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的影片解读

2020-11-19 06:18王景琰
散文百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赎罪罗比谎言

王景琰

山东师范大学

以独特叙事模式,西方电影经典叙事主题而闻名的电影《赎罪》自2007年上映以来引起广泛热议,独辟蹊径的叙事结构让观影者耳目一新,故事主线、心理变化、主人公的想象世界相交叉而行,使观众初看云里雾里却耐得住细细品味。在看似零散的模块式叙事结构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故事的剧情发展与主人公的心理路程相重合,让观众感受那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

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赎罪》讲述了一个少女因为谎言而改变同期三人命运的故事,该片依然是西方最受欢迎的救赎主题,但是导演乔·怀特运用独特的叙事结构来讲述一个救赎的故事,展现一个自我救赎少女的一生心理路程。影片时间跨度从1935年横跨几个重要的时段一直到1999年,在段落化的故事叙事中通过不同的线索纠葛将整个故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叙事方式和人性的反思两个维度来对影片进行解读。

一、叙事方式

在影片的剧作结构上,《赎罪》可以说是尝试了一种新的拍摄方式。整部影片以一种晦涩难懂的、繁杂的方式来构成影片的叙事结构,闪回,多视角,想象等多种方式的穿插其中给对影片的瞬间把握和理解带来不少困难。采用多种结构并成功的将其融合成一个整体,创造了《赎罪》这部复杂的电影叙事结构。

影片的主要框架和脉络主要是按照时间线索分成了四段,每一个段落都独立成章,有独立的故事背景和情感线索。与其它独立板块影片不同的是导演将四个独立的段落运用三个人的情感纠纷和救赎行动来紧密的穿插在一起。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36年的庄园生活起一直到1999年的生活当下,其中包含了二战的敦刻尔克撤退和战争等宏大背景,将三人的感情和生活的漂泊在整个大时代的背景相结合传递出一种时代的悲凉。影片的线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布里奥尼的自我救赎之路,另一部分是罗比和塞西莉亚的爱情线索。两条线索看似独立却在导演的手中齐头并进,传递出了布里奥尼的悔恨和罗比与塞西莉亚的无奈。影片通过两条线索的构建,丰富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和故事层次。在对事件的主观看法出现后继而会出现对事件的客观反映,正是导演乔·怀特想通过影片探讨的问题之一:真相。凭借着主客观镜头对事件的记录如喷泉旁的湿身事件,对于主观臆想下的布里奥尼这是性欲的大罪,是对罗比的一次心中否定,客观的实事仅仅只是壶把的打捞和两个人矛盾的争吵;姐姐与罗比的书房性事,在于布里奥尼的主观臆想下是罗比强迫姐姐想要发生关系,再加上布里奥尼偷窥的信件,在心中完成了对罗比是色魔的形象构建。客观的镜头对事件的记录是两个人早已产生情愫。同一事件不同的结果的呈现给人一种情感的割裂,同一事件的鲜明主客观对比让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布里奥尼成长之后的内心煎熬和割裂。[1]

自我救赎是西方电影中的一大永恒主题,如何让观众摆脱惯性思维和呈现不同的救赎历程成为了导演主要的思考问题,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对于影片和故事情节的把握永远是超出影片中角色的认知维度的,《赎罪》却偏偏将这种视角转化为一种欺骗,如何欺骗?影片为了跳出思维惯性,从开始就对事件进行不同视角的讲述从而对观众形成一种内在的把握。布里奥尼对罗比的敌对从开始让观众以为是对姐姐的维护和对罗比身份的鄙夷,看到结尾才明白是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极端反应。保罗的伪善、表姐的强奸案等都是导演对于观众认知的一种颠覆。影片最后一段则是最后的反转。布里奥尼的赎罪和罗比与姐姐的圆满结尾皆是虚幻,就像小时候对于罗比的看法一般,是布里奥尼的臆想,罗比的死亡和与姐姐的遗憾收场就像是对布里奥尼的惩罚一般每日折磨着她。《赎罪》从结构安排上摆脱了习惯性的俗套,影片从第三段开始是布里奥尼的幻想,也是从第三段开始影片脱离了观众的惯性思维。影片的开头解释布里奥尼是一个爱幻想孩子和第三段的对美好结局的幻想都反映着处于懵懂时期的布里奥尼对于姐姐和罗比爱的不理解只能依靠幻想来构建罗比的凶手形象。而发现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的真实关系后,缺乏勇气的布里奥尼只能依靠幻想来获得救赎和他们的宽恕。这种美好的幻想和战争中残酷的场景相结合反应出了布里奥尼挣扎的内心和灵魂。影片通过叙事结构透露出了时代的悲剧底色和宿命论,也正是导演想要表现的爱情在混乱的时代背景中的脆弱和不堪。

