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宋凌寒
2019年12月,一间座无虚席的教室里,一位老师用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灵活切换为学员讲授“日本未来照护管理的发展趋势”。授课过程中,7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老服务管理者和一线从业人员互动热烈。这位老师就是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博士,她正与日本未来医疗研究机构理事长长谷川敏彦进行联合授课。
田兰宁于2010年从海外回国,投身中国养老服务事业。十年来,在养老服务领域开拓、创新,实现了数个“从无到有”的突破——参与主导中国第一个国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主编国内第一本老年人能力评估专业教材,开启第一场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让“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新职业第一次进入国家职业大典,发起成立了智能健康养老领域第一个正式注册的产业联盟,第一次将“养老经纪人”引入国内……她既有开拓的勇气,又着重实践,以技术专长为养老行业赋能,以爱为旗,为生命喝彩,这就是田兰宁。
2018年5月,田兰宁博士创建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田兰宁博士是参与创建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的重要骨干,协会建立之初担任副秘书长职务,2016年当选为协会副会长。在协会业务开展中,田博士运用信息技术专长,组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委员会(SSIDC),开展养老服务信息化课题研究及品牌活动,同时运用自身国际交流的优势,将国际老龄联合会(IFA)、日医集团等国际养老服务资源引入国内,为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这一品牌展会的诞生与成长助力。2020年金秋,在田兰宁博士归国十年之际,《福利中国》杂志对她进行了专访。
记者:田博士,您是一位国际化的人才,2010年回国之前在全球500强企业担任高级咨询师。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回国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田兰宁:2009年的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协助接待了到美国考察康复辅具行业发展的中国民政代表团,闲聊中了解到国内老龄化的情况。由于那时奥巴马医疗改革提出医疗要进入社区家庭,我所在的美国沃格林健康管理公司,设计了一个通过药店网络建立居家医疗服务的创新项目,我担任高级咨询顾问,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推广,积累了一些老年健康以及居家医疗服务项目策划、管理经验。听到当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据预测此后老龄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增长。我自己是学信息系统专业出身,对于数据比较敏感,预见到老龄化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我想,当家庭、社会、国家面临着银色浪潮的到来,面对渐趋衰老的父母、姥姥,面对家庭责任,我萌生了回国工作的想法。
当时,恰逢我国“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民政部正在策划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项目,需要一位有信息技术专长的人员负责这一国家项目,时任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的冯晓丽女士向我发出了邀请。人生使命的召唤,促使我踏上了回国之路。
记者:田博士,您回国后参与民政部的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吗?
田兰宁:回国后,我被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任命为信息部主任,开始参与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由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未能赶上信息时代的浪潮,因此中国养老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模式是全新的,没有可以参考、复制的先例,这一点大大增加了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设计的难度和创新性。我在美国曾经参与过居家医疗服务信息化项目,这些从业经历让我能在设计上着眼在养老机构数据直报系统。直报系统的建设需要全国各地养老机构按照要求上传数据,那时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基础很薄弱,很多机构没有电脑,也没有人会操作系统。非常感动的是福利中心冯晓丽主任带领我们专家组,全国东西南北出差,调研各地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养老机构设置,我带领项目组的年轻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一周7天,从梳理民政的养老业务到归纳养老机构服务的187项的基本数据集。2012年6月,全国养老机构数据直报系统验证试点启动会在合肥召开,随后第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数据成功上传,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让我和团队感受到巨大的鼓舞。
2018年10月,思德库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班(象山站)合影
国家项目的开展带动了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从事养老信息化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案例。我在2017年主编《养老服务信息化认知与实践》一书,收集了养老服务信息化优秀案例20篇,其中大部分案例是来自于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启动,参与到地方的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开发,这些企业的成长为智能健康养老产业生态打下了基础,成为第一批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委员会(SSIDC)成员,也是各企业所在地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2018年“中关村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的批准成立,对应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列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五大具体工作任务之一的大趋势。回想当时,国家在各行各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绩,就是总有一群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时代机遇加埋头苦干。至今想来,也为自己有这样的一种不计代价的奋斗精神而自豪。
记者:田博士,在养老服务行业里,您除了作为中国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大家还会立即想到另一个词——评估。请问为什么选择“老年人能力评估”作为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呢?
