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三针配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2020-11-20 08:31娄永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9期
关键词:三针缺血性障碍

娄永军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其比例高达70%,是指由于快速的急性发病导致局部脑血管造成堵塞而形成脑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缺血、缺氧而产生的脑组织坏死[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吞咽障碍,许多患者会因吞咽时咽下困难,呛水或食物误吸而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导致死亡[2]。西医一般采用介入治疗、电刺激或手术等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此类方法所需时间较长,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显效率也较差,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现代学者正迫切寻找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3]。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舌三针配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 年3 月至2019年3 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②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③为首次发病,病程在5 个月以内;④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非由脑卒中所引起的吞咽障碍者;②存在精神、智力等障碍和吞咽障碍过于严重,无法接受本次治疗者;③妊娠期患者;④服从性较差,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⑤伴有心血管或其他重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2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8 例,女22 例;年龄(52.68±5.86)岁;病程(86.25±10.74)d;吸入性肺炎20 例,左侧麻木18 例,右侧麻木10 例,其他12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20例;年 龄(53.56±5.26) 岁;病 程(85.33±10.25)d;吸入性肺炎18 例,左侧麻木15 例,右侧麻木13 例,其他1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①进行咽部冰刺激,用冰棉签蘸水,刺激腭弓、软腭和舌根处,引导患者做吞咽动作;②让患者进行面部和舌部肌肉训练,例如做吐舌、转舌、微笑、皱眉等动作;③进行深呼吸-憋气-吐气等动作,加强患者呼吸道控制能力;④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持椅面,进行按压动作,使声门打开,大声念“啊”;⑤让患者坐在病床上,头部向前向上延伸,咽下一些流食或糊状物,下咽时,头转向别处,吞咽完成后,咳嗽一次,以防食物误入肺部。每天早晚2 次训练,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次,共治疗5 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再增加舌三针和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手持长针,于患者前正中线颌下一寸部位刺上廉泉为第一针,上廉泉左右部为第二、三针,每次行针反复捻转约20~30 s,以感到酸胀为宜,针停留30 min,每隔10 min 行针反复捻转1 次,行针完成后按摩这3 个穴位15 min。每天治疗1 次,共治疗5 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让医护人员用手托住患者下巴,向上抬,患者下巴用力向下压,抵住手掌,重复以上动作20 次为1 组,每次3 组,每天早晚2 次训练,每周治疗5 次,共治疗5 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进行评价。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够进行正常吞咽;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较入院前有很大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仍然出现吞咽困难,临床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吞咽功能判定[5]:患者饮水30 mL,观察所需时间与是否发生呛水,①正常:在5 s 以内一次喝完,未出现呛水现象;②可疑:在5~15 s 分次喝完,有轻微呛水;③异常:不能喝完,易呛水。总分为0~10 分,分数越高,其吞咽功能越好。SWAL-QOL 判定标准[6]:从患者吞咽时间、吞咽是否发生困难、咽部是否疼痛等多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生存质量也就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与SWAL-QO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与SWAL-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与SWAL-QO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60,n(%)]

表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与SWAL-QOL 评分比较(n=60,,分)

表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与SWAL-QOL 评分比较(n=60,,分)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人数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由于吞咽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导致脑卒中患者治疗与恢复时间更长,给病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治疗和生活质量[7]。吞咽动作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反射动作组成,需要大脑皮质与相关神经功能共同作用所完成,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整个动作就无法完成,从而产生吞咽障碍[8]。目前已有研究[9]表明,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一定效果,能够改善吞咽障碍。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采取康复训练和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患者面部肌肉与舌部肌肉进行不断训练,加强患者舌部、咽喉处感觉,让患者不断重复吞咽动作,避免发生呛水、食物误吸入肺部等现象,取得良好效果,整个实验过程无患者感到不适而退出,有良好的安全性。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属“瘖痱”是由于风痰阻塞,肾虚精气不能往上游走所致,痰于咽部处淤堵,导致“舌难言,口吐涎”,无法正常吞咽[10]。上廉泉布有舌下神经分支,在此处行针,能够刺激周围神经,治疗舌肌麻痹,使舌咽部经气得到循环调节,再加上舌压阻力训练,使得吞咽情况明显改善,有利于机体恢复[11]。这也是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与SWAL-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原因,患者吞咽情况得到改善,其吞咽生存质量自然就更高。贾金金等[12]研究运用舌三针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吞咽障碍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本次研究利用舌三针与舌压抗阻训练相结合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吞咽治疗仪是利用电刺激患者舌咽处肌肉,舌压抗阻训练则是采取抗压活动使患者舌咽处肌肉增强活动,相较而言,其副作用更小,更易于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利用舌三针配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副作用小,患者接受程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践。

猜你喜欢
三针缺血性障碍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黑河市爱辉区 注入“三针”强效提升党建活力
跨越障碍
针灸大师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