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比较研究

2020-11-20 08:31陈少娜赖均伟陈小权梁羽花莫小莎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9期
关键词:角型晶状体眼压

陈少娜,赖均伟,陈小权,梁羽花,莫小莎

(阳江市阳江光明眼科医院 广东 阳江 529500)

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大多数患者合并患有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视力下降[1]。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疾病、发病率高,可引起严重的损害,若患者未接受有效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该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出现晶状体肿胀是青光眼形成的重要因素[3]。选择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方法是眼科领域的热门话题[4],如何选择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是目前临床眼科医师研究的重点。目前手术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规方法,但不同手术方式获得的临床效果并不相同[5]。本研究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0 月阳江市阳江光明眼科医院收治的80 例(80 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住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40 眼)。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 例;年龄37~65 岁,平均(47.7±1.9)岁。对照组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38~64 岁,平均(47.2±1.7)岁。纳入标准:①符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青光眼白内障手术适应证;②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肿胀和晶状体混浊;③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④房角粘连;⑤视力≤0.6。排除标准:①青光眼滤过术或其他眼科手术;②其他加重该手术有效性的眼部病变;③心、肺、肝和肾功能障碍;④手术期间并发严重副作用;晚期青光眼和管状视野。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仪器

美国Alcon 公司生产的Infiniti 型超声乳化仪,德国蔡司显微镜,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器,角膜地形图仪,计算机视野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超声生物显微镜,Goldmann 眼压计,综合验光仪,白内障青光眼患者数据录入系统。

1.3 治疗方法

术前扩瞳: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而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1.3.1 观察组 单独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给予患者眼球表面麻醉,切口位于上方偏右方向,行连续环形撕囊程序,直径5~6 mm。用改良拦截-劈核法对患者晶状体核组织进行充分乳化,清除残留的皮质组织,囊内植入人工晶状体。若出现虹膜后粘连,则撕囊前将其分离;若房角粘连接近180°,则在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将粘弹剂注入房角,进行有效的钝化分离操作。

1.3.2 对照组 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前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控制眼压。术中2%利多卡因2 mL 用于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在上方制作3×3 巩膜瓣后,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收缩瞳孔后,进行小梁切除术和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结束时,将10 g/L 头孢呋辛0.1 mL 注入前房。术后对术眼进行包扎,手术后第1 天,打开纱布滴眼,每天定期使用典必殊、普拉洛芬滴眼液常规各4 次/d,具体应用数量由角膜和前房的反应决定。

1.4 检测和疗效判定标准

1.4.1 检测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葡萄膜炎反应、人工晶体位移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随访时间为半年。

1.4.2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眼压水平进行分析,显效:10.0~21.0 mmHg(1 mmHg=0.133 kPa);有效:<21.0 mmHg,需配合降眼压类药品进行维持治疗;无效:若出现>21.0 mmHg 则需要同时大量用降眼压药。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n=40,n(%)]

2.2 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比较

两组术前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比较 (n=40,)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比较 (n=40,)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 例浅前房,1 例葡萄膜炎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为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传统方法是使用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对症治疗,虽然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并不能消除白内障并发青光眼的致病因素(瞳孔阻滞因子)[6]。近年来,眼科医生已经使用超声乳化术和房角分离手术来分离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恢复房角的正常结构,逐步恢复小梁网的滤过功能,其可以消除晶状体引起的瞳孔阻滞[7]。以前在治疗患有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时,须进行2 次手术完成治疗,因第2 次手术常常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并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临床应用非常有限。此外,如青光眼早期与白内障相关,只针对青光眼手术治疗常会导致更严重的白内障。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青光眼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常常引起明显的手术创伤和更复杂的并发症,因而限制其使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使用具有良好效果的超声乳化术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网滤过手术相比,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具有改善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可以有效避免白内障的二次手术,疗效更安全[8]。此外,超声乳化术联合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可达到更高的成功率,而且术后通常不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其对视力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需要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眼压,手术相对复杂,临床医生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掌握较高的手术技巧。与超声乳化术相比,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高,并发症明显增加。

原发型闭角型青光眼由于眼前段结构异常,导致房水流出通道的阻塞,眼内压缓慢或突然增加,不可逆转地损害视功能。中国原发型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高达1.4%,占全球疾病总数的48%[9-10]。合理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方法有许多,如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等,其中外科治疗是临床治疗涉及青光眼复杂性白内障的常用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1]。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严重的手术创伤和其他并发症,其使用受到限制。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超声乳化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并且对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前房深度较对照组高,而眼压水平较对照组低,比较有差异,与最新报道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13-14],表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通过超声振动和眼内灌注有效地增加患者的小梁网滤过。分割患者的小梁细胞,增强吞噬功能,改善患者房水的引流能力,大大降低患者的眼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及切口小等特点。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更高,患者获得的手术效果也更理想。

本研究将超声乳化术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进行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均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并在治疗后立即恢复视力[8]。然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需要很好地控制患者眼压,且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难度相对较大,要求临床医生在手术中具有较高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功率,且术后通常无更多的并发症,有更明显的效果。其对受影响眼睛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减轻患者负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15]。

综上所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角型晶状体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