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娜秀歌舞

2020-11-19 08:01孙芮茸
西藏人文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热巴锅庄歌舞

孙芮茸

2019年,比如县在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少数民族广场舞比赛中荣获特等奖,被称为广场舞之乡,或许正是源自诸多非遗歌舞的积淀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下的财富,而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比如县在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少数民族广场舞比赛中荣获特等奖,被称为广场舞之乡,或许正是源自诸多非遗歌舞的积淀和传承。

比如县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有独特的民歌和舞蹈:锅庄舞曲、打夯歌、对歌、哲噶、赞辞等。历史悠久的娜秀比如,文化艺术也灿烂辉煌。达布阿谐、热如锅庄、丁嘎热巴、朵瓦热巴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远近闻名。

达布阿谐

达布阿谐诞生于藏歷第十五绕迥金蛇年(公元1920年),第五世达布·白玛白杂活佛组织修建比如(娜秀)珠德寺时,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达布”是为了纪念达布活佛。“阿谐”指的是打夯歌,即一种打墙时和着劳动拍子边唱边跳的一种歌舞。

据现在“达布阿谐”非遗传承人索朗罗布介绍:从前修建寺庙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老百姓背着木料和石头往返于半山腰的寺庙和山下、又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夯土。第五世达布活佛看到了十分心疼,于是创立了这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让老百姓们可以伴随着歌舞劳动,缓解疲劳。

达布活佛先后用7年时间,创造出达布阿谐的三十一个歌舞章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涉及生活、政治、宗教、文化、道德、自然、地理等方方面面。还将与佛教有关的赞歌、法舞和劳动方式结合起来,融合优美的民间曲调、丰富的谚语故事,诙谐幽默、简单易懂、舞步和曲调极富特色。后来在农牧区广为流传。

达布阿谐于2008年6月7日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前,村里人多多少少都会一点,但是只有索朗罗布家是完整传承下来的。他自己重新梳理三十个篇章,印刷成册分发给村子里的人,呼吁大家都学起来。其实2008年以前,他们就受邀参加过演出,那时候他们都是自己唱、自己跳。还需要自己制作道具,比如男子夯土时使用的铲子;女子背土时使用的容器,其中一种是用牦牛毛编织的布袋。最早的演出队伍有20个人:10男,10女。但现在人数只有14个:7男,7女,所以正在培养年轻的小孩。

索朗罗布告诉我们,达布阿谐除了具有表演价值,其实也非常实用,歌词里面包含有本地建筑物建造的技巧。其中的一个章节里面唱了夯土的步骤以及道具的使用方法。例如,打墙用的土:要有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长草的地方的土不能用,太湿、太干、太黏、太硬、有砂子都不行;女人把土背上来之后,每个人分一个格子(由木板隔开),里面的小石子怎么处理,土砸进去的时候用什么角度,倾斜度是多少,土比较细往两边渗透,颗粒大的石子往中间,这样打出来的墙的表面才会光滑;两个人分别打要特别注意边缘地带,打的好的话只能用榔头锤钢钉才能打进去,这样夯土建的房子坚固抗震,而且冬暖夏凉。

热如锅庄

热如锅庄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热如村的村民在农闲时候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围着火塘唱歌跳舞,以驱除一天的劳累与疲乏。时光流逝,这种原生态舞蹈保存了下来,并在1970年成立良曲乡热如村锅庄舞蹈队。1980年由比如县前文化局局长巴桑对舞蹈队进行了规范和整改。 舞蹈队参加了2009年的藏历新年晚会、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还在中国(保亭)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上一举夺魁。

原比如县文化局局长巴桑介绍:每逢节日、庆典,或者农闲时,舞者们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兴致高的时候大家可以连续跳几个小时,据说最长可以跳两三天。

现在热如锅庄表演团队有30个人左右,最多的时候能达到40、50人,年龄在二十岁左右,演员全部是热如村里的年轻人。男性服饰模仿雄鹰,穿着肥大筒裤束于藏靴之内,上粗下细像雄鹰的腿。右臂袍袖披于身后像雄鹰的翅膀一样。表演时,男女各站一边拉成圆圈,男女对唱,通常由男性带头起唱,女性随后唱和,歌声嘹亮,穿透力很强,舞者和着歌曲“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起“呀”(拟声)地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撤开双臂侧身拧腰大蹉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换动作。男性动作幅度很大,伸展双臂犹如雄鹰盘旋纷飞;女性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显现出健美、明快、活泼的特点。舞至高潮时女子动作幅度较大,据说腰的动作连专业演员也很难表现出来。

热如果卓舞的舞姿舒展优美;舞蹈热烈奔放。锅庄舞的动作多有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展、野兽戏耍等,表演的时候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锅庄的节奏在表演中有三次变化:序舞时只要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脚步缓慢地交替漫步即可,步伐很轻,力度也不强;序舞过后逐渐进入慢板舞蹈;最后进入最能体现锅庄粗犷豪放特征的快板舞蹈阶段,这时,舞蹈者的情绪达到高潮,场面极为热烈。

