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线网规模不断扩大、既有线路不断老化情况下的轨道设备维保现状,对目前维保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轨道设备;自主维保;委外维保;联合维保
引言
轨道设备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基础设备之一,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的发展,轨道设备设备里程不断增加,运营线路设备逐渐老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轨道设备的维护依旧保持劳动密集型运维、运营维护体系陈旧、高新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同时在智能运维大背景下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缓慢。
1.轨道设备维保存在的问题
1.1劳动密集型维保
目前全国已经开通运营的四条线路运营里程总长度达到了5000多公里,城市地铁线路大多成网,且延伸多个区域,运营线路行车密度逐渐较大,线路达发车间隔逐渐缩短,存在运营线路长、设备分部广、维保人员和设施分散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建设与运营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运营区域的其他配合施工较多的情况,以上情况直接影响轨道专业维保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同时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为了消除以上问题,只有不断扩大运维队伍规模,造成運营成本的巨大增加。
1.2运营维护体系相对陈旧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列车运行速度较低,轴重较轻,发车密度极高的特点,但维保作业没有针对性的创新自己的运营管理手段,仍大量沿用原国铁的管养模式。,如工务专业检修机制没变(如巡道、探伤),应急值守点位多且重复,开展高密度的预防性检修。
1.3高新技防手段利用、整合不够
在自动化检测手段的应用方面,仅局限于单一的轨检车、添乘仪和轨检仪等动静态结合的方式,专业单一,而没有实现轨道、信号和弓网等专业的综合检测、数据联合分析,导致作业点少,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对地质、气象高危地段的自动化监测、异物入侵轨行区的可视化预警、隧道结构病害监测、桥梁健康监测等高新技术的利用也稍显不足。
1.4运营维护信息化技术发展缓慢
在轨道轮轨关系管理,轨道、道岔的检测、评价、预测、维修养护,运营期各阶段风险及预警管理等方面,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收集、分析、维管,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导致各类基础信息查询也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对轨道专业在后续智能维保大环境下的工作开展不利。导致的结果表现为管养技术、维保质量低,预判能力差,无法实现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进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加大。
2.轨道自主维保和委外维保模式优缺点分析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轨道设备存在的维保模式有自主维保、委外维保。其优缺点如下:
2.1自主维保模式
2.1.1优点:
◆责任意识强。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能更好的发现存在的故障问题。
◆问题整改彻底。对企业效益的追求处于低需求状态,对问题整改的力度更大,投入经费更多,确保根治。
◆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新技术在设备上进行试验和应用,提高性能和使用寿命。
◆社会维稳效益。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且人员流动性较低,对思想动态把控及时。
◆工作具有连续性。主体责任一直在,对设施设备更了解。
缺点:
◆管理部门职能重叠机构臃肿效率较低。
◆投入大量的维保资源,经济压力大。
◆技术力量培养慢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维保需要。
◆人力和管理成本较高。
◆企业薪资改善空间小,竞争压力小,员工上进心差。
◆物资采购流程长,经费使用审批复杂,维修速度较慢。
◆人员流动小,年龄层次小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人员储备易断层。
2.2委外维保模式
优点:
◆可通过合约的方式,转移部分人员管理上的风险。
◆精简组织机构,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企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培训投入大的难题。
◆减少运营单位维保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互补。
◆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以及材料采购成本。
◆人员竞争压力大,工作积极性高。
缺点:
◆委外单位人员流动性大。
◆不关注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研究。
◆公司员工维修技术技能逐渐生疏。
◆运营初期没有形成管理体系,易导致管理混乱。
◆需配备督查人员进行协调配合和监督,对管理者要求更高。
◆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与推广在难以开展。
◆存在技术泄密风险。
◆存在使用伪劣备品备件的风险。
3.新型运营维护模式探索
为有效的提高检修质量,充分发挥管理效能,节约运营人力、物力成本,结合自主维保和委外维保特点,轨道设备维保中可以实行管理、检测、维修分离的维修模式三级维修机构,委外单位的长期合作。可利用市场第三方检测单位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提供检测服务,对服务对象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维保建议。维修单位以技术加劳务的方式开展日常维修保养、应急抢险工作。针对专业性强、工艺要求高的轨道长轨更换等项目另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
委外维修是线网运营维修管理的发展方向,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进行物质、人力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自主维保可有效规避对委外单位的依赖,降低人员管理安全风险、吸纳社会各阶层劳动力。长期来看“自主+委外”的联合维保方式会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磊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备维护模式探讨.铁路技术创新 2017年03期
[2] 林凯勇 地铁设备委外维修风险管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8
[3] 游经坤 关于地铁设施设备的委外讨论.中国高新区2018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