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十三五”期间,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依托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总面积达120万亩,覆盖全区90%的贫困县,带动农民增收约30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抓准定位,联合发力。“十三五”初期,广西把稻渔综合种养列为稳粮增收重要抓手,纳入精准扶贫支柱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优化发展布局,落实扶持政策,高位推动,层层抓落实。全区各级农业农村、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紧密协调,联合发力推进土地流转、资金落实、稻田基础设施建设等。2015年以来,全区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稻渔综合种养资金超过5亿元,全面保障良种体系建设、技术模式研发、示范推广等项目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示范带动,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研、推广部门加强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开展多种模式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区累计建立自治区级稻渔种养示范基地115个,其中全州、桂平两个县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新集成了“一季稻+再生稻+鱼”“稻+螺”“稻+蛙”等十大模式,形成了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一季稻+再生稻+鱼”的“三江模式”,打造了“高山稻渔”和“高山渔稻”两个区域公共品牌,成为梯田山区发展稻渔种养典型范例,2019年推广面积15.8万亩,预计2020年达到19.3万亩,同比增加22%。
科技支撑,优化服务。邀请桂建芳院士、浙江大学陈欣教授及其团队等区内外专家到广西开展指导工作,成立了2个“院士工作站”,加强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的技术队伍联动,建立了12个科研基地,开展水稻品种筛选、鱼类品种繁育、稻鱼茬口衔接、机械化应用等生产关键环节的系统研究、联合攻关和示范推广,不断提高水稻和水产品的产出率,先后有全州“禾花鲤”、三江“高山稻鱼”“融水田鲤”等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稻田养殖的品种由原来的几个发展到几十个。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强化技术培训、产销对接,切实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促进融合,提高效益。推动产业融合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稻渔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近两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梧州市大力发展“稻+螺”种养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使螺蛳粉产业从无到有。柳州市实施“六个一”工程,累计投入7500多万元补助螺蛳养殖,目前,柳州市“稻+螺”种养面积达4万亩,有螺蛳粉企业81家,建立两个螺蛳粉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0家,形成了螺蛳粉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下,柳州市螺蛳粉产业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上半年总产值达到97亿元,其中,二产即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49.92亿元(出口额达到96.47万美元),同比增长73.45%;一产种养产值12亿元(稻米5亿元、螺2亿元、酸笋、豆角等5亿元),同比增长65%;带动劳动力及店面等衍生三产产值35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柳州市螺蛳粉产业总产值达双百亿元,其中,二产螺蛳粉销售收入100亿元,一产种养和三产店面100亿元。
2020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编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5年,全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80万亩。“十四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品种研发,继续创新发展模式,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