影片围绕着泰丽思姐妹展现的“安宁与美好——谎言与灾难——悔恨与救赎”的故事线索展开,在这样的复杂叙事结构中可以寻找出有著名文艺批评家弗莱提出的“U型叙事模式”。[2]所谓“U型叙事”是指一种经历下降、上升再上升到原有高度的叙事。[3]从影片的段落性划分来看,1935年泰丽思庄园平静的生活是“U型叙事”的起始高度,一切都是平静与美好,直到强奸案的出现谎言和罗比的入狱成为了“U型叙事”和“救赎”的开始。第二和第三叙事段落分别为1939年的罗比于二战战场和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正式开始了“U型叙事”的下降轨道,同时影片通过处于战场的罗比的眼睛和布里奥尼来审视二战,包括树林里横尸遍野的少女,敦刻尔克的撤退以及轰炸后的残败景象,布里奥尼处于后方的医院中,战争遗留的伤员的惨状和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痛流露出导演除去对爱情和救赎主题的探讨外对战争的反思。随着第四段真相的展开——罗比受流弹的迫害导致身患败血症身亡,躲在地下防空洞的塞西莉亚也被轰炸开的水管淹死在放空洞中。救赎的失败和两位受难者的死亡“U型叙事”达到了最低谷。影片通过1999年垂暮之年的布里奥尼的自述和对谎言的拆穿完成了整部《赎罪》的过程从而使“U型叙事”得以完成,这个时候布里奥尼口中的真实与书中美好的结局是完全冲突的,展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讽刺性,对现实和谎言的讽刺对战争的批判和对自己的宿命论认知从而达到与影片多重主题和叙事方式的呼应。

二、对人性的反思

影片《赎罪》通过宏大的故事背景讲述了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如果只是止步于爱情故事,那不免有些落入俗套了。导演精妙的通过这段爱情故事来体现自己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反思。

影片通过13岁的布里奥尼由于种种巧合形成了对罗比的误会而迫使罗比入狱与爱人相分离。影片最初将布里奥尼塑造成为一个充满幻想和创造力的小女孩,对于罗比的想象构建也仅仅是通过窗边的偷窥,信件的偷窥和书房性事的偷窥来形成,而促使布里奥尼做出指认罗比为强奸犯的谎言的真正原因却在影片的第二段中揭露出来,在河边的试探和罗比的救援使布里奥尼初生情愫或者是对罗比的爱坚定不移,随后种种事件发现罗比与姐姐的爱情关系使布里奥尼绝望和嫉妒。于是13岁的布里奥尼人性中的恶被释放出来,得不到的就要毁灭,她打着正义的旗号将罗比万劫不复,送入了监狱,用这一手段来隐藏自己因为初生情愫而受到创伤的心——无奈而又绝望。

镜头仿佛一面镜子,将13岁布里奥尼的人性剖析在观众面前,来探讨最原始的人性中恶的复苏,这种恶的复苏源自于她爱却得不到的极度占有欲。当一个人具有极度占有欲时,获得和占有才会抚平内心中的那种疯狂,一旦事情发展超出了自己的掌控,想拥有的被别人获得,这经常是人类所无法容忍的,尤其是自己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和压制,人性中的恶就会复苏来促使人类做一些荒唐可怕的事情。布里奥尼亦是如此,无法满足的欲望和对爱情的失去将罗比和塞西莉亚推入深渊,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对于人性,莫过于良心自由最过于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当初谎言带给布里奥尼的可能是一时的报复和复仇的快感,内心的谴责却时刻伴随着布里奥尼的成长,姐姐的离去和罗比的入狱让布里奥尼逐渐意识到自己究竟对两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她的内心时刻处于自责和不安中。于是她放弃了去剑桥深造的机会,留在医院中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她渴望在罗比最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他,对姐姐的愧疚使布里奥尼一封封书信寄往姐姐的住所,希望可以获得姐姐的谅解。她开始对自己的罪恶承担起责任,对姐姐和罗比的遭遇自责,开始主动地进行自我救赎——对灵魂的救赎。布里奥尼在医院不停的洗手,用刷子刷手,她想洗刷不仅仅是手上的污渍,更多的是想要洗刷掉内心的谴责。这种内心的谴责伴随了他的一生,影片用这种洗手的方式将布里奥尼内心的负罪感和谴责感具体化为了行动和动作,这与《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反复洗手的剧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4]

布里奥尼在艰难中度日乞求获得姐姐和罗比的原谅,但是这种乞求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回复,罗比在二战中被流弹击中身患败血症身亡,姐姐也在轰炸中的地下避难所中死去,两者的死亡对于布里奥尼不是解脱,而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恐惧。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布里奥尼通过书写的方式,用自己从小擅长的想象力给姐姐和罗比谱写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海边的小屋,相爱的两个人和真相大白的强奸案。在这种温馨和浪漫的结局中布里奥尼幻想着完成了自己的忏悔和救赎。

负罪感伴随了布里奥尼的一生,直到影片结尾布里奥尼既没有得到姐姐和罗比的宽恕也没有完成自己的生命救赎。她为了年少自己犯下的过错搭上了自己的一生,用影片中的台词:“这不是软弱,也不是逃避,而是一份迟来的仁慈。”[5]从年少无知的由爱生恨,到内心的煎熬和挣扎直至年老的无奈和平静。一个终其一生都在为心灵自救的少女的一生被展现在银幕上,复杂的人性也通过对布里奥尼的塑造展现出来。

三、结语

影片《赎罪》的结果便是无处可以赎罪,真实与虚构,人性善与人性恶共同谱写了整部影片的生命迹象。影片通过救赎的过程对人性进行了深刻思考,着力描写了对过错后的人性的自救和自惩过程,通过布里奥尼的自我反思对人性的救赎进行了新的解读。影片通过横跨布里奥尼一生的时间线索,来对战争、爱情、阶级矛盾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和折射,将人性的挣扎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运用多重叙事结构将所有的问题糅合在一段爱情悲剧中,让观众从中体味人性才是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

猜你喜欢
赎罪罗比谎言
玛格特·罗比将扮演芭比娃娃
为罗比寻找彩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例谈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修辞译法的影响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家庭视阈下《赎罪》中的姐妹关系
真实的谎言
谎言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