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思想也已经进行着由传统的教育思维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不断改革。而体育学科正是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将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测试成绩考评列入了高校的期末考试评价中,体育成绩与通识课程或专业课程成绩等级相同,都是判定学生是否完成学习要求的重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如何将体育教学中渗透入素质教育,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贴合新教改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各大高校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青少年为祖国服务的前提,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而体育教学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比如学生在运动中体现出的速度、耐力、力量、敏捷等能力,提升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巧。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也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就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心理、体育文化、终身体育能力等均达到全面发展的水平。同时,在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记忆,很多动作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记忆并进行模仿体验才能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高校体育不仅是教授学生运动技巧的一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高校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生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高校阶段所接受的教学决定着学生所能达到的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基础。高校教师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直接执行者,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体育教学所能覆盖的方面和达到的教学效果。而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师往往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缺乏相应的意识,也缺乏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渗透的教学能力,素质教育往往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有效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并对学生产生指导作用。
在很多高校的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学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时候仍旧是“副科”的定位,对于学生来说,更像是夹杂在繁重的通识课程中的休息时间。虽然高校通常都会设置种类丰富的单项课程,在选课时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但课堂内容仍旧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一般来说,高校的体育课首先会由教师花费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将该节课的动作技术重点给学生进行演示,之后指导学生跟做,待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操作技巧之后就任由学生自行练习或者休息。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掌握度,也很难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通常都以动作教学为主,很少会安排体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比如体育健康、体育急救知识等,使得学生没有充分的渠道学习到体育素质方面的知识[1]。
2.2.1 课堂时长有限
高校体育的课时相对于通识类课程来说通常是偏少的。大部分高校会安排每周1节体育课。而且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一旦有突发事件,优先会选择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完成自身的基础教学内容都可能会出现课时紧张的情况,所以也很少主动在课堂增加技巧教学之外的其他素质教学内容。
2.2.2 缺乏体育资源建设
一些高校由于预算有限或不够重视等原因,在体育场馆与设备的建设及采购上并不是很积极,导致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的硬件基础。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影响日常的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和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影响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进一步渗透[2]。
2.2.3 缺少完善的考核体系
一个完善合理的考核体系是正确反映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的重要体现方式和体现途径。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的考核体系都是围绕着学生在日常课程中的体育运动表现及学生在体育考试中获得的成绩来制定的,其中并没有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课堂参与程度等相关的评定指标,这样的考核体系很难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一旦教育之中出现问题,也无法为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提升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途径。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对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培养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引导和教学的成果。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于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必要时对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等,使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并督促教师在日常的常规教学活动中充分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
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以动作技巧难点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将素质教育与体育技巧并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丰富的教学手段。比如开展一些竞技演练,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在校内布置一些模拟障碍,同时做出一些竞赛要求,比如在穿越障碍或寻找目标时不得被其他队伍击中。这类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于一些体育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也能促使学生在竞技过程中主动思考战略战术,并且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将素质教育培养融入到每一步活动中去。同时丰富的活动形式也会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3]。
完备的体育场馆及体育设置是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高校的体育项目相对于其他阶段要丰富很多,这就更加要求高校要准备完备的体育设施,以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除了常规的运动设施之外,学校也应积极引入体育素质教育的设施,比如运动监测设备、运动教学资料等,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育学习情况,监控自身水平,增加体育知识的学习途径,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强化体育技能,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4]。
综上所述,在时代发展及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下,在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各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对于高校体育的教学作出改革。高校应该保证自身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和硬件实力,同时分析自身在素质教育开展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加强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在增强高校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