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江林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河西中心小学
口语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这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方方面面,同时,运用这种能力的地方也是方方面面。小学生处于操作定向阶段,学习能力正处于基础时期,需在小学时期打好口语能力基础,积累文化知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及拼音入门课程,对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良好的口语表达,也可以和别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培养语文口语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培养小学语文口语文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要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口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课程主要以综合课程为主,而语文作为课程之母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口语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缺。教育以基础和实践为主,而语文教育则以听,说,写,读为基本目标。比如小学生一二年级的课文以识字,口语交际为主。口语交际有:《听故事,讲故事》、《我们做朋友》、《请你帮个忙》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更应当抓住小学阶段教育的启蒙性,促使学生提高口语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为了以后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找工作或者在各种交际场合,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展现个人魅力,使得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培养小学语文口语能力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主,其中有六大目标。培养语文口语能力既体现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注重在个人上。也体现了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重视语文口语能力,不再是仅限于书本考试知识,而是全方面发展小学生的能力,让小学生多多表达自我。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思维。能够把所思所想讲出来。促进小学语文口语能力表达意味着语文能力也可以提高。
首先,培养小学语文口语能力,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提高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当今教学中,小学生不敢进行当众发言或是没有什么话可以说,这都是语文口语能力的不足。引起这个原因是小学生实际口语交际经验不足,无法带入情景。作为教师,在上课时应创设有趣的情景。比如在教学“众”这个字,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气来说,众这个生字可以想象是叠罗汉,两个人以上就是众人,众就三个人叠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加记忆力。除此之外,还要将小学语文口语能力融合于日常语文教学。口语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注意小学生普通话发音,发现错误发音方法要及时纠正。注意指导学生儿化音,前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发音的区分。在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音准。让学生们掌握朗读技巧,提高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口语能力问题设置要从易到难,这样可以保护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表达,灵活运用思维,促使学生自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要多开展可以提高小学语文口语能力的活动。多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活动。比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敢站上讲台讲话,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故事”活动。此活动可以鼓励内向学生台进行表达自我的时间。学生通过此类,日积月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缓解学生上台的紧张,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课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来进行对话,增加口语能力培养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培养口语能力表达的动机。比如在上《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里,可以让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角色扮演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情感的变化,朗读时也可以间接提高小学生语文口语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家长也可以和教师一起合力,家长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多出去玩玩,多接触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沟通。比如早晨出去买菜时,可以带孩子出去采购,让孩子来问价格并进行砍价。这些都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方式。
以此看来,小学语文口语能力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技能。这项技能对学生来说不只是运用于学习,还有未来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抓好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符合新课改背景。教师要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小学生学习的启蒙性。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鼓励为主,多元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