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芳
阳谷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 阳谷 252316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1]。中风患者急性期约50%的出现吞咽障碍[2]。在大多数基层医院缺乏这种意识,护士缺乏相应的培训,不进行吞咽障碍的筛查。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确护士对吞咽障碍知识掌握程度。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阳谷县某二级甲等医院的全体临床护士。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64名护士。
1.2研究方法
自制吞咽障碍知识调查问卷,共包括3部分28个问题。总分为28分。本研究获得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参与者匿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共264名护士全部完成了问卷调查,均为有效问卷。所有护士中251名为女性,护士年龄为21~54岁,学历本科144名,专科及以下120名;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分别为93、105、57、9名。医院的所有科室均有护士纳入。有处理中风患者工作经验的177人,占67.05%,有吞咽障碍照顾经验的160(60.61%),有12名护士参加过正式培训。29人(10.98%)认为自己掌握了关于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8(3.03%)名护士对护理吞咽障碍患者有信心,243人(92.05%)表示希望进行进一步的正式培训。
2.2护士对吞咽障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2.1护士对临床表现的平均得分为7.3±2.1,得分率为67.8%。结果见表1。
表1 护士对吞咽障碍临床表现的掌握程度(n=264)
2.2.2护士对吞咽障碍并发症的知晓情况
表2 护士对吞咽障碍并发症的掌握程度(n=264)
2.2.3护士对吞咽障碍处理措施的知晓情况
表3 护士对吞咽障碍处理措施的掌握程度(n=264)
2.2.4所有三个部分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消化道管理的平均得分为(7.3±2.1)(5.9±1.7)(4.5±1.2),正确率分别为67.8%、61.28%、70.2%。总分平均(18.5±3.7)分,总正确率为66.09%。
吞咽障碍可导致胸部感染和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增加死亡的风险[1]。护士是常与中风后患者互动的人员,是否具有知识和技能是筛查吞咽障碍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对吞咽障碍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平均得分在66%。单项知识得分率在60%~70%之间。调查对象涉及到所有的科室,从刚入职的护士到高年职的副主任护师,而且大多数护士有过护理中风患者的经历,可是只有10.98%的护士认为自己掌握了关于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只有3.03%护士对护理吞咽障碍患者有信心。可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是难以胜任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
护士对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认识有以下特点:护士得分的项目都是吞咽障碍常见临床表现,而不得分的都是干扰项,“胸痛”得分率占2.27%,“如患者出现误吸后会一直咳嗽”,答案正确的占10.98%,皮肤刺激得分率占52.65%,其他项目均是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得分率均在80%以上。说明护士对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还是比较熟悉,只是对一些干扰项不能确定,这反映了护士对吞咽障碍缺乏深入的了解。“患者吸气时总是咳嗽”,它的迷惑性较大,咳嗽是最常见的反映,但有些患者因反射能力差或虚弱的存在,没有发现咳嗽反射。根据Masiero[3]等人发现误吸的患者20.8%观察不到咳嗽现象,Robertson和Smith的调查也发现,护理者和护士对无症状吸入的认识较差[4]。护士对吞咽困难的觉见并发症知晓率较高,“营养不良”(93.94%)“死亡率上升”(92.8%)、“脱水”(88.26%)、 “吸入性肺炎”(85.98%)、“误吸”87.88%,均接近90%;而得分率最低的是“消化功能受损”(9.47%)和“心脏病发作”(12.12%)和“呕血”11.74%,这几项均为干扰项,得分率很低。护士对吞咽障碍的处理措施存在明显的误区,越是稀的液体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越容易出现误吸,而给予黏稠、成形的食物是减少误吸的主要措施,而且应用吸管是导致误吸的一个危险因素。而护士在这三个问题上出现问题最多[5]。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护士对吞咽困难的常识性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研究,这样不易漏诊,但是对吞咽困难的处理明显不足。几乎所有科室的所有护士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受过吞咽障碍培训的人员占的比例极低。也从侧面反映出医院管理的缺陷。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正规的护理培训。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培训与吞咽障碍治疗的知识显著相关[6]。因此在医院施行吞咽障碍管理相关的培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