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贸胜
摘要:燃气电厂余热锅炉的清洗维护一直是电力生产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化学清洗对燃气余热锅炉的重要意义,以及化学清洗的范围与工艺,并重点讲解了清洗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总结了化学清洗的作用效果,从而加强人们对余热锅炉化学清洗技术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燃气电厂;余热锅炉;化学清洗
引言:余热锅炉在燃气电厂的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燃气电厂中的一项关键设备。但在余热锅炉投入生产前,都需要进行化学清洗的处理,去除设备在制造以及安装等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质,减少在运行生产中对设备的损坏。
一、化学清洗的意义
在燃气电厂余热锅炉的安装与使用时,由于锅炉中的焊渣、砂子、铁屑及尘土等杂质的影响,加上设备在建造时使用了较多的油脂类防腐剂,导致余热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腐蚀性污染物,残留了较多的油脂类杂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容易给锅炉在生产使用中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加速了设备的老化,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因此,燃气电厂对余热锅炉进行科学有效的化学清洗工作,对于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以及电厂的正常运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电力生产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清洗范围与清洗工艺
(一)范围
燃气电厂的余热锅炉清洗范围包括对LP/IP/HP锅炉部分的回收余热装置、蒸发装置、锅炉汽包以及凝结水系统等设备的清洗工作。燃气余热锅炉的内部运作系统与蒸汽锅炉的LP/IP/HP装置在连接时形成了一个并联的循环回路,化学清洗液从清洗循环泵通过内部管道流入到热交流器中,再通过热交换器将清洗液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凝泵出口的低压管路系统和余热锅炉给泵的高压及中压管道输送口进入到锅炉的回收余热装置、锅炉汽包和蒸发装置,最后清洗液由清洗临时结合管道回到燃氣余热锅炉的化学清洗循环泵站中,从而完成了对整个锅炉的化学清洗工作。
(二)工艺
燃气电厂的炉前装置一般使用的是复合磷酸盐碱洗工艺,此工艺在燃气余热锅炉清徐工作中具有操作简单且技术成熟的优势。除此之外,余热锅炉的化学清洗也可以通过降低整体装置的温度,使用EDTA二钠盐清洗液,进行对相关装置的清洗。采用EDTA二钠盐清洗剂对余热锅炉进行清洗,能够有效避免设备孔蚀现象的出现,达到对余热锅炉彻底清洗的目的,并且在余热锅炉装置表面钝化后,能够形成细密完整的钢灰色钝化膜,减缓设备的腐蚀速度。另外,EDTA二钠盐清洗工艺对清洗过程的清洗液流速要求不高,清洗温度也相对较低,使得整个工艺的实施过程安全风险较小[1]。
三、清洗步骤
(一)系统水清洗
系统水清洗时余热锅炉进行化学清洗的第一步。燃气电厂余热锅炉在开展整体冲洗工作之前,需要先对清洗箱的内部进行冲洗,并完成清洗泵的试运转工作。此步骤的冲洗贯穿自给水管到汽包的整个装置系统,并多次重复,所有装置的排水口排水清澈透明是系统水清洗过程中检验冲洗是否合格的标准。
(二)锅炉本体清洗
在完成系统水清洗后,就要对余热锅炉本体进行清洗。在对燃气电厂余热锅炉进行锅炉本体冲洗时,首先要用清洗泵对锅炉内部进行注水工作,直到水位线超过锅炉内的汽包中心线,并通过阀门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排出。重复向清洗泵内部注水到锅炉放水的冲洗过程,直至锅炉排水口排出的水,水质透明,没有较大的机械杂质。随后,启动清洗泵,将水再次注入到锅炉内部,并使水平面与汽包的正常水位线持平,通过调节阀门保持汽包水的水位稳定,循环以上操作,待达到水质指标合格后,完成余热锅炉的本体清洗工作。
(三)过热器冲洗
完在成对锅炉本体的清洗工作后,则进行对过热器、主蒸汽管道装置的清洗和对临时装置系统的水压测验。采用吹管临时管道向锅炉的过热器进行注水工作,直至将水注满整个过热器。将阀门关闭后,完成对临时系统的水压试验。等到装置内的水压合格后将过热器的水全部排出,使汽包液水位在装置的中心水位线以下。
