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娥
抚州市东乡区王桥镇王桥中学
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学习与工作的基础。这里的健康不止指的是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因为当前的社会文化呈多样性、价值观呈多元性,教育的竞争也很激励,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将心理教育的开展重视起来。
虽然很多教师明白了心理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学校也开设了心理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心理教育并没有深入人心,只是流于了形式。心理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贯穿在教育的始终的,单凭几节课或者几节讲座是没有办法取得实质性效果的。[1]
很多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时候,并不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心理需求,更不会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一般会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把标准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教师会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借助其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学生没办法将其与实际联系起来,而且产生了逆反心理。
由于心理教育是不能进行考核的,而且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处于被支配状态,所以很多学校会将心理教育忽视,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当做衡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其他素质。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但是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前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健康的人才。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对自己不能正确的评价,而且其的独立性与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是相冲突的,所以很多学生会与周围的人或者环境产生一些冲突,甚至有些学生会走上犯罪道路、放弃自己的生命等。[2]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来学生的心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规律、社会要求进行有效地引导。
初中生的年龄恰好处于从青春期到成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但是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心理问题。如果学生的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就无法健康地去成长。
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心理教育。有效的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三观树立起来,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培养出高尚的、健康的情趣,可以让学生养成远大的理想,可以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从而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三观简单来说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三观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初中阶是学生形成三观及规划自己人生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对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深入地了解,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三观树立起来,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规划,让学生将人生设计计划和目标制定出来,从而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是怎样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是怎样的,学生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等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想要开展心理教育,教师自身就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教育水平。
首先教师要将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念树立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需要对每一名学生客观的、全面地去看待,既要看到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尊重师长的一面,也要将学生热爱生活、拥有自己思想的一面看到,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尊重、关爱,要在当学生的教师的同时与学生做朋友。其次,教师要将心理教育的培训加强。因为心理教育并不是说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事情,是需要全体工作者一起努力的,是需要将各个学科的教师的作用都发挥出来的,是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才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
在初中教育中心理教育是很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需要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地去成长。上述提供了两种开展心理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三观树立起来、教师心理教育水平要提高,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