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的岁月

2020-11-22 04:10:53王跃英
散文诗 2020年17期
关键词:归隐山石人情

◎王跃英

与古人

古人是书。

曾经, 我们读不起书的先人, 在他们父母口口相传的无字书里, 膜拜古人。

今天, 自由地游弋在书海的我们, 从汉字的一撇一捺里, 感知古人。

思与不思, 古人就在我们目所能及的地方;

想与不想, 古人都在左右我们的多愁善感。

古人的目光, 总能窥视到我们情感里最私密的部分。

古人宽大的衣衫, 量身定做着我们做人的尺寸。

有时, 我们遇到挫折, 就死心了。

古人也无法长生, 但他们心不死。

他们把活的念头, 留在文字里, 载入史册里。

古人的一生, 长过许多朝代。

与传统

传统是一轮皎洁的月亮, 照耀着和衣而眠的我们。

阳光普照的日子, 伴随着的只有我们奔波的影子。 一味地奔忙, 总是让我们的日子丢三落四。

我们忘却了, 只有在停下匆忙的脚步时, 思想才会滋生。

在白日, 传统如影随形, 紧跟着我们, 又不打扰我们。

只有在我们劳累了一天, 安然落座的时候, 传统才会紧挨着我们坐上一会儿。 它在矫正着我们的一日三餐, 也矫正着我们因忙碌而时时歪斜的腰身。

久了, 分明感觉得到: 与传统挨得愈紧, 日子就愈有劲道。

今夜, 一轮传统的明月高悬夜空, 洗濯着栖身在贺兰山下的我, 和衣而眠。

思 念

行者, 思念就是千山万水, 是一场贯穿终生的修行。

更多时候, 思念是一片连绵起伏的沙丘, 并不陡峭, 却让念想时时塌陷。

我在奋力攀援陡峭的绝壁。

征服绝望, 何尝不是一种快意人生的过程?

不愿陷于沙中, 痛失残存的那点善良与温柔。

归 隐

黑夜隐去一切, 星星逃遁。

喧嚣太久了, 分辨不出声音时, 归隐就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硕大无朋的远山也会归隐。

花以艳丽取悦人眼, 草以绿色装点原野, 树以叶片呼风唤雨,水以浪花掀起波澜。 万物展其所长, 显示存在。

山石无语, 隐于天地。

隐去, 仍在遮风, 挡沙, 寸步不移。

隐去, 没有隐去存在。

隐去, 没有隐去品质。

喧嚣过后, 最热闹的事物都早早销声匿迹。

唯有山石还在。 还在归隐。

在照片面前

在所有照片面前, 能够久久端详的, 多半是没有着色的那种。黑白, 老旧, 不甚清晰, 更适合人们久久凝视。

在端详那些黑白不清的照片时, 人的表情比看到彩色的更为丰富。

那里面的色彩, 是用岁月在着色。

我很惊悚, 面对被着色的生活, 人们用来端详的日子会越来越少。

同样, 在生活中, 我最向往的境界是安之若素。

包 围

在人群面前, 人情是有尺度的。 人情是一把剔骨的利刃。

特别是孤僻的人群, 在人情包围下, 恐惧成倍增长。

即便是并不孤僻的人, 也难保在人情面前没有一丝恐惧。

最不忍, 人情面前, 亲情四散逃去。

猜你喜欢
归隐山石人情
山石网科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6:36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1:18
草堂归隐
宝藏(2021年11期)2021-01-01 06:17:24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42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2
天宫院
现代艺术(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全山石
油画艺术(2018年3期)2018-05-23 09:23:36
不要透支人情
幸福(2017年18期)2018-01-03 06:34:53
人情之美
商周刊(2017年17期)2017-09-08 13: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