(四)过热器充保护液
对过热器冲洗完毕后,进行过热器冲保护液工作。打开清洗泵,使用清洗箱配置好液氨和液肼,将它们导入到吹管临时管口,通过吹管管道进入过热器中,直到汽包水位线上升,让保护液填满整个过热器。
(五)模拟循环
启动汽包的安全阀门,打开清洗泵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至汽包,将水位调节到正常状态。同时通过调节阀门保证汽包水位的稳定,以此形成循环回路。因为蒸发装置的底部缺少完备的酸洗预留接口,使得在建立循环回路时,需要在蒸发装置的下降管口中注进适当的氮气,从而促进管口内部液体的顺畅流通,使清洗液在装置系统中的流动速度满足酸洗的要求。氮气进入汽包后经过安全阀流出装置系统。在进行清洗箱加热时,注意将水温调至55摄氏度。除此之外,操作人员要在模拟循环的过程中,及时检查装置系统的内部隔离情况,从而加强对模拟循环过程的把控[2]。
(六)酸洗及冲洗
完成模拟循环工作后,余热锅炉进入酸洗阶段。将水温调至在50-60摄氏度之间,降低装置的蒸汽量。在清洗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后,将缓蚀剂和还原剂按照一定的用量与比例注入到清洗箱内,并循环一小时左右。打开盐酸泵将浓盐酸加入清洗箱,注意加入溶液的速度维持在较为缓慢的状态。同时保证清洗泵出口盐酸的质量分数要小于5%,待返回到酸管时溶液的质量分数达到4%-5%之间时,停止此操作的进行。此酸洗过程重复操作4-6小时后完成,使用酸洗工艺对装置系统进行酸洗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行酸洗的过程中,如果酸洗液的酸度降低过大,要及时加入盐酸。循环清洗到达终点时,关闭清洗泵,完成余热锅炉的酸洗工作。随后,将清洗箱的液体全部排出,多次加入除盐水对其进行冲洗,直至达到清洗标准。在对临时系统进行清洗时,使用清洗泵进行上水,并采取氮气定排的方式完成排水工作,循环此过程直至合格。在冲洗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汽包水位的控制,将汽包水位调节至中心线以上200-300毫米的位置,以达到对装置冲洗彻底的目的。
(七)清洗废液处理
在对燃气余热锅炉的清洗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化学清洗废液,完成装置清洗后,要做好化学清洗废液的处理工作。在处理盐酸类清洗废液时,使用中和法,通过调节废液的PH值,通过去除悬浮物实行混凝沉降,也可以采用曝气并加入氧化剂等方式对盐酸类废液进行科学处理。在处理符合有机酸时,可以先对废液进行混凝沉降、废液中和,然后再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在处理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时,先对乙二胺四乙酸溶液进行回收,通过中和、混凝沉降以及焚烧有效的完成废液清理工作。此外,在处理需要钝化的清洗工艺上,不仅要考虑清洗废液,同时也要注意对钝化液的处理,使用氯化铵处理法、次氯酸钠处理方以及尿素分解法有助于处理工作的顺利完成[3]。
四、清洗效果
在完成电气余热锅炉的整体清洗后,对清洗工作进行检查评价。余热锅炉的化学清洗工作完成后,将指示片取出,指示片表面光滑整洁,没有出现孔蚀和镀铜的现象,腐蚀速度和腐蚀总量较低,同时,监视管与汽包等装置的内表面形成钢灰色钝化膜,内部光洁,没有出现过洗、浮锈等问题。固定装置上的仪表、阀门等部位也没有受到损害,有效的完成了余热锅炉的化学清洗工作。
结论:余热锅炉的化学清洗关系着整个燃气电厂的正常运行,强化企业对化学清洗重要性认识,注重对清洗范围与工艺的规范,严格遵守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流程,并做好清洗废液处理工作,从而推动燃气电厂的整体发展[3]。
参考文献:
[1]李大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余热锅炉化学清洗[J].清洗世界,2018,034(005):6-9.
[2]王国蓉.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化学清洗[J].华电技术,2018, v.40;No.309(04):34-37+82.
[3]李学宾,韩超,靳江波.关于9F燃气立式余热锅炉脱硝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263(12):287+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