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名人档案 服务名城建设

2020-11-20 02:01徐国磊彭伟
档案与建设 2020年9期
关键词:吴氏扬州市扬州

徐国磊 彭伟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名人是扬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档案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档案文化资源,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扬州市档案馆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工作職责,将名人档案征集利用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建立健全名人档案,取得了很好的征集利用成果。

一、树立“大征集”理念,名人档案馆藏初具规模

目前,扬州市档案馆已具规模的名人档案有:“吴氏家族”档案1505件,扬州籍院士档案393件,扬州籍名人、名家书画作品档案500余件,国家级及部分重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1475件,副厅级离休干部档案3300余件,省以上劳模档案2000余件。

1.及时抢救性征集。扬州市档案馆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对散存于社会和个人手上的重要档案资料,抢抓时间归档。梳理从扬州走出去的67位“两院”院士,将其个人成长资料、科研成果等征集进馆,既填补了名人档案的空白,更可励志后人。其中,中科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把毕生所存的各种资料倾囊捐赠。对年龄大的离退休干部,尤其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干部,档案馆抢抓时间征集其档案并开展口述档案录制。其中,为百岁抗战老兵张志清录制的口述档案,讲述了他参加抗战的历史,获得“2015年扬州最佳社会表情奖”;为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原苏北治淮指挥部团委组织部副部长严汉儒等一批高龄离退休老干部录制的口述档案,保存下众多珍贵史料。

2.创新规模化征集。2016年,扬州市档案馆与市委老干部局合作,规模化征集到老干部(副厅级以上退休干部或享受副厅级待遇的离休干部)档案1150余件。2017年,与扬州市文联合作无偿征集到扬州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111幅,接收扬州市政协移交的171件书法作品,其中有郭沫若题词、戈湘岚作画的《骏马图》及赵朴初的书法等珍品。2018年,与扬州市总工会联合征集到省以上劳模档案2067件,其中有1959年全国劳模王广庆、缪炳芳的劳模奖章、奖状、任命书等共计数十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2020年上半年,与市卫健委、苏北医院合作推进“战疫”档案征集,征集到援鄂医疗队员相关各类档案资料4100余件,做到262名扬州援鄂医疗队员档案一个不漏。

3.坚持系列化征集。推行抓重点、促特色、由小做大,形成具有鲜明主题的名人系列档案。2010年,深入挖掘扬州“吴道台宅第”一门四杰成长、成才的路径,启动“吴氏家族”档案资料征集工程,经过10年努力,征集到“吴氏家族”各类珍贵档案1505件(全部为原件),为扬州院士博物馆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从2008年开始,征集人员定期拜访扬州非遗传承人,为58名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建立个人档案,雕版印刷、扬州剪纸、扬州玉雕、扬州漆器、扬派盆景、富春茶点、淮扬菜系等一批“国字号”大师的代表作、成名作被收入馆中,并且非遗档案一直在不断补充中。

4.注重人性化征集。征集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一方面,扬州市档案馆带着对征集对象的尊重和热情,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宣传档案征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定期联系吴氏家族后人,派员拜访吴氏后人30余次;多次登门拜访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86岁高龄的老干部汤国飞,获得他对捐赠个人档案的支持;在征集非遗档案、书画档案前,征集人员提前学习了解相关理论知识,赢得对方信任。另一方面,邀请征集对象实地考察档案馆的保管利用情况。如多次举办档案捐赠仪式,相继举办吴道台宅第主人吴引孙、吴筠孙手书原迹捐赠仪式、孙宅璞烈士档案捐赠仪式、清光绪《林氏族谱》捐赠仪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庆泉档案资料捐赠仪式、离退休老干部档案捐赠仪式、劳模档案捐赠仪式等50余次活动;与每位院士及家属保持常态化联系,邀请他们到档案馆考察。

二、强化档案文化自觉,名人档案利用初显价值

1.名人档案编研成果广受欢迎。扬州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份名人档案、一件件实物,蕴藏着大量历史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名人的人生轨迹和社会影响。档案馆组织力量对馆藏“吴氏家族”档案进行解读开发,形成原创编研成果《测海楼吴氏珍档解读》;在《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吴氏家族”档案解读专栏刊发20多篇文章。将规模化征集进馆的书画精品进行汇集,出版《扬州档案馆藏名家书画作品集》,高质量、高标准展示书画馆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编辑出版“扬州人”系列丛书,其中《东西南北扬州人》收录了在外地工作取得一定成就的扬州籍人士431人;《当代扬州人》收录了当代扬州人在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中有重要影响者156人;《扬州人》(三)收录了全市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先进模范人物、杰出人士、知名人士110人;《宝岛扬州人》收录了在台湾工作、生活的扬州籍人士300余人以及台北扬州同乡会成员的基本资料;《扬州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辑》记录了127位非遗传承人的从艺历程、技艺特征、风格流派及个人成就。

