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森 何川 汤理思 黄文 杨华莲 徐睿
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 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针对养殖业面临的特殊困难,采取特别的支持帮扶措施解决问题堵点,推动养殖业立即复工复产。”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观赏鱼养殖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总结了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推动养殖业复工复产的具体举措,并就下一步应对疫情、保障生产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截至2019年,北京市共有观赏鱼养殖场244家,养殖面积6798.57亩,直接从业人员738人(表1)。其中通州区从业人员最多,养殖面积最大,占全市养殖面积的57%(图1);顺义区较2019年减少2户,养殖面积减少189.4亩;朝阳区大鲁店地区面临拆迁腾退,虽然养殖户数量和养殖面积基本没变,但大部分已处于停滞状态;大兴区和房山区养殖户并未增加,但渔场规模有所扩大;原通州区、顺义区的部分观赏鱼养殖户转移到平谷区租赁场地继续从事养殖工作,加上平谷地区原经济鱼养殖业者转产观赏鱼养殖,使平谷区养殖面积和养殖户数量跃升为北京第二位;昌平区4户养殖业者都以锦鲤为主养品种,共197.5亩;海淀区数量最少,共2户28亩。全市10亩以上(含10亩)养殖户170户,10亩以下74户。其中通州作为观赏鱼养殖重点地区,较2019年减少养殖面积1043.35亩,已连续2年养殖面积减少超过1000亩(2018年较2017年观赏鱼养殖面积减少1296.8亩)。
图1 北京市观赏鱼养殖面积概况
北京市养殖观赏鱼,在品种构成上以金鱼、锦鲤为主。其中主养金鱼养殖户128户,锦鲤111户,热带鱼3户,观赏龟2户,详见表2。养殖模式以坑塘养殖为主,少数养殖户采取小型水泥池精养模式,部分养殖户既有坑塘养殖设施,也有温室大棚。
1.金鱼
北京金鱼的养殖种类主要包括草金鱼、金鱼和宫廷金鱼三大类上百个品种。其中草金鱼类有红草金鱼、红白草金鱼和五花草金鱼等。该类金鱼管理方便,产量大,成活率高,但市场价值低。金鱼多指京郊小型池塘所养殖的产量高、用于批发销售的龙睛、狮头、鹤顶红等品种,利润高一些,但养殖管理的难度也更大。宫廷金鱼有虎头、鹅头红、水泡、珍珠、蝶尾、望天、绒球等十几大类,虽然产量低,但市场需求大,单位价格高,利润回报丰厚,名家名品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
金鱼养殖大多可以当年获得收益,京郊草金鱼苗种年产量在12亿尾左右,商品鱼2亿尾;金鱼苗种年产量在8000万尾左右,商品鱼1000万尾;宫廷金鱼苗种年产量200万尾,商品鱼不到2万尾。据调查统计,养殖金鱼一般每亩可以获得收益8000元以上,最高可以达数万元,相当于饲养食用经济鱼获利的4倍~5倍,为京郊渔民致富开创了新的出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精品金鱼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精品金鱼养殖模式也逐渐被养殖户所接受。草金鱼、普通金鱼等低品质金鱼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压力大,价格已连续两年走低。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针对此种情况,积极引导渔民向小池精养模式转变。每年采取开展苗种筛选观摩,养殖技术培训,入户养殖技术指导等多种举措,提升渔民养殖技术。
2.锦鲤
北京锦鲤养殖业已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如红运、金竹苑、雅仕、郁金香等国际国内知名锦鲤养殖繁育场。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和北京的养殖实践来看,国内锦鲤市场潜力宽广,其出口贸易更可为国家创汇做出贡献。一条优质锦鲤在国际市场上可卖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而部分留种的锦鲤价格更是达到了百万元以上。
高端锦鲤养殖利润可观,但其配套设施和养殖技术也要求较高。北京市高端锦鲤养殖起步较早,有近十家高端锦鲤养殖企业,也是重要的锦鲤苗种产出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每年产出苗种9亿尾左右,商品鱼600万尾。
3.热带鱼
