合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改革与推进。
后进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在后进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在学习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很少认真听讲,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后也不会对作业进行复习,对教师的引导不会主动配合。这种错误的心态导致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处于落后的状态,而这部分后进生学习不好与他们的心态有直接关系。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他们抽象思维比较差,在数学学习中不能很快得到进步,有的后进生会表现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状态,这也是由于他们内心缺乏自信。
在不同的学科中,后进生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英语成绩、语文成绩比较好,但是数学成绩却比较差,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于学科特点等因素造成的。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会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落后状态。与其他各个学科相比,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在逻辑推理、立体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具有空间想象能力与演绎归纳能力。而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的理解深奥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会比较困难,最终处于落后状态。另外,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有所不同,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后进生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单一、枯燥的灌输模式开展教学,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率比较低。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单一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毫无乐趣,他们甚至感觉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毫无相关。再加上数学知识的严密逻辑性与抽象性,使数学知识缺少实践性与趣味性。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逐渐反感学习数学,并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创新、合作、自主探索等方式,使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数学知识也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与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源于思,考而思考源于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质疑的方式设置问题,设问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吸收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的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这样能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获得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多媒体声色兼备、动静结合、形象具体的特点,使课堂具有动态感与立体感,引导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如果简单的强调圆锥、圆柱和球的概念,那么学生在理解时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圆锥、圆柱与球的概念。
后进生在学习中往往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所以学习效率不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研究学习技巧与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对课程进行有效的预习与复习,在听课时要有灵活与敏锐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后进生赏识性评价,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勇往直前,更好的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会影响班级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