田兰宁:我对于评估的研究始于2012年,当时受民政部委托,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承接社会福利服务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养老服务系列核心标准研发,其中《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养老服务评估机制研究课题是重点研发项目,清华大学裴晓梅教授担任项目组长,结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经验,组织翻译了参考文献,为标准与国际接轨提供支撑。2013年,民政部正式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同年,为了加深对于养老服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决定到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攻读医疗福祉经营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选题时,我的主论文选题是“老年人能力评估与服务成本测算模型研究”,对于评估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为了解各地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情况,我和项目组团队在一年内走遍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西安养老康复中心等20家首批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实地考察,在各地召开调研座谈会。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初开展评估工作的养老机构寥寥无几,即使是全国最优秀的养老服务机构院长,对于评估也是知之甚少。为了向养老行业普及科学评估的理念,我参与了中福协组织的全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各类调研会议,在大会、小会上讲解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意义,帮助养老机构负责人深入了解老年人能力评估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的意义。2014年中福协在全国养老机构组织开展了养老机构标准化试点项目,将已研发出台的核心标准以试点方式落地实践、推广运用。如何培育评估员依据标准准确地进行评估操作?我们及时组织编写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基础操作指南》及系列教材;建立了培训体系——思德库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及思德库养老网络学苑线上学习平台、评估系统——思德库养老服务精准管理系统,通过试点项目向养老机构推广应用。
记者:田博士,谈到思德库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养老行业里很多人都听过您的课程,思德库为老年人能力评估专业人员成立了“思德库评估员之家”,请问效果如何?
田兰宁:随着接受评估的老年人的增加,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对评估工作给予更大的重视和期待值,评估员所遇到的各类工作难点增多,希望持续学习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意愿也更为明确和强烈,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评估员可以灵活、及时地得到帮助应对工作需要,思德库联合所有评估员共同发起成立“思德库评估员之家”社区,作为汲取爱与知识,赋予前行力量的养老评估师大家庭,推出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线上培训平台——思德库养老网络学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学习的方式,创造科学照护理念的交流氛围。
现在,思德库的评估培训已举办55期,我的微信里有55个思德库评估员之家微信群,群里的2400多名成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大家持续提供专业的知识和不断的鼓励。
记者:田博士,请问您对于人社部今年最新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新职业的角色和前景如何看待?除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您认为养老服务行业还需要哪些“新职业”?
田兰宁:人社部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一职业,将其正式收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这是在养老服务领域除了养老护理员之外的第二个职业,突显出这一职业的重要作用和未来的潜力。这个新职业的诞生对养老服务事业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从事一线养老从业人员是一个鼓励,给予养老服务劳动力队伍更加专业化的希望。
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班(武汉站)毕业典礼
新职业的产生需要建立专业的评估人才队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需要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同样也是一个综合知识融会贯通的职业。目前,思德库研究院已获得“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职业国家标准开发承办单位“国合天宏”授权,将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老年人能力评估专员培训”招生工作,并参与“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工作。
2019年8月,思德库研究院主办了首届“养老经纪人”论坛,10月我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节目,作了一期以“养老经纪人已悄然出现,他们在为您制定长期照护计划”为题的访谈,在节目中介绍了养老经纪人这一岗位角色。思德库研究院已经向人社部提交了养老经纪人新职业的申请,期待这一职业能尽快发布。
