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的措施探讨

2020-11-20 22:36张磊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7期

张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以及人们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石油企业开始转变自身的油气田设备管理模式。因此,本文对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强化该设备管理质量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田设备;设备质量管理;综合管理素养

引言:油气田设备管理是石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相关石油企业应加速油气田设备管理模式的转型,从而使企业健康发展。

1、对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进行强化的必要性

1.1提升油气田设备的管理效率

石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企业的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石油企业应加强对油气田设备的管理,将其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成熟,正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对于油气田设备,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方式以及智能化的数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油气田设备的管理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管理,例如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的记录和查找[1]。不仅减少人力的投入,还提高了人员对设备的管理质量。

与此同时,合理使用互联网这个媒介,能够实现油气田设备信息的共享,方便相关人员梳理石油企业油气田设备之间的关系,且为油气田设备的配置以及管控提供科学方面的支持,强化了油气田设备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1.2有效降低设备的维修管理成本

油气田管理质量的加强,还能够有效降低该设备维修和管理的投入成本。现阶段,愈来愈多的石油企业开始转变油气田的管理模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可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2]。该技术能够使油气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更具有实效性,进而在设备的检修与日常维护方面,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最为关键的是,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因相关人员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降低该事故的发生率。

2、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现状

由于我国油气田建产难度的提高和成本的增加,使得石油企业在提升开发效益方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开发作业时,往往会使用到大量油气处理设备,由于此类设备自身结构复杂,其运作质量直接关乎开发开采工作的效果。因此,相关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调查分析在管理油气田设备时的问题。在我国有关油气田设备管理的常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油气田的管理理念落后。我国石油企业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并未将设备管理这一工作贯穿于设备生产设计的整体过程,经常是在设备应用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检修,无法切实保障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二,油气田的设备管理制度不足。部分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符合我国市场以及该行业的发展环境。同时,未将该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下去,使该制度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具体作用。

第三,油气田设备的维修管理不规范。因此类设备种类多、结构复杂,为该设备的相关维修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在进行设备维修时,还存在维修模式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拉低了油气田设备的管理质量。

第四,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在对油气田设备进行管理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这决定相关人员是否认真进行设备管理。另外,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切实满足现阶段油气田设备管理的需求。

3、探讨强化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3.1树立油气田设备管理新理念

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决定了石油企业能否健康地进行生产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企业生产质量、成产成本以及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石油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应提高对该设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先进的油气田设备管理理念。首先,新管理理念中应将油气田设备管理工作贯穿于设备设计以及应用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相关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以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导向。其次,不仅是设备的相关管理者,还要引导企业中每一位员工对油气田设备管理保持积极的状态,共同构建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另外,改变油气田设备管理的侧重点,将其放在增加石油企业的整体实力方面,使得在进行油气田设备管理时,能够运用多种资源进行管理,促进管理质量的有效提高。最后,优化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通过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意识,使其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油气田设备的高质量管理。

3.2完善油气田设备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规范油气田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是各项设备管理工作处理的依据,且完善的油气田设备管理制度能夠有效推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因此,相关管理者应以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以及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基础,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设备管理特质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建立完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油气田管理制度,为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与此同时,在该设备关的管理制度中,应加设相应奖惩制度,激发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该制度的约束力,从而提高石油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3规范油气田设备检修工作

从我国石油企业的油气田设备管理现状来看,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设备的检修问题,尤其是无法对检修后的设备质量提供有效保障[3]。针对该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对相关检修人员的维修工作进行规范。第一,优化设计方案。在对油气田设备进行检修前,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油气田设备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其中尤其是将定期维修与不定期维修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提高对设备的保养效果,从而降低维修工作的难度。第二,根据设备产生的不同故障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应有针对性对故障提出具体的维修方案,并及时进行记录,积累故障类型与解决方法,为今后设备的检修提供丰富资料。第三,及时更换落后设备。不仅要对现存设备进行定期维修,还需对消耗大、效率低且技术落后的油气田设备及时进行淘汰处理,符合我国科技发展要求,提高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第四,常态化管理中加入设备的预见性维修,根据现场油气田设备的具体运作情况,设计预见性维修计划,提升设备的可控力,防范于未然。

3.4培养油气田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油气田设备管理人员决定着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因其严峻的市场环境,为有效提高石油企业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企业应加大对油气田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综合素养包括人员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首先,通过进行定期培训活动,全面整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其整体综合能力满足设备管理工作的需求。其次,建立各单位间的沟通机制,将日常设备管理中优质的经验进行有效分享,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最后,相关管理人员不应只停留在理论方面,还应根据现场设备的实际管理情况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在培养油气田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时,要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且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育为辅,全面提高石油企业油气田设备管理人员的整体核心素养,彻底提高设备的管理质量,保证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油气田设备的运行状况是石油企业运行的基础,因此,相关企业应全面检查自身设备管理方面问题,并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法进行解决,提高设备运作质量,促进石油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英,肖镜瑶.强化油气田设备管理质量的途径[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4):27.

[2]杜景,黄诗.油气田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化工管理,2018,(9):203.

[3]赵健.油气田设备管理中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J].化工管理,2018,(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