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芝惠
广西北流市六靖镇初级中学
数学思想具有抽象性,这与数学学科的特征相类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育。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基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还是从数学问题出发的教学都应当发挥数学思想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材结构清晰,设计的数理法则与数学公式繁多,这些内容通常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对以文字形式出现的事物印象深刻,但也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看到文本形式的数学知识时难以联想到数学思维。教师应在备课环节融入与数学思想相关的元素,在文字化的概念、公式中体现数学思想。首先,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将数学思维嵌入数学教材中,寻找发掘学生数学思维的正确路径。数学课本涉及的知识较为浅显,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时要避免空谈理论,力求结合数学思想阐述知识,将知识的内涵挖掘出来,或是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逐渐培育学生将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有理数加减法一课的备课环节,教师尝试融入数学思想,与本课相匹配的数学思想便是数形结合思想。由此,教师可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首先,要求学生画出一条数轴,笔尖正对数轴原点,然后移动笔尖。先向左移动三个单位,再向右移动四个单位,要求学生说出现在笔尖所处的位置。通过笔尖的变动学生会发现,将笔尖变动的过程写成算式得出的结果与笔尖所处的位置相同。接着,教师依旧要求学生移动笔尖,进行与前一步骤相反的操作,即先向左移动四个单位,然后向右移动三个单位,思考同样的问题。通过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教师能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学生能从具象的位置变化中感受抽象的数理变化,从而形成对有理数加减法的正确认知。
初中阶段是普及数学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与数学概念有关,但概念具有抽象性,这导致概念教学难度提升。传统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对概念教学存在误解,认为概念教学受到其性质的影响,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单一,学生的课堂情绪难以被调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认识到概念教学和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生活中丰富的素材解释数学概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理解同一数学概念,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利用生活化素材认识数学概念,学习素材逐渐丰富,观察能力也将有所提升。随着教学素材的丰富,教师渗透数学思想的媒介越来越多,教学自主权也由此体现。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脱离学生的教学活动都是没有价值的。教师采用演绎式的教学方法,促使不同数学知识构建联结点,形成知识网络,基础概念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学生对所学知识富有兴趣,理解概念才能更加准确。例如,教师讲解相反数的知识时,现要求学生对比数字7与-7,用生活化的语言说一说二者的区别。许多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举例,如夏天水温是7度,冬天水温是-7度等,教师则由此引入相反数的概念。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作图把握相反数的特征。在图形与数学概念转换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结合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作出个性化的图形,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剖析生活现象理解数学概念,全面展现数学概念的内容及深刻内涵。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思想便自然而然地形成,定义的数学含义也能完全体现。
为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利用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显得尤有必要。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需基于对数学现象的理解,通过归纳分析形成结论,最终抽象出数学思想。以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围绕某一主题,要求学生在班级内搜集数据,这些数据涉及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等内容,学生所收集的数据能够为课上学习做准备。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如搜集班级内学生的身高数据,从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的角度讨论班级成员的平均身高状况。学生通过对比数学探究结论与现实状况理解三种衡量指标的优缺点,数学思维由抽象走向具象,学习效果更佳。再如,教师可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培育学生相应的数学思维。以多边形知识为例,教师从三角形的知识出发,将四边形、三角形置于同一背景下进行对比。或是讲解反比例函数时,将其与正比例函数对比,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消化所学知识。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数学知识的依托。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多种数学思想的渗透,避免陷入单一教学思维。还要利用各种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探寻数学思维的本质,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下,初中数学课堂将更加亮丽而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