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立辉
苏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不管是应和当前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也好,还是基于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也罢,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都显得十分迫切。然而,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紧随着中考的大方向指引,因为中考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所以紧随中考,不仅使教学更有目标性和方向感,同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是否到位也能从中考当中得到直接的反馈。目前笔者从多个学校调查下来,仅有一些知名的学校有自己的配套教材,并且这种所谓的配套教材也不过是一些练习册之类的,比如启动课本、黄冈中考卷、衡水练字册等等,也多数不一定都是给自己学生用的,而是为了市场的需求,作为营利性的出版的一些复习资料,严格说,也算不上校本课程。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解得很狭窄,并且并没有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了解,进而融入课堂之中。这些鲜活的资源都应该是大语文课堂教学素材。虽然近几年南京、镇江、盐城等地的中考卷都考到了当地的乡土人情的题目,然而真正的把这一部分纳入教学的学校寥寥无几。
中考的指挥棒指向哪里,语文教学就跟向哪里。两者的方向,是不可逆的。以目前的形式可以这样说。虽然部编版教材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较以前的教材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更要突出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性,和教学上的主导性,但终级的方向还是取决于地方中考卷出题者的主导思想。苏州近两年的中考卷已经大大增强了苏州地方的文化特色和乡土风情,极大幅度地设置问题情境,以增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比如,图表题,漫画题和设计人物对话的题目,都是在考查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样的方向很好的引导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但一般来说,这样的能力也是大多从反复训练,从练习册中大量做题获得,很少真正地在课堂上设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课等实践课和活动课上习得。另外有一些戏剧等部分内容的教学,因为中考没有考到,或者说,中考不知道怎么考,而在教材中就直接忽略而过。这样,既谈不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甚至把原有的教材内容缩减了,违背了教材编订者的初衷。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现了学生学习语文能力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初一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散文、说明文和文言文,篇幅短小,简单易懂;初二增加了小说和议论文,文言文的篇幅也加长了,数量也增多了;初三不仅散文和小说的主题更深刻,情感更复杂,议论文和说明文也比较长且难些,古文增加了四五篇。所以这套教材的编写是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体现教学循序渐进的特点。那么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和原则,但是因为要学的课文和题材比较多,不能每阶段都面面俱到地增加篇目,这样不仅增加学生负担,教师也备课量也实在太大。所以笔者认为,初中一年级尽量抓住记叙文和简单的叙事散文教学,并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初二抓住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教学,并进行知识性和时代性比较强的这样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抓住考点进行训练来应对中考;初三重点抓小说和抒情散文的阅读训练,这两种体裁的文章比较难把握,放在初三会更好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了,学起来就会容易些。文言文的训练和古诗的背诵贯穿整个初中阶段,需要逐步积累,才能形成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既能突出重点、不盲目、节约时间,又能实现知识的有序性和完整性的统一。然而,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即使有配套教材,也不过是一些文学专著,比如《世说新语》《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等,弥补学生古文古诗阅读量的不足,没有进行循序渐进地配套阅读教材,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讲授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运用多种教学资源,由单独的教师讲授转入师生合作再到生生合作等多种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的现状也决定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较之前,并没有大的改变。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整体的复杂的工程,在开发的理念、开发原则、资源整合、教师合作等方面都要统筹安排,并且课程资源又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所以只有根据本校的语文教学实际,把握住整体原则和方法,不要停止课程开发的脚步,相信每个学校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语文教学。这是全体语文教师实现教学理想,促进学生倾心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