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艳
南昌市南京路小学
身在信息化发展的年代,学校教学也逐渐开始依托这个巨大的网络资源,一平三端就是这样一个基于总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联通“移动端”、“教室端”、“管理端”三大端口的智慧教学系统,为了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南昌市南京路小学依托《基于一平三端的混合式教与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平台,借助“超星学习通”软件,让线上学习的效果大大提升,让教师、学习者、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体验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学习的高效和便利。
伴随着移动互联、云课程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教研的模式有了新的突破。学校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直播课和移动听评课活动。
面对新的技术,有人选择绕道而行,有人则尝试接受,并借其优势改善工作。万事开头难,开始使用超星平台时,不少老师是畏难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师,但推进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个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老老师也能轻易做到,并让教学更加有效。学习通里面有多的小工具,比如说摇一摇,手机拍照,老师们可以及时的将学生上课写字一些不足或者是优点反馈出来,让大家全部都能看到。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这一点对于教学也是特别的有实用帮助的。教二年级语文的王老师,现在也成了超星平台的“忠实粉丝”,以前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现在我可以提前设置好课程,借助平台的资源推送与交流,资源无缝接入,设置简单,灵活性强,可以随机应变。”在课堂上,超星平台就像是老师和学生的连接桥梁,让师生彼此之间的感情更进了一步。
教学中,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积极性,课堂便有了灵魂。十多年的从教经验,使得李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先进的信息信息技术,则让她在教学中如虎添翼。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使用中最让李老师惊喜的是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自然随之提升了许多。
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学习通app 后,观看课堂实录,学习新知;全体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主观评价和教学指标评价等评课议课活动;执教老师也可以随时观看通过平台自动存储的自己的教学视频,根据平台智能数据统计分析,看到其他教师的反馈,了解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成长;学校管理者通过查看数据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各年级开课情况和课程评分等内容,为制定日后的线上教学计划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
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app 软件支持,教师的授课变得透明化,直播的方式可以让全校的老师甚至是学生的家长进行观看,教师的准备更充分了,质量变得可以监控,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课后,授课老师可以及时查看其他老师的评价,也有利于老师授课水平的提高。
超星微服务平台让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老师们学习兴趣浓厚,在超星平台负责老师的培训下,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方法并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通过超星发现我们可以轻松查找很多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超星还为我们提供了主要学科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方便老师的教学。在超星学习通的讲座里面可以找到很多拓宽教师教学知识面的内容,期刊栏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前沿杂志以供学习,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超星学习通协同教研的功能也特别的强大,利用网络分享教育资源,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大家在教学中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克服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限制。协同教研还有一个好处是它不仅能够协同本校的教师,与此同时,还能把外校的教师协同进来,协同专家进来,和我们共同参与教研,协同教研实现了教育资源最优质的共享,让更多优秀的教育经验可以在老师当中不断地传播和学习。
教师和学生通过使用智慧课堂和学习通进行学习和互动,当中产生的所有教学大数据都被记录下来。经过云平台的收集、存储、加工和分析后,教学大数据最终通过管理端——智慧教务进行可视化展示。因此,超星的移动听评课功能不仅对于教师个人,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说也是事半功倍,管理者可以最优化地了解学校教师的线上教学情况,以便实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首先,通过移动听评课,讲课教师线上开课,听课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时间地点,这就解决了以往因时间冲突不能现场听课的问题。老师们随时打开手机,进行观课评课,根据老师提交的评价结合超星平台提供的相应的评价体系,汇集成数据,就形成授课教师个人的评价报告。老师可以反复观看自己的课程,结合评价报告进行自我诊断,及时调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期待将学习通的更多功能运用到教学中 ,实现教学方式的更优化。
其次,通过学习通运用,我们的教研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老师们可以直接使用超星平台进行备课上传,备课内容直接显示,方便我们学校老师们交流讨论,讨论完后上课教师可反复观看自己的上课视频结合讨论意见进行第二次磨课,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超星一平三端智能教学系统,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管理质量也有非常大的作用。管理者可以每天随机进入教室听课,插入现场听课照片,对听课情况进行及时评价,让听课教师能够针对课堂实景进行教学反思。
从课程资源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备课资源库避免机械重复的劳动。学习通中有很多的备课资源,ppt,习题,教学素材可以大量节省我们备课时做课件,备课的负担。还有视频音频资源,把这些都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课后及时巩固。
“云课程”理念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学校在尚贤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着力打造“小贤士”课程,通过构建学科课程群的方式,完善云课程中的课程包建设:第一,确定发展愿景。学校 “贤文化”是对所有主客观世界美好的、高尚的精神、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学习与实践。让孩子们在学校的教育哲学“尚贤教育”的熏陶下,不断完善自我。第二,具化核心素养。“得贤知、明贤礼、提贤能、启贤行”。 让学生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沟通,让学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成为一个健康的身心“小贤士”。第三,建构组织制度。注重常规管理的条块分割型分层组织,注重课程教学研究的合作型团队。第四,以课程群领导组为单位带领全校教师建设课程包。南昌市南京路小学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云课程生态构建与应用研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云课堂的研究,在云课程动态、整合、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进行线上研究,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已经完成各年级线上课程包制作,形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道德与法制等课程包,最终形成“小贤士”课程体系。
最终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构建以教师有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师生有效互 动为主要特征的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研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注重过程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线上教学也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改革,老师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学们学海泛舟、拔节成长,在这温暖的春天里愿我们都能享受学习,快乐生活,收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