北京市场售卖的观赏鱼品种有80%以上是热带观赏鱼,因其绚烂多彩的颜色、千奇百怪的体形、多种多样的生活习性而受到养殖爱好者的喜欢。北京地区热带鱼基本采取室内或温棚养殖,对养殖条件要求苛刻,需投入成本大、养殖人员素质高,难以规模化推广。
4.观赏龟
表2 北京市各区县观赏鱼品种养殖情况表
观赏龟市场近两年呈下降趋势,北京的两家养殖单位产量不大,品种以水龟和半水龟为主。因龟的生长周期长,种质投入成本非常高,一般养殖户不会轻易涉猎。房山大路广翼水产研究中心在养殖龟类的同时,将黄缘闭壳龟苗种给贫困户养殖并回收成龟,起到了扶贫作用,效果显著。
每年冬季,是北京观赏鱼养殖行业休养生息的季节,也是销售市场生意兴隆的时候。本地温棚内的商品鱼大多会在春节前销售一空。而从三月下旬开始到五月初,是金鱼、锦鲤繁殖生产的重要时期,多数渔民会在此时清塘出鱼。一方面,经过一个冬季的旺销,市场商品鱼短缺,价格会比节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养殖户需要腾空鱼塘进行消毒晾晒,为春季繁殖育苗做准备。
今年春节过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观赏鱼市场延后开业,全国多地采取限行限流措施,物流运转受到较大影响。今年商品鱼价格较往年已经降低了一半,但依然无人问津,滞销停产问题逐渐显现。
截至三月中旬,全市观赏鱼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一些以精品鱼养殖为主的渔场因市场滞销损失较大。经调查,有85户表示影响轻微,占比60.7%;30户表示影响严重,渔场生产经营出现明显困难,占比21.4%;18户表示没有影响,占比12.9%;7户表示无法判断,占比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段时间渔场收益普遍减少20%以上,其中有32户表示收益减少50%以上,占比22.9%。收益减少主要由于成鱼和苗种销售减少所致,以及由此产生的饲料、水电成本增加。
饲料和渔药采购方面:36户表示不了解情况,占比5.7%;18户表示采购顺畅,未受到影响,占比12.9%;75户表示采购顺畅,但运输不利,占比53%;11户表示采购不畅,供不应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有需求的养殖户可以联系购买到少量饲料和渔药,但物流运输不够通畅,货运司机担心异地拉取货物被检疫隔离14天或进出京检查手续繁琐,也担心自身安全等问题,造成商品鱼运不出去,饲料、鱼药运不进来的困局。养殖户表示,希望相关政府部门给予协助,加强农用基础物资物流运输保障。后经水产推广部门及时向上级反映,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饲料等生产物资的运输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生产繁殖方面:81户表示对繁殖影响不大,26户表示影响严重,甚至无法进行繁育。因大多数京郊养殖户并不自己进行繁殖,苗种以购买为主,因此不受此问题困扰。截至调查时间,室外水温较低,坑塘繁殖并未开始,暂时影响不大。部分温室养殖和以人工加温方式进行苗种繁育的渔场受疫情影响,对繁殖计划做出时间和数量上的调整。
尽管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此次疫情到目前为止对北京市观赏鱼养殖业影响还未十分显著,但养殖户也对未来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产业带来的影响表示了担忧。
截止调查结束,水温较低,观赏鱼没有恢复正常活动,大多数养殖户还没有开始投喂,因此并未大量订购饲料投喂和鱼药消毒,对饲料、鱼药的购买是否通畅以及价格不了解。但有一部分养殖户已联系咨询了厂家,得到的消息是饲料公司因外地务工人员还不能到位,尚未完全开工,所销售产品大多为春节前的库存。同时,受到疫情影响,外地饲料也存在运不进京的情况。渔药购销也有类似的问题。
图2 饲料、渔药采购情况
商品鱼销售是养殖户面临的最大问题。疫情期间,观赏鱼批发市场、水族零售市场等实体店铺无法正常营业。3月10日前后开业的玉泉路和汇隆市场人流稀少,门可罗雀。观赏鱼不同于其它商品,线上销售物流风险点较多,运输包装要求高,运输时间不能过长,出现问题责任也难以界定。与往年相比,市场销售量大幅减少,新的销售渠道很难短时间得到拓展。更有养殖户表示,有购鱼订单,但鱼运输不出去,同时随着水温升高,观赏鱼即将开始投喂,而饲料尚无法落实。多家养殖户表示未来饲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预计都会增高。
对三家水产饲料销售企业经电话咨询了解,三月份仅一家开工生产,因人员未完全到岗,原料供应无法保证,只进行少量应急生产。三家企业均表示原料和人工成本目前并未大幅提高,但运输成为难点。运输费用不仅成倍增加,而且车辆较少。
