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讯员 何明云
绵竹剑南街道的农村孩子参加“社·家·校”绘画活动
绵竹市剑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关心、教育、培养下一代,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责任”的大关工理念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家庭、学校为阵地,不断寻找契合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努力探索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新路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
剑南街道继承原西南镇、板桥镇、剑南镇在推进“社·家·校”有机结合大教育试点中好的经验,以大关工的理念统领全局,全面推广“社·家·校”有机结合大教育一体化工作。
街道成立了以党委领导为主,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社·家·校”大教育的推进工作。大关工理念,就是关心、教育、培养下一代,不是哪一个学校、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社会都清楚明白自己的责任,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融合,三位一体,形成合力,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成功。
为此,街道专门召开有近百人参加的“树立大关工理念,强力推进‘社·家·校’大教育活动落地生根”的宣传动员大会,街道关工委组织讲师团,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到各村、社区、学校进行宣讲。各村、社区利用干部会、村民大会、院户会进行宣讲,各学校利用家委会、家长学校进行宣传,使大关工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是工作的载体,为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各成员单位以实名登记的方式先后组建五老志愿队伍27支,总数达260人;为确保村、社区“社·家·校”活动质量,绵竹市春溢小学、绵竹市大西街小学、绵竹市南轩小学、绵竹市板桥小学先后抽调在职老师36名,组成在职教师志愿者队伍,分片区指导村、社区的“社·家·校”活动;为使学校、家庭、社会互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各学校、村、社区依靠家委会、家长学校,组成了22支总数为500人的家长志愿者队伍;为做好典型引路,加强沟通,各村、社区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成了有76人参加的假期大中学生志愿者队伍16支,巾帼志愿者队伍22支,青年志愿者队伍20支,志愿者总数达到1135人,为各种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员基础。
“10元·微爱”,钱虽不多,但聚沙成塔。2020年,街道关工委从宣传动员,到组织捐款,耗时15天,捐资总人数达到万人以上,筹集资金12万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下一代,社会关爱的力量越来越大。
暑期是一年中放假时间最长的假期,也是气候条件特殊的时期,街道关工委制定了夏令营活动的严密计划,2020年暑期夏令营,辖区内村、社区、学校实现全覆盖,各级组织、各级关工委、关工小组的担当精神得到了检验。
各村、社区在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每半个月选择1个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上午,开展“快乐周末”活动,内容有家庭作业辅导,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拓展、做游戏、听五老讲故事,小朋友自己进行故事比赛,搞清洁,义务交通劝导员等。学生搞活动,家长利用村、社区的家长学校,相互间与片区指导老师,街道、村、社区干部进行学生教育的经验交流,既把孩子们的周末管起来,又促进了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困境少年儿童是“社·家·校”活动关注的重点,也是冬令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依据年度的走访和困境青少年儿童台账,街道关爱工作主要从3方面入手,一是慰问,给困境孩子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二是检查“大手牵小手”、五老人员的结对帮扶情况;三是组织以困境孩子、留守儿童为主体的活动。通过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陪伴的温暖,让困境孩子重拾希望,让社会都来关注特殊群体。
大关工的工作方法对“社·家·校”活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在依据提供的模板开展活动时,必然有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为了总结得失,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要组织相关承办单位对活动进行检讨,保留适用的东西,摒弃不适用的做法,确保方向的正确性。
以广泛动员社会、家庭、学校积极参与关心、教育、培养下一代的“社·家·校”有机结合大教育活动,在剑南街道取得了初步效果。
学校感受到了家长的期盼,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家访、家长座谈会,强化了双方的沟通,以南轩小学、春溢小学为例,每季度要召开1次家长座谈会,每月要进行一次家访,对特殊学生,老师、家长随时保持沟通;学校感受到了政府、村、社区的重视,在街道、村、社区举办活动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派出指导老师,2019年至今,辖区内支援街道、村、社区活动派出的指导老师达到120人次。
通过学校的家长会以及村、社区家长学校的培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的意识开始树立,他们开始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开始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南轩小学门外,原来有很多摊贩,在学生放学时兜售食品,学校屡禁不止,自从家长接受了“不买不安全食品”的理念后,学校门口的摊贩逐步消失了,以前学生在校内打架,脾气火爆的家长给学生的办法是“打转来”,现在走向“找老师”解决的理性之路。
以前在人们的心目中,教育子女、培养子女是家长和学校的事,活动开展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绵竹市邮政公司与春溢小学共建,每年定期在学校组织留守儿童活动,给孩子们带来陪伴的温暖,鼎达公司主动联系街道关工委,他们愿意每年资助10名困境少年儿童,“10元·微爱”活动中,个体私营业主爱心捐款达到1000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关注,必将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金隆村3组10岁女孩小玉(化名),是“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学生家庭的再生育子女,在一所乡村小学上学,由于年龄的巨大差异,父母与孩子沟通困难,加之时常与同学产生矛盾,受到老师的批评,产生了厌学情绪。
村关工小组得知情况后,立即进行走访并了解情况,街道关工委、妇联等部门亲自到户慰问,并协调学校和相关老师帮扶。在这一过程中,小玉体会到了外界的关爱,认识到要正确面对挫折,她主动和同学们搞好关系,不再厌学,人也变得阳光起来。在2020年的期中考试中,她的成绩一跃排名前列。一场即将发生的辍学事件,因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化解。
由此可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融合正在形成,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社·家·校”有机结合大教育一体化开始结出硕果。
城乡结合的街道本来就是社会矛盾的集散地,党群关系紧张,干群关系紧张,邻居关系紧张,一直找不到治理的切入点。大关工的理念让学校、家庭、社会意识到各自的责任,意识到必须三家联手,三位一体才能完成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由于活动的增多,由于干部的主动,接触增多了,有了谈判的可能,群众看到了干部的真心,干部理解群众的苦楚,矛盾得到了化解,“大手牵小手”举动推动了辖区社会治理,增加了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