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楠 张 然
沧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
2015 年7 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北京获得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拉开了我国全面备战冬奥会的帷幕。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又正值我国由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过渡时期,这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凝聚力、提升自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打好2022 年冬奥会也是对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重要检验。冰雪后备人才是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我国冰雪运动队竞技实力的“底线”,但是河北省冬季项目发展较晚、基础薄弱、后备人才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河北省冬季项目的开展。因此,本研究以河北省重点冬季项目对调研对象,探究当前河北省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河北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提出理论对策。
河北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主要包括:(1)河北省重点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资金供给不足,场地设施不完善,大多数场馆多为综合训练馆,缺乏对于冰雪项目的专门场馆,严重束缚了各冰雪单项的深入发展。(2)河北省重点冬季项目后备人才选材范围较窄,仅局限于本省苗子,易出现断层,从而影响整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连续性。(3)由于冬季项目在河北省起步较晚,所以各地市的教练员大多是由其他项目跨项到冰雪运动,对冰雪项目特征认识不够透彻,难以为运动员提供专业性指导,对各个冰雪项目训练的针对性不强。(4)河北省冰雪项目后备人才主要由大、中、小学生组成,而学生受到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难以长期从事冰雪训练。另外,部分家长认为冰雪运动危险性较大,项目认识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冰雪运动的发展。(5)由于冰雪运动在我国较为年轻,对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方面政策仍不健全,运动员退役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发展。
主要对策包括:(1)政府首先要在完善运动员的培养、参赛等权益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力求做到稳定现有冰雪队伍,大力引进具有较高天分的冰雪人才,提升后备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2)河北省要根据本省情况借鉴国外培养冰雪后备人才的经验,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的优势资源,将学校和俱乐部进行有效对接,拓宽冰雪项目选材渠道。另外,要努力将冰雪项目带入校园课堂,使冰雪项目成为学校的冬季必修课程,发挥体教融合优势,通过举办年级冰雪活动、冰雪竞赛,扩大冰雪运动在校园中的影响力,从而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3)无论是储备大量冰雪后备人才还是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最终目的都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而参赛是培养运动员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河北省要筹备多层次、多等级的冰雪赛事,以保证各层次运动员能够有足够参赛机会。(4)河北省若想实现冰雪强省目标,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冰雪强国之间的交流,建立复合型团队,引进加拿大、挪威等冬季项目强国的高水平教练员、科研人员等优势资源。
后备人才培养是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河北省冬季项目主要问题来自资金、场地、选材、训练、科研、参赛、教练、参与人群和退役保障等方面。针对河北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导向、选材渠道、赛事筹备、国际交流、技术引进等方面提出相对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