记者:您是思德库研究院的创始人,请问您建立这一研究机构的意义?请您介绍一下思德库研究院为帮助养老机构防控疫情所做的工作。
田兰宁: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目睹日本老龄化社会发展,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老龄问题不单纯是养老问题,是人类社会步入了从未经历的高速老龄化进程,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信息技术将是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路径,此时需要有一个专业的研究机构,推动以人为本的信息技术,促进其广泛应用及价值转化,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进行老年科学研究。科学评估是提供优质老年照护服务的起点,为养老行业赋能,培养新一代专业人才是重点。在领导与社会同行的鼓励支持下,2014年11月,思德库研究院作为一个民非组织正式成立。 “思德库”的名字既是SSIDC(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委员会)的音译,也是“思想”“美德”“智库”的缩写。
由于工作关系,武汉是我经常去的地方,2019年11月我们刚在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完成了“养老经纪人”的培训,此次疫情牵动着我们的心,老年人作为非常脆弱的群体,更加需要特殊的防护,养老机构在疫情中所承担的压力工作任务超出了极限。思德库研究院公众号在除夕前发出紧急行动倡议,发布“养老机构隔离防范培训课件”,倡议养老机构尽快实施封闭管理,开展防疫措施培训,通过思德库评估员之家社区转发各类养老机构300余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专业的知识来为养老机构提供帮助,培训课件推送到50多个学员群中,被思德库评估员之家成员广泛转发,两天内阅读量达3.7万人。之后,思德库持续在线举办养老机构如何面对疫情系列讲座,迅速研发“思德库养老网络学苑线上平台”,免费开放“疫情防控”专栏,为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并制定了《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措施量表》团体标准、开展《科技在疫情下养老机构的价值》课题研究,分享科学防控疫情措施经验以及复工复学知识培训,与所有评估员之家成员一起共渡难关。
记者:田博士,我想问您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在十年的奋斗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人或事,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您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感受。
田兰宁:由于思德库在全国开展的评估培训,我有幸与数千名养老从业人员面对面,时常被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而感染。我感受他们的温暖与体贴,看到过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和委屈的眼泪,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告白,他们是敢于担当、有勇气、会生活和工作的一群人。工作的选择对谁来说都是梦想的寻找。起初选择了照护老年人这项工作的原由,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只有介入了照护服务,才能理解日复一日的勤劳中,烦恼、低工资、低待遇、超负荷工作以及面对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年人的人世百态……个人、家庭、社会的图像都会折射到养老服务这一行业中。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他们敢于直面生活、拥抱生活,面对老年人群的孤僻、衰弱,体现着社会的正义和人性的温度。一位50岁左右再次创业的女院长告诉我她生活的故事:生活中她虽然没有人爱了,但是,她对老人的爱和照护,却换取了老人家对她的依赖;她每次出差都需要给老人们请假,这些,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人生就是给予,给予就是能力。当从事了一份可以给予的工作,既是事业又是人生自我疗伤的过程。
人生要经历几个关键年龄阶段,这是由生理变化和生活的积淀构成的人生节点。2017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波荡的年份,病患的突袭,使人经历一场惊心的风浪,这一年我有近4个月时间,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康复的过程中,我对于生命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体会到人虚弱时照护的力量,亲身感受到老年人对于照护服务的需要,也使我对从事养老事业的从业者更加尊敬与关爱,这是一个光荣人道的事业,是社会公平公正目标的具体体现,养老事业看似卑微却是充满变化与挑战创新的未来事业。
21世纪的社会变迁,人口的老龄化应创造和谐,更加注重智慧和创造力,人将更注重自我存在的意义、个体的价值,创造一个以人为核心的人人社会。中国需要借助人类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在持续变化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求创造新的文明。“兰宁心语”是我个人创建的老龄文化品牌,希望能够借此展现老龄化社会转换的远景和新时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断与未来对话。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固化自己的思维,在于我们还没能力更好地彼此连接。要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十年的历程,我想说,思德库研究院走过的路是大家提携和支持的结果。我想真诚地向十年来给予我关怀帮助,与我们携手同行的养老人致以感谢!我们将继续秉承“以爱为旗,为生命喝彩”的宗旨,在新时代的养老服务事业中与大家同行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