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创新推行产学合作耦合认证机制、人才培养一企一案机制、课程标准依岗设定机制、教学资源双元开发机制、学习路径自主选择机制和专业课堂双向联动机制,有力推动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开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跨界、复合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创新实践;跨界;复合型人才
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六部委《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印发,旨在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推进深层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我院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实施跨界融合策略,对接国家“十三五”新兴战略性产业,联合地方知名企业,创新推行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合作可持续运作机制,取得实质性成效。
1 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我院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创新推行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是指“1”个专业(群),依据产教融合“跨界、跨行、跨域”[1]基本特征,深度对接区域“M”类新兴战略性产业,专注于企业“N”个专业核心岗位,实施个性化、专门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该模式按“学校主导、校企共育、企业主导”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由学校主导开展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第二阶段由校企共同组织学生入驻企业开展职业认知和工学交替教学;第三阶段由企业主导开展顶岗实习、项目设计和生产技术骨干培养。该模式主要特征是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标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突出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 产教融合“1-M-N”合作机制
推行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供给侧优势,跟企业雄厚的资本、技术、知識、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能够充分糅合在一起,并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产学合作机制来实现。
2.1 产学合作“耦合认证”机制
我们采用产学合作“耦合认证”机制选择合作产业和企业。认证要素主要包括产业先进性、区域适配性、企业影响力、社会认同度、职业前瞻性、专业契合度、资源丰富性、生产安全性,让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产业发展大趋势。
经过周密调研和科学论证,我们优选微特电机、化纤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梯等智造产业和维保行业,与合作企业一道研判产教融合合作机制,寻找利益结合点,增强双方改革与合作意愿,明确产学合作领域,明晰双方责任与义务,共同签署产教融合“1-M-N”校企合作协议书。[2]
2.2 人才培养“一企一案”机制
由于所选产业、企业和岗位存在差异性,产学合作具有“跨界、跨行、跨域”特征,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须因势利导,做到“一企一案”,即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考虑到产业、企业和岗位固有特性,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基础之上,适当调整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标准、运行机制、组织方式、评价制度等核心要素,做到“实事求是,量身定做”。
具体实践中,我们按照产业方向,分别与协作企业制订方向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按照专业属性设计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制订课程标准,并共同制订授课方案。校内按不同产业方向设置任选课,校外按职业岗位设置工学交替课。如电梯维保岗,依照行业要求开展电梯岗前培训,取得电梯行业操作证,然后入驻维保班组实施一线维保实践,并开设班组长成长通道,在双主体培养下学到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并取得一定劳动报酬。
2.3 课程标准“依岗设定”机制
“项目课程是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最为重要的课程形式之一,它强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情境化的教学中养成学生有效的工作能力,并达到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3]基于当下我国自动化、“互联网+”、智能制造不断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专业教材与课程标准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实施动态调整和更新,势在必然。
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原有课程目标定位于常规的自动化生产线装调、操作和编程,而所对接的化纤制造业正处于自动化生产线改造设计、装调、维护与运行管理的“机器换人”大变革时期,企业需求的是既精通化纤技术、又精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制造维护师,学生学习项目和生产情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课程项目化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定位、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务必契合产业发展态势,须在生产实践中亲自参与到企业设备改造、工艺改进、质量提升等建设项目中去,这样才能在生产实践中形成新型生产设备的维护、运行和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批判和迁移能力,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智能制造维护师这样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2.4 教学资源“双元开发”机制
实施“1+X”专业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过程中,与企一道构建规范化的技术课程、实习实训和技能评价标准体系,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推动教学资源“双元开发”机制,发挥学校教育技术和企业生产技术的比较优势,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并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2]教学资源开发遵循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岗位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并有效融入职业素养和专业品质,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了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反映典型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开启“项目”、“项目课程”和“项目课程开发”本质内涵建设,构建课程开发职业化与项目化奖惩机制、知识产权保密与互信机制、数字化教学资源动态调整与更新机制,促进富有产业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和精品在线开发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瞄准产业方向实施课证融合,部署“1+X”专业证书行动指南和实施方案。
2.5 学习路径“自主选择”机制
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行“学校—企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务必建立在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共同意愿的基础之上,尤其应把学生的兴趣与志向放在首位。
在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中,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和参与权。事先,我们开设一系列专家讲座,宣讲国家相关产教融合政策,解读产教融合试行模式,透析产业形势,并引入企业宣讲,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观摩、认知和实践,积极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等等,让学生和家长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然后,征求学生个人志愿,自主选择产业、企业和岗位,并组织企业和学生开展双向选择和交流,最终达成校企生三方协议,这样,既能遵从企业用人准则,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2.6 专业课堂“双向联动”机制
入企工学交替是该模式最重要的校企共育环节,我们采用“入职培训、分组轮岗、专项培养”等组织方式,遵循“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素养为重”基本准则,将专业教学搬到企业现场。
我们重视 “学生、教材、环境、教法和教师”等课堂基本要素在企业现场教学中的实际体现,关注校外课堂区別于校内课堂的不同表现方式。入企工学交替,学生拥有“学生+员工”双重身份,教材由“生产图纸+工艺文件”构成,教学环境处于“生产+经营”一线,教法采用“现场操作+实践指导”法,教师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分工协作,由此可见,校外跨界课堂更多的是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场景一线化、学业评价成果化,有利于造就跨学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 产教融合“1-M-N”合作机制实施效果
产教融合“1-M-N”合作机制创设与实施,主要效果有:
(1)试点专业(群)能实时对接区域产业、企业和专业核心岗位,体现人才培养跨界性、先进性和多样性,有利于职业教育向社会化、个性化发展。
(2)产学合作从融入到融通再到融合,人才培养由“单一性、万金油”向“跨界性、复合型”目标转变,凸显传统制造专业向智能制造技术方向转型,有力提升人才培养规格。[4]
(3)依据“共谋、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原则建立起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基地,具有“双元主体、双重身份、双方场所、双向导师和双方考评”跨界课堂特性,能有效解决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矛盾,井能有效降低学校教育投入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彰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激发校企合作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5]
综上所述,我院试点专业(群)通过实施产教融合“1-M-N”人才培养模式,在调优调高调宽专业(群)、贯彻“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专业建设新理念、开辟产教融合新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5]
【参考文献】
[1] 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2] 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93-97.
[3] 王鲁艺,赵蒙成.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反思与未来进路[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26-31+52.
[4] 首珩,刘硕.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和破解机制研究[J].北京: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10):87-88.
[5] 马雪峰,陈晓明,许朝山.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5-15.
备注:2018年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论文(课题编号18JG009)
作者通讯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广福东街1号浙江广厦学院 华国新(收)、联系电话(0579-86668839;13967985580)、联系电子信箱(1832107074@qq.com)、邮编3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