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娘:脚尖点出好砚石

2020-11-20 04:19青山草堂
百姓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制砚二娘拓片

青山草堂

中国文人闲情博雅,喜欢文玩,已经成为历史文化传统。尤其在至今非远的清朝,能工巧匠应运而生,巧思杰作,令人趋之若鹜,留下了许多佳话。特别是制砚的顾二娘,乃一时之名手,留存下来的作品,堪称传世之珍宝。

清顾二娘制凤砚

金潜庵(1895—1946年),即金开藩,号荫湖,浙江吴兴人,晚清及民国画家。

《湖社月刊》第47册、总768页,刊载金潜庵的短文《清顾二娘制凤砚》曰:“清顾德麟,苏州人,琢砚自然古雅,名重于世。媳邹氏能传其艺,尤工辨石,人称顾二娘。非端老坑佳,不肯奏刀。其辨石之法,以脚尖点石即能知之。其艺之精,可想故;其所制砚,艺林宝之。”

这段文字让人们知道了以下三点:其一,顾二娘是苏州琢砚名师顾德麟的儿媳,本姓邹。其二,顾二娘不仅是琢砚高手,而且尤其擅长辨别端石材质的优劣;其辨石方法有點儿邪乎——以脚尖点石即能知之。其三,非端老坑佳,不肯奏刀,这一条,对于人们鉴定顾二娘制砚的真伪,的确是能派上用场的。

金潜庵的短文《清顾二娘制凤砚》所配的金潜庵的藏品顾二娘制凤砚拓片:凤首在砚台的上方,凤羽招展,构思巧妙,十分华美。有藏家楷书记事镌刻于背面,落款则在砚台的侧面,四字篆书“顾二娘造”。

此外,《湖社月刊》第48册、总790页,也刊载 《清顾二娘制凤砚》拓片,注明张弧的藏品。

张弧(1875—1937年),原名毓源,字岱杉、戴三,别号超观,浙江萧山人,晚清及民国政治人物。

张弧的藏品《清顾二娘制凤砚》拓片:凤首也在砚台的上方,凤羽犹如游手拥抱着砚池,而在砚池的中央,镌刻的落款是六字篆书“吴门顾二娘造”。从字体上看,与金潜庵的藏品《清顾二娘制凤砚》拓片,风格极相似,应该是出自同一手。砚底有多字,有“莘田研铭” “黄任”等,可知是清初文人黄任的旧藏。

清顾二娘制蕉月砚

《湖社月刊》所介绍的以上两方《顾二娘制凤砚》,如今已不知花落谁家。但黄任这个历史人物,的确是人们了解顾二娘真实背影的重要窗口。而且,有关顾二娘的历史资料,也大多出自黄任的诗文之中。

黄任,字莘田,号香草斋、十砚斋、十砚先生,福建永福人,善诗工书,临池之余尤嗜砚。曾任官广东肇庆府四会县,兼知高要事,勤于吏事,有能声。高要县为宋朝端州所在,以端溪石著称。所藏佳石多付吴门顾二娘手琢,自为题铭,品其甲乙;其诗秀韵独绝,细腻温柔,为世所称。

黄任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逝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而顾二娘与黄任是同时期的人,且早于黄任辞世,人们大致可以判断顾二娘生活在康雍乾这一时期,即,清初向清中期过渡时期。

黄任是来到苏州以后才认识顾二娘的,随后他们成了朋友。黄任写给顾二娘一首诗流传很广,诗云:“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黄任还将此诗刻于砚背,以作纪念,并名此砚为青花砚。清朝林在峨在《砚史》中曾予著录,大文人袁枚也在《随园诗话》刊载此诗。顾二娘死后,黄任有诗吊之,中有名句云:“谁倾几点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

黄任当年所藏的顾二娘手琢砚台到底有多少?没人说得清楚。人们鉴定顾二娘制砚的真伪,标准器就是黄任旧藏的清顾二娘制蕉月砚,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顾二娘制蕉月砚系长方形端石,高2.0厘米,长14厘米,宽9.6厘米,色青黑泛紫;砚面凿凹池为月形,并雕二枝蕉叶交错掩映其上;砚背浅浮雕老僧坐蒲团抱膝读经像,隶书诗铭:“危坐觉蒲团,不是逃禅醉,片石旧精魂,三生成妙谛,秋月印昙心,春云凝道气,抱膝默无言,谁解西来意。莘田黄任。”下款:“吴门顾二娘制”。右下钤有“黄氏珍藏”章。

猜你喜欢
制砚二娘拓片
《韦洽墓志》拓片
五代南汉李纾墓志拓片
蒲会英《山村霞飞早》
雨中的怀念
探究徐公砚的制砚艺术与创新
北宋《曲行殷墓志》拓片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徐公砚的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二 娘
端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