往年许多精品观赏鱼养殖场会通过搭建温棚、电锅炉、空气能加热等措施人为提高水温,尽早开始亲鱼催产和鱼苗繁养,以抢占苗种市场。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精品渔场成鱼销售、苗种繁育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不得不更改生产计划。有部分自繁的养殖户因成鱼存塘卖不出去,导致池塘无法周转,从而影响后续的孵化放苗工作。而且三月份的调查结果显示,苗种需求大幅减少,即便提早繁殖也没有销售市场。北京地区每年观赏鱼水花产量为20亿尾~22亿尾,本地需求量占一半左右,剩余销往全国各个省市。因鱼类催产孵化工作有季节限制,一旦错过无法补救,受疫情管控周期延长影响,市场持续低迷,预计将对下一个养殖周期造成严重影响。在此次调查中,表示影响严重的30户中有26户将减少繁殖数量来应对当前困局,24户表示将减少30%以上苗种繁育,其中4户更是表示无法开展繁育工作。
1.全力保障生产物资和商品鱼销售流通顺畅
当前已经进入新的养殖周期,饲料等生产物资进出京需求量将日益加大。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也有所回升,大批商品鱼需运送出京销往外省市。保障生产物资、商品鱼及鱼苗销售流通顺畅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协调各方机构,全力保障生产物资和商品鱼销售流通顺畅。
2.及时调度发布观赏鱼供销信息,减少压塘
随着生产生活的逐渐正常化,各地区观赏鱼市场、市政园林景观等方面对观赏鱼的需求量加大,政府职能部门可统筹相关信息,搭建供应方与需求方的销售平台,加大电商、直供等水产品流通模式拓展力度,帮助养殖户减少存塘量,降低经济损失。
3.加强养殖管理和鱼病预防用药,避免大的疫情发生
大量鱼只存塘,增加了鱼病暴发风险,需要及时加强鱼病预防指导和检测,避免较大疫情发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服务,尽可能防患于未然,安全度过高风险期。
4.制定抗疫救灾扶持政策,共渡难关
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直接受到疫情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在生产经营上和养殖信心上受到双重打击。如何根据受灾影响情况,制定相关挽救措施和补偿政策是亟待相关部门考虑的问题。北京是观赏鱼种业之都,也是中国金鱼的发祥地之一,休闲渔业的一举一动都将为全国做出表率作用,也牵动着养殖户们的神经。希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在养殖资源、种苗补贴、渔机补贴等政策上适度倾斜和宽松,保障企业渡过难关,可持续发展。
5.引导渔民转变养殖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疫情期间,大量成鱼积压,渔民急于出手,必然会导致疫情结束后短期内鱼价下滑,使养殖户收益受挫,产生悲观情绪。建议相关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引导渔民转变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发掘养殖品种,充分利用北京观赏鱼产业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科技优势,加大观赏鱼繁育筛选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留养精品,提升观赏鱼品质,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外沿,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6.尝试新的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京郊大多数观赏鱼养殖场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产业发展需要,集中上市、经销商中转的现状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利润,亟需尝试新的销售渠道与销售模式来拓宽市场,提高收益。随着活体包装技术的完善、物流运输业务的发达,结合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销售逐步推广,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有待产生。区域合作社、协会应该承担和发挥集体优势,搭建更为灵活的销售平台,引导农户积极参与,通过不断拓展的销售新渠道取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