锅庄表演时的男女对歌部分也十分有趣,一问一答,即兴发挥,既有互相赞美、也有相互讽刺。聪明的当地人将藏北的壮丽山水、历史文化传唱到歌曲里面。

热如锅庄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歌舞形式。藏北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情豪迈的民族特性在锅庄中一览无余。

“丁嘎”热巴

“丁嘎”热巴是流传于那曲市比如县夏曲镇丁嘎村一种民间舞蹈。丁嘎村于2000年7月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丁嘎热巴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丁嘎人世居于藏北以能歌善舞闻名全藏的“娜秀”部落。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禳灾祈福,人们都以歌舞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丁嘎人便有了自己的歌,有了自己的舞。在漫长岁月的演化中,他们不断吸收、融合外来艺术,最终形成了一种为丁嘎人所独有的歌舞形式——丁嘎热巴。

据当地艺人及比如县政协日旺旦增和索朗多吉两位先生所著的《娜秀比如历史》藏文本中介绍:最早的热巴是在公元1040年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和热穷巴在原有的民间热巴基础上创作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热巴舞蹈艺术。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本地建立了诸多寺院,其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曲德类欧白巴林寺”,始建于公元1568年,由强贡洛桑扎巴的弟子达布古希白登顿珠主持兴建。本寺的第50活佛达布丹白欧珠时,为了修建和扩大本寺院,特意创作了“达布阿谐”三十多段、而且当地民间舞蹈“丁嘎”热巴进入寺院,以差役的形式来向寺院献演。

后来在达白玛巴杂时昌都察雅热巴队前来此地献演,当时达布活佛观看后奉命本寺小喇嘛学习察雅热巴,并吸收了察雅热巴的小戏“古玛纳结”,给察雅热巴传授了“丁嘎”热巴的小戏“曲杰罗桑”、“孜纳”等,相互交流了各自的艺术品种,完善了自己的表演内容,发展成為迄今的表演形式和规模。

过去民间的“丁嘎”热巴主要以家族父子传承的方式代代相延,现在成立了以村为单位的热巴队,传承面得到扩展。丁嘎热巴直到现在已有四代人的家族历史,第一代艺人“哎米”;第二代艺人“央培”;第三代艺人“霍热”、“比卓”;第四代艺人现在的“嘎鸟”等。几百年来,丁嘎热巴在丁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改进,舞蹈样式和节目日益丰富。

热巴艺术并不是一个操作方便、简单易懂的表演。热巴艺术需熟练掌握击鼓舞、说唱和舞蹈。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排练才能达到标准。它是一门珍贵的艺术珍宝,在雪域歌舞海洋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朵瓦”热巴

“朵瓦”热巴最早是由来自与昌都察雅县的多布杰带到比如的,据当地艺人的回忆热巴传承到现在已经上百年的历。多布杰将自己的舞蹈技艺传承给他了的女儿,女儿又继续传承给自己的儿子达杰,达杰就是现在朵瓦热巴的传承人。

“朵瓦”热巴既有当地牧民舞蹈的动律,又借鉴了昌都一带热巴铃鼓舞的舞姿。舞姿豪放粗犷、技巧高超。“朵瓦”热巴舞蹈具有完整的结构,是一项历史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完整的“朵瓦”热巴包含很多章节,每个章节的跳法和姿势各不相同。“朵瓦”热巴舞,其内容主要是讲述藏族历史和传说故事。“朵瓦”热巴属铃鼓舞,在道具装饰方面“朵瓦”热巴与其他民间热巴大部分相同,包括有:铃、骨、网状裙穂、藏鞋、白色牛尾、木碗、陶瓷、两线弦子、生丝衣裤等十余种。

“朵瓦”热巴是融说,唱,舞和杂技气功为一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表演时,男舞者边说唱边摇铜铃,女舞者边舞边敲热巴鼓。通过舞蹈和歌词把《米拉日巴》传奇等具有历史性的戏一一展现给观众。“朵瓦”热巴还有一个持刀空翻的特色表演:用双手紧紧握住70厘米长的藏刀,刀尖对着表演者自己的腹部,然后往前翻身翻到整个舞台转完一圈。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起码要练一年多的时间,训练期间用藏香替为藏刀、开始练的时候藏香不点燃,练到一定程度的之后把藏香点燃、然后翻身时即藏香没有段也没有烫伤表演者的身体时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几百年来,“朵瓦”热巴在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改进,舞蹈样式和节目日益丰富。包含了藏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朵瓦”热巴广受民众的喜爱。

猜你喜欢
热巴锅庄歌舞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首届热巴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昌都举行
参加《西藏昌都首届热巴舞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有感
帕雄热巴的描绘与解释
歌舞爷爷
一起歌舞吧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