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职业教育思想指引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2020-11-19 12:08于金玲
散文百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电脑中职

于金玲

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

在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中职教育非常重视,也多次作出指示,促使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体系的健康发展。对于很多青年毕业生而言,中职教育是他们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们人生幸福的起点。中职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技术技能的传承创新,以及关系到就业,但是中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有科学思想的指导,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新时期职业思想有助于树立正确人才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的教育培养不同的人才,而不论哪个学科学段的教育都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等一些关键的问题。在当下国际竞争激烈,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更加受到挑战。

首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是中职教育要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当下教育实际情况的掌握,很多人在学成之后,不管是职业教育培养的“翘楚”,还是普通教育中的佼佼者,都存在流失的问题,因为,我们要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者,是伟大中国梦的承载者,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为我所用,为国做贡献。

其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中一个就业方向就是依托技术步入社会。我国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大国,正在逐步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需要千千万万地劳动者的努力,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培养的工人性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如果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精湛的技艺,他们就可以被称之为“工匠”,他们背负着国家兴旺发达的使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应该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应该去践行这一思想。

二、新时期职业思想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在当下改革创新深入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教育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职业教育并不仅仅立足于眼下的就业,更要立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以此为指导,职业教育应该把一些陈旧的专业进行淘汰或者升级,同时也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一些新的专业。如多年前,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是一个热门的专业,那个时候电脑刚兴起,对于很多家庭很多人而言,电脑是新事物,电脑的基本操作很多人都不会,而社会对电脑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因此,这样的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就业前景也比较好。而今天再看电脑专业,很多孩子自小就接触电脑,电脑的操作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因此有些专业可能就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这些专业就需要替换或者是升级。

同时,职业教育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新的专业。如时下,电动汽车发展迅速,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因此,职业教育要抓住这一机遇,及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必须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既要树立服务思想,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构建科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新时期职业思想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制度建设

新时代职业思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指挥下,发展非常的迅速,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强和健全了制度建设。

对于职业教育的教育硬件建设国家做了明确的规定,在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确保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加大力度,培养一批职业教育的名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也注重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有序继续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师德的建设。

另一方面,新时代职业思想也进一步强化对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的指导,提升职业教育的制度规范性和完善性,从制度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国家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把职业教育发展的红红火火。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和旗帜。每个职业学校,每个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实际,以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身能力,为职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提供全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电脑中职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