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郭朝阳
根据2020年监测统计,今年5—6月份,第一代美国白蛾在济宁市普遍发生,发生面积为24310亩,其中轻度发生24110亩,中度发生在梁山县,有200亩;7—8月份,第二代美国白蛾在全市大面积发生危害,发生面积为54072亩,其中轻度发生52392亩,中度发生1680亩(其中兖州1000亩,微山500亩,邹城100亩,太白湖新区80亩)。综合济宁市所辖的县市区监测分析,8月28日—9月4日为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孵化高峰期,8月28日进入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防治期。第三代美国白蛾将在全市普遍发生,预测累计发生面积达5万亩以上。其中,兖州区新驿镇、大安镇、兴隆庄镇、颜店镇,曲阜市时庄街道、陵城镇,微山县两城镇,鱼台县张黄镇、王鲁镇、滨湖街道,汶上县康驿镇,梁山县馆驿镇、韩岗镇、小安山镇,太白湖新区等局部区域将呈中度发生。
针对以上监测情况,8月上旬,济宁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组成4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城市社区、镇村驻地、道路沿线、河湖周边、苗圃林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位实地普查调查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发生情况。8月12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2020年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趋势会商会,针对督导情况进行总结,形成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趋势预测意见,并制定下步实施措施。8月下旬,济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美国白蛾第三代防治工作的通知》,就防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为科学防治奠定基础。
各监测站(点)加密监测频次,开展虫情监测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第三代美国白蛾的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及时发布虫情监测动态和预测预报信息。加强对疫情发生区所有林木尤其是村庄周围、片林、居民小区等重点部位的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实现监测全覆盖,查访无缝隙。
8月下旬为美国白蛾成虫期及产卵期,全市采取悬挂杀虫灯、性诱杀、摘卵块等物理防控措施,降低虫口基数;9月初为美国白蛾低龄幼虫期,是最佳施药防治期,济宁市任城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兖州区、汶上县等地积极会同飞防公司制定飞防方案,组织对境内主干道路、河流干渠、主要林带和片林等林木开展第三代美国白蛾飞防工作,同时加大地面药械施药、烟雾机喷烟、人工剪网幕等综合防控措施。针对不适宜飞防的鱼池、桑蚕养殖区,同步开展地面补防。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群访群治的作用,绿化管养部门和林木所有者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积极开展自防,确保出现灾情及时除治。
各县(市、区)根据美国白蛾第三代防治方案的资金预算需求,及时追加拨付资金260余万元,确保防治需要。各级林业、园林等部门加强防治器械的检修和防治药剂药械储备,市级采购储备20万元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农药,包括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50箱、阿维菌素乳油100箱、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箱,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济宁市通过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明白纸10000份,悬挂条幅500幅,张贴标语10000张,举办培训班等,多形式、多渠道全面宣传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防治措施,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美国白蛾的严重危害性,发动广大群众科学防治,真正形成合力防控、全民防控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布林保情况20期、美国白蛾成虫监测报告等为全市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是推广营造混交林。以森林抚育经营为重点,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分步骤推进林相改造,加大中幼林抚育、退化成熟林经营和过熟林改造力度,实施科学营林。在造林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刺槐、臭椿等乡土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着力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
二是做好虫情监测。分级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构建完整高效的县、镇(街)、村三级监测体系。利用国家、省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对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进行深入调查,实行美国白蛾成虫监测日报告和发生防治情况周报告制度。强化测报队伍建设,落实设备和人员,增设虫情监测点,把绿色通道、片林、围村林都纳入调查范围,实现监测全覆盖,及时掌握虫情动态和发生数据。
三是实施科学防治。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人工、物理、飞机、生物等综合防控,推行“2+1”防控战略,即在美国白蛾发生的第一代、第三代关键时期,找准与林木病虫害发生的结合点,推行飞机防控;第二代实行人工防控,城区重点实行灯光、生物和人工防控,确保防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