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一小学
所谓的“以文促理”就是指教师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时,主要运用创意性的方式将感性与理性这两种形式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此来完成前者促进后者的教学目的。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去施展效能:根据教师行为举止的情感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进行探讨研究、动手实践,以此来展示数学这一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对教师的语言神态甚至是目光都会产生情绪、情感方面的调动以及影响,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以感情思维为主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语言态度是否和蔼温和、是否能够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果提升的具体程度,决定了达到数学课堂总目标的程度,也决定了课堂氛围是否和谐、愉快。[1]例如:教师在进行“长度单位”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学生们刚刚完成厘米和米等长度单位的学习,教师看着黑板突然想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黑板的长度是400()。”并且要求学生对后面的长度单位进行补齐。为了公平地给予到所有学生的关注和鼓励支持,教师看向了教室内的全体同学。这个时候,有一位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吃惊不已。“400米”,学生这样脱口而出。教师开始半开玩笑地夸自己:“哎呦,教师居然每一节课都会在一块与操场跑道长度相似的黑板上来写字,真是了不起,教师真是太厉害了。”教师一边说一边拿起尺子去测量那块黑板,量了一会教师就突然面带微笑地看着同学,原来是因为等教师量到四米时,黑板就到头了,没有多余的尺寸了。刚刚回答问题的那一位学生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忽略了单位之间的转换,这才不假思索地说了句400米,然而最后的结果应该是400厘米。看着教师的笑容这个学生没有了因为回答问题错误害怕被责骂而出现的惊慌、压力,相反,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感。
让学生认识到促进其长久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主要因素除了教师带动着学生的情绪情感之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属于数学这一学科所蕴含的独特美和独特魅力,也就是说帮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本质主要是自身与数学学科之间的所具有的独特的交流互动。[2]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应用性以及逻辑性等等,当然,这也是数学独有的魅力所在,其中,数学符号具有能指性以及生活作用之间的所指性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所指的简便性魅力,教师在一堂“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数学教学中,首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为学生展示一个白菜、两袋面包、三块西瓜、四个桃子、五个西红柿等等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鲜艳色彩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实际生活经验的唤醒,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假如小明的妈妈需要将这些东西邮寄给远方亲戚,那么在邮寄之前,小明的妈妈应该写信来通知这一远房亲戚”,那么,妈妈在进行写信这一环节时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将需要邮寄的物品数量进行清楚的表达呢?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得出的答案也是参差不一,“可以画一个白菜,两袋面包…”;“用小数棍代替,比如画一个小数棍代替一个南瓜类似的…”根据学生领悟到的答案,教师提出了:“学生们的思维都很独特,但是教师今天要教学生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数学中的具体数字可以用在这里来表达1个南瓜…”学生在对比后都表示惊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引导,小学生最大程度调动积极性的情绪情感表现在让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实践中得到的自豪感和趣味性,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种形式。这一内容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外,同时还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教师为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体会自主、合作、动手的乐趣,在进行“图形的运动”这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自制的“视觉欣赏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来展开课堂教学。即在多媒体展示一些戏剧的脸谱图片、剪纸、蝴蝶、列车运行、方向盘转动等大量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的图形和现象,然后让学生“自我制造”,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动手操作之外,还能够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加深了对这三种现象的印象。最后学生看着自己“劳动的果实”,发现自己在拥有了一个极其有趣的课堂体验以外还收获了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己动手的乐趣。
实现“以文促理”“以感性情感促进理性思辨”的数学学习主要途径其实就是教师、数学学科本身与学生主体三大来源,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就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