2.特藏名人珍品档案影响深远。扬州市档案馆对馆藏名人档案进行精心整理与科学保护,建立单独的名人档案全宗(全宗号702)。特藏馆展出具有极高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名人档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些珍贵档案包括:“吴氏家族”档案中的清康熙《佩文韵府》全套六十册,《吴氏测海楼书目》原件一套六册,吴筠孙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等;非遗档案中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漆器大师张宇的“宝螺镶嵌”漆器作品《蝶舞金秋》台屏,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义时刻印雕版原件,淮扬菜技艺传承人薛泉生的代表作“文昌阁”“虹桥修契”等经典菜式模型十六件等;书画名人档案中的近现代扬州著名书画家包契常、颜裴仙、王板哉等名家书画作品多幅;院士严加安、蒋士成、程顺和的相关档案资料等。

3.名人档案展览亮点纷呈。扬州市委、市政府在吴道台宅第建设“扬州院士馆”,集中展示扬州籍两院院士风采,扬州市档案馆协助配合,提供了大量档案资料。2017年6月,扬州市档案馆在市美术馆举办“扬州档案馆藏名家书画作品展”,较为全面地反映扬州当代书画艺术家的创作风貌。2018年6月8日,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记录最美生活”系列活动,全国先进工作者、党的十九大代表郑翔到会发言,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劳模档案展”。随后,劳模档案巡展在新华中学、三笑集团、文昌花园社区等地开展,产生较好社会反响。将扬州唯一一位抗美援朝女烈士孙宅璞的初中毕业证书在“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扬州”大型图片史料展中展出,将百岁抗战老兵张志清的口述采访稿进行整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中展出。举办“张爱萍将军在方巷社教蹲点图片展”,展示了张爱萍将军20世纪60年代在邗江方巷大队社教蹲点老照片原件97幅。举办“扬州好人展”,吸引上万名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市档案馆学习参观,得到国家、省级媒体的相继报道。

三、践行“三个走向”,提升名人档案服务水平

1.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名人档案依法管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进一步明确了档案收集的方式,对社会和个人形成的档案提出具体要求,为建立健全名人档案带来新的保障。一是强化法治思维。制定和完善《扬州市档案管理办法》《名人档案征集办法》《名人档案管理办法》等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梳理出扬州有国际组织授予荣誉称号的、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在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全国著名的社会各界杰出人士等名人,开展专项征集项目。二是强化专业思维。名人档案载体既有纸质的如著作、手稿、信札、日记、家谱等,又有实物类的如奖章、徽章、个人物品等,还有影像类的如光盘、照片、录影带等。针对名人档案载体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探索名人档案征集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针对名人档案征集过程的复杂性,对征集源头和过程进行规范建档,确保真实性。三是强化“一盘棋”思维。在全市档案系统树立“征集一盘棋”的理念,采取市县联动、对外合作、聘請征集顾问、提高征集人员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等方式,构建名人档案征集大网络。“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红色档案”项目,将抗战老兵、革命烈士等相关的散存于社会和个人手中的重要档案征集进馆。

2.以精准服务谋划名人档案开放开发。一是提高名人档案开放范围和覆盖面。加强鉴定整理,在法律许可和名人同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查询利用。二是推出档案文化精品。邀请专家、学者等对名人档案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学、哲学等多角度进行开发利用;围绕名人音像档案和口述档案,探索推出“语言+影像”编研产品,服务社会大众。三是举办线上、线下展览。举办固定档案展览,将名人档案的重要实物与原始记录内容整理后向社会公众开放;举办专题展览,围绕专题将档案资源临时展出、巡回展出;推动名人展览在线化,在档案网站中设置名人档案专题,扩大展览范围。

3.以技术创新推进名人档案管理现代化。一是突出“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和联通。加强馆际协作和互通,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其他存有名人档案的单位之间加强合作,通过复制、数字化或交换目录等方式,建立健全名人档案数据库。二是突出“信息化”,加快转型升级。以智慧档案馆为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推进在线查档、异地查档、“掌上查档”等现代化查档举措,逐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名人档案管理现代化。三是突出“网络化”,扩大名人档案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善于使用融媒体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名人档案宣传,让名人档案活起来、动起来,推进名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吴氏扬州市扬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我的发现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王安石:古代的最佳老公
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北宋宰相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扬州绒花”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