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毓政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中学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较为落后,这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初中阶段本该是学生开眼看世界的时候,但受限于教育水平的滞后性,许多农村地区初中学生,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做人的道理事关一个人的一生,植树先要立根,学习先学做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及其社会意识的培育。若是国家为每一个学子斥巨资辛苦培养“人才”,居然蔑视或者轻视道德法治的重要性,就如某名校大学生用饮水机水毒死室友事件,可见这样的“人才”并不是国家所需要的。因此,尽管农村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但道德法治也必须被所有人重视。
由于较为匮乏的教育资源与陈旧的教学思想的荼毒,再加上道德与法治课堂并不属于主流的学科之一,在农村学生也并没有把德育课堂当作一门需要认真学习的课程。道德和法治课堂的开展对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很深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升学压力巨大,在其思想观念中就把道德法治教育当作为无用之课,对道德和法治课堂的推行是很不利的。
道德法治课程在农村初中学校的推行是不太顺利的,这其中不光有传统体制的限制,长期的应试教育弊病突出,教育模式太过于陈旧老套。而且教师过分追求学生的成绩提升,忽略了对学生的其他方面进行考核。另外,当前有些初中学校缺乏专业的德育和法治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被迫顶替在这个岗位上,就更不用说教育资源更加匮乏的农村地区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体现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一系列方面,许多农村初中教师他们自己对这些道德法治问题都不太专业,更不用说让其进行授课,还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了。
道德和法治教育在大多数人看来并没有太大用处,很多人只是把这门课程当作一门思想教育课,过分流于形式。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农村中学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对于这一教育任务的重视程度,不能够把自己的课程看作为副科,要激发学生对于道德法治的尊重。另外,应不断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教学条件下,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深入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其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把现实中的生活和它揉杂在一起,将会起到很有意义的效果。他们可以看一些法治在线节目或教师可以将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以及生活中同学们之间的故事都穿插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事情或大或小,可是道德与法治的根本意义是不会改变的。写感悟是一个反应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并且还能够采取座谈会的模式,在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够顺利开展,这不单单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其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能够真正的被道德法治教育所影响,在其内心种下道德法治的种子。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正处在青春期,其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相对与成年来说还不够成熟。正确的引导是学生成长的必然需求,行胜于言,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更多的是教师的教诲,但是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最直观的道德法治意义,教师需要身体力行,为学生营造出榜样的力量,教师为人师表就当起到表率作用。另外乡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直接的,农村地区往往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教师将乡土文化植入课堂当中也是对道德法治教学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教师也可以以学生身边的人物为原型,提取人物特质在道德与法治领域的体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同与共鸣。
由于在农村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匮乏,因此教师需要尽量利用身边的元素和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而情景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的要求并不高,是由于其存在很大的变通性,农村初中教师可以对情景的设计下功夫,提高情景内容的直观性与教化意义,教师需要担负起责任,承担设计与组织义务,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突出道德与法治的思想。用直观的实例震撼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于道德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是一门以生活为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课程。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初中的道德法治课程开展极为不顺畅,但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当前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为了未来青少年的良好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需要政府积极扶持,教师也要提高责任感,把青少年道德法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