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学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1.是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能力、素质等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历史问题辩证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更多的看法、建议,提升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进而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综合素质。
2.是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高中历史教学提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历史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规律等优化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他们产生过于功利的心态。兴趣的开发与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不断参与教学互动,进而更好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历史综合素养。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虽然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上看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
1.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较大。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历史虽然是高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但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够,投入精力不多,自主学习意识偏弱,习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指导等进行知识的记忆。这种学习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甚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功利心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好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2.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围绕教科书和教学目标提前设计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的机械讲述,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来记忆和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历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成绩,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单一,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素质教育理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或者设计灵活的教学形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综合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成效,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实践。
1.注重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开发,激发发散思维,提升学习主动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有兴趣,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展示历史知识的魅力。历史是一门实用性课程,经过时代的发展变迁,很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很多鲜活的素材可供学习和研究,所以教师要注意运用历史的实用性来鼓励学生深度探究,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可以引入现代社会热点问题等,或让学生分析解读历史问题,联系生活进行深度思考,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灵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巧妙进行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一方面,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要发挥好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避免过于追求教学效率而进行单纯的结果性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精心备课,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然后结合历史课程内容和目标合理安排课时和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打乱现有教材顺序,按照时间或者其他方式等重建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将基础内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等进行分开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讲解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更多的建设性观点,提高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师生互动。
另一方面,问题设计方面要注意体现关联性和启发性。教师既可以在课前创设问题,或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还可以在课后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搜集更多的关联资源,从而丰富认知,拓宽学习视野,达成学习目标。在问题设计方面,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提出想法,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观察,不要急于点评或用自己的观点看待学生的表现,评判对错,而是应不断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和知识进行深度学习,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用人格魅力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引导。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教师要发挥好示范引导的作用,并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灵活设计,深度挖掘教学资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成效,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