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萍
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小学
很多小学生对于作文写作存在着畏惧心理,认为写作是非常难得,无话可说,不知道如何进行框架的搭建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常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让学生的写作兴趣被限制,所以教师才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作文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理清所要写作的内容思路,让作文质量得到提升。
在新课改的推动之下,我国的教育观念正在不断更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是当前很多教师正在努力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来感悟知识与生活,这样可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让学生有更多地思考与感悟。[1]
比如说,在学完《小马过河》这篇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篇文章,让学生去谈一谈学完之后的感悟,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向学生播放《小马过河》的故事,并且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之中,然后教师在对所要揭露的内涵进行讲解,让学生更能够理解《小马过河》背后的寓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有所感悟,还可以让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内容可写。通过创造良好的情景,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能够让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写作习惯是需要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注意与积累的,所以教师要能够及时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2]让学生能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记日记的形式来养成写作的习惯。
比如说,教师每天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想要写的内容和字数都是不做限制的,让学生根据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来进行写作,还可以写出自己在事情中的感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期的形式来总结自我,这样学生的文字功底得到了锻炼,而且可以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改善。
阅读与写作之间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不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应该要将其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为写作增加素材,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比如说,在阅读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这篇文章中去感受海伦凯勒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每个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积极的人生导向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后续的写作内容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假如……”为主题来展开内容的创造,这样学生可以完美地把阅读的内容与写作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于文章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人生哲理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一篇文章之所以被人们认可,是因为有感情的共鸣,所以把真情实感写出来,才能够达到更好地写作目标,让学生可以真正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感悟式教学,让学生针对具体的事实来展开感悟,这样可以把自己与事件相结合在一起,二者合二为一。
比如,每年的三月份,每个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雷锋学习活动,教师就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帮助他人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帮助环卫工进行卫生的清扫,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慰问老人,这样学生会更加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进行内容写作的时候会更有感触,别人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从学生的文章中感受学生流露的感情。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还可以让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感悟中提升了写作的能力。
新课改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作为教师来讲要能够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帮助学生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通过对小学生写作的重视,可以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步,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作为教师来讲,要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能够用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摆脱写作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进步与更加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