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南巡讲话”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改革的历史进程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重温“南巡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南巡讲话”中的“解放思想”论断出发,理清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的真正内涵,对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南巡讲话 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启示
社会主义改革历经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社会因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然而改革过程中遗留的或新增的问题也不为少数。回顾历史,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邓小平面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南巡讲话,起到了突破当时改革的瓶颈,为改革开放注入新鲜血液的巨大历史作用。时值全党、全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内容,理清邓小平 “解放思想”理论的真正内涵,对进入攻坚时期的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产生一定的启示。一、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南巡讲话”
邓小平南巡讲话前夕,中国的改革阻力重重,困难不断。一方面,到1991年底,历经三年的治理整顿任务虽然基本上已经完成,但是新的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国内出现了经济滑坡、市场疲软等令人忧虑的局面。中央考虑到在多年的发展中所积累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从大局着眼,1988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治理整顿。经济体制改革本来就是一场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但是很多人对这场伟大变革缺少应有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当改革进入到涉及自身利益的地步后,人们开始困惑;而当发现有人以种种不正当或非法手段在改革过程中获取利益,特别是有些官员以权谋私,腐败堕落社会风气大有恶化的趋势时,群众当中的不满情绪逐渐高涨。面对这种局面,国内社会上的反动势力也开始活动起来,国外不希望中国强大和发展的势力,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使他们的活动更加频繁。1989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风波前后持续了三个月,给改革开放带来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进入9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接连受挫,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被迫放弃原先的社会主义道路。接着,苏联发生剧变,马克思主义政党解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解体。这一严重结果,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倾斜,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阴霾一片。西方的一些政治势力抓紧利用这一时机,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加大和平演变的力度。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咄咄逼人的气势,人们忧心忡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亟需给予回答。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已在1990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离开领导岗位的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视察了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从一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视野高度回答了一系列改革当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刻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澄清了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困扰人们的诸多问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显现出的政治勇气和治国方略,再次体现出这位“世纪老人”的雄才大略。邓小平在谈话中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够正视社会发展的现实,做到实事求是,也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思想解放,最终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他用通俗的语言讲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开放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蹑手蹑脚,要敢于冒险、勇于开拓,只有在思想上具有了解放的精神和能力才能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现实中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的道路。
这次谈话,邓小平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统一了国人思想,纠正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错误观点,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扫清了道路,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工作的热情,从而使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快步前进。
二、解放思想是防止错误思想的有效方法
关于解放思想的提法,邓小平早在1978 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放思想是党打破已有桎梏、继续向前发展的唯一出路。有鉴于“左”的思想在党的历史上产生的重大负面影响,邓小平曾严厉批评反对党的正确路线阻碍政治改革的人:“他们打着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旗帜,搞‘两个凡是,实际上是换个面貌来坚持林彪、‘四人帮那一套。这些人大体上都是文化大革命中提起来的,是既得利益的。他们感到现在的一套对他们益处不大,所以对过去很留恋。”同时还积极鼓励党内外针对“两个凡是”进行开明、民主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因此,盛行于当时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正是中央的开明态度,鼓励了思想界的开放讨论,从而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同时,邓小平还呼吁党内和人民群众当中应当多一些“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愈多,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就愈足,改革开放的道路就愈宽阔。
在这之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 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观念。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毛泽东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針。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解放思想下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本着解放思想的目的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典论断。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是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的总纲领,而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科技和教育力量的背后,更为根本的推动力量应当是思想的解放。如果思想没有解放,在思想的层面上畏首畏尾不敢向前,最终势必会导致在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化的背景下丧失发展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讲话中,邓小平直言不讳地指出改革开放根深蒂固的阻力是在“姓社姓资”问题上不敢迈步跨越、处处设置障碍的“左”的东西:“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所以“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可以看出,只有首先实现思想解放,才能在对马列主义的认识以及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的改革的各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因此,解放思想是预防和消除制约改革发展的“左”的东西的首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同时也只有首先进行思想解放,打破束缚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力量,使人们从保守、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桎梏当中解放出来,才能在实践层面尽可能多地凝聚力量,顺利走上改革和发展的道路。
三、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习近平同志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没有思想解放,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大胆突破。我国36年改革开放历程就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每当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是思想解放引领了改革潮流。思想解放及其形成的先进理念和认识,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方向指导和理论武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国经济也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有效解决发展与转型、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根本性问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一)以解放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不偏离
解放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它要求我们要把思想从不和适宜的观念、做法和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当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矛盾,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如,不下基层,不接地气;本本主义,唯上、唯书、不唯实;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唯 GDP论英雄,对资源逐步枯竭、环境持续恶化等断子绝孙的问题可以不管不顾;没有担当精神,为不做错事,宁可不做事;瞻前顾后,不主动推进工作的实践创新,坐等顶层设计,等等,这些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要加以重视、警惕并坚决纠正。
(二)以解放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中国当下的发展问题,贵在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放思想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发展。邓小平讲“思想解放不能停留在讲现成话、讲空话上,而是要仔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地想办法使我们的步伐快一些,使生产力发展快一些,使国民收入增加快一些,把领导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解放思想本身不是目的,解放思想的目的是通过破除各种障碍,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大大小小360多项涉及体制机制改革问题。面对涉及中国改革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唯有解放思想,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才能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把中国改革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光讲解放思想不行,必须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工作要求,把解放思想与推动工作、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三)解放思想要向小平同志学习,要有一股敢于担当的勇气、政治气魄和遵循规律的实干精神
敢于担当既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也是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要求。担当要有勇气、有能力,要有激情、有韧劲。发扬實干精神既要体现在工作上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更要体现出科学思维的能力。要系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具备辩证思维、战略思维、 底线思维能力,按照客观规律来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思维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作用。要加强对全局性、长远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研究, 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田天,梁祥阳.贯彻“南巡讲话”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J].社会视野,2014(25).
[4]黄远固.南方谈话对当今改革的三点启示[J].学习论坛,2014(9).
作者简介:
韩润珍(1991—),女,汉族,山西岢岚人,法学硕士,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