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
【摘要】地铁故障以供电故障居多,做好故障发生后的调度应急指挥工作,能保证地铁系统的平稳运行,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带来的损失。在充分了解如图1所示地铁供电故障原因的前提下,本文对应急指挥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实现在地下路网和地铁事业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保障其安全运行。
【关键词】地铁;供电故障; 调度应急指挥
1地铁供电系统故障原因
1.1 变电所主变压器故障
主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当已经切换完成保护动作,则可以继续保持正常运行,只需将故障信息上报给控制中心,即可完成故障处理。与此同时,在主变压器故障排除之前,应当减少地铁运行数量,以降低运行荷载。如果主变压器出现故障,且未自动完成保护动作切换,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故障变压器切除,并上报给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以便于尽快处理故障。
1.2 变电所设备故障
牵引混合变电所设备故障,主要是由于直流馈线跳闸或整流机故障造成,为了保证地铁故障能及时解决,需要首先在变电所安装位置进行故障排查。如果电压框架保护连接直流开关处于正常状态,那为了保证尽快实现维修并恢复正常运行,可以在单边供电系统的支持下完成维修工作。但如果整流器设备出现故障,则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1.3 接觸网故障
接触网故障是地铁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故障,根据故障现象的不同,有不同的解决措施:当出现接触网拉弧,则需要由控制中心及时将危险情况通知给后续的司机,提高警惕。如果出现接触网零件脱落,需要判断是否可以采取减速通过解决,如果该方案不适用,需要立即停止列车运行,并尽快抢修。
2 地铁供电故障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1 供电系统故障处理原则
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对地铁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应当认识到限制事故扩大的必要性。应当以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消除事故根源为核心,加大维修力度,提高应变能力。并且由于供电系统的重要性,需要尽量保持电力供应及保持接触轨和各车站的供电不间断,必要时也应当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的正常供电。
2.2 故障处理时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故障处理工作中,应当关注如图2所示的相关要点,第一,电力调度是供电系统设备应急抢修的总指挥,在进行电力抢修时,必须服从电力调度员的统一调配。
第二,抢修工作应当建立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保持安全第一的意识。
第三,在抢修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分工明确,防止忙中出错、忙中出乱,为抢修工作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干扰。
3 供电故障调度指挥要点
3.1 主变电所问题调度
地铁主变电所承担着绝大多数的供电任务,主变电所是保证地铁运行的可靠性的核心所在,主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是地铁系统正常运营的基础。主变电所中的接地变压器接到主变压器低压侧时,由于接地变压器流过的电流较小,因此不会干扰到保护装置。随着系统内零序分量的增大,接地变压器有零序电流经过,会产生零序电压分量,容易触发差动保护装置。因此,需要提高对主变电所故障调度应急指挥的重视,根据故障现象寻找故障的本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2 提高配电系统中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加强配电网系统中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是提高电力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加强供电系统中设备的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具体表现在设备维修人员应当定期对配电网系统中线路的工作情况进行检修,及时更换和修理有质量问题的线路,降低运行中发生故障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结合地铁供电的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多台变压器,并联的变压器可以使配电网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从而保证地铁供电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3.3 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和发展,电力行业中涌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于提高电力企业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电力企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电力企业中的大部分工作目前来说还是由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工作人员对于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相关技术的学习是无法满足自动化进程的,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
为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维修人员掌握带电检修技术是一项大优势,在运用带电检修技术进行维修时,要保障自身安全,再谈维修工作。第二,电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讲座,同时需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配电网运行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意识。
4 小结
总而言之,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从加强管理、加强维护入手。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途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结合图2相关要点,完善调度应急指挥系统,以便尽快开展抢修工作,克服供电故障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军蔚.浅析地铁供电故障的应急调度指挥[J].数字化用户,2018,24(9):113,115.
[2]张涛.地铁供电故障的调度应急指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