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研究

2020-11-19 02:53杨秋玉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政治课人格政治

■杨秋玉/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大数据时代势不可挡,其以庞大信息数据为对象,强化海量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更加新颖,教学手段得到优化,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政治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促进作用,大数据的应用成为必然,以便更好服务于教学与实践。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

(一)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整合趋势强烈

纵观高校教学体系性,思想政治课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政治理念为基础,重视传递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是构建端正思想行为的关键,也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事关良好人格的形成,成为影响大学生树立端正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事关理想与信念。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教育多以单独个体为对象,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立足大数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得以扩展,教学内容也突破原有渠道的束缚,以数据信息体系为依托,教学资源得到拓展,来自多领域的教学资源得以整合。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学影响力更加广泛,尤其是在网络与多媒体的支撑下,教学对象突破局限性,发挥互联网优势,支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查询、收集以及利用,信息与技能进行融合,更显全面性与系统性,在达到对知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更具有效性,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集中体现了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更显复杂性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涉及的信息将更加广泛,信息量较大,内容更显复杂性。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阅历有限,知识凸显局限性,使得其很难准确进行信息性质的判断,无法正确认识知识信息的价值性,同时,海量信息的出现又是无法回避的。正是信息的复杂性与海量的规模影响学生的选择与学习,尤其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诱惑,产生认识误区,给思想政治教学与学习造成困扰。面对复杂的教学环境,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教学挑战,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做好学生行为与思想的引导,这也是学生构建健康人格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涵义及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

对于人格而言,其代表了心理特点的综合,具有基本的稳定性,集合了人的思想、道德以及性格变化。在高校,人格教育以学生性格思维发展为基础,实现合理规划,强化教学信息的整合,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信息主导的社会,人格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发挥对人格教育的指导作用。人格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课程之中,其基本理念贯彻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方方面面,成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是衡量人格培养能力的关键。人格教育需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程之中,将其作为培养环境,以促进学生思维与知识的全面进步。因此,在大数据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成为必然。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研究

(一)人格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现实价值突出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在传递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以便保证学生的思想端正,达到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有效指引,有效提升知识修养与道德境界。立足人格教育,隶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只有拥有鉴定的理念,才能实现对人格的有效熏陶,在鉴定信念的同时,达到更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优质性格的形成奠定基础。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学发挥引领与引导的作用,是人格发育与培养的种子,达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通过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利于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信心,拥有远大理想,鉴定社会主义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教师而言,要对学生成长以及思维变化给予高度关注,关心其性格成长状态。同时,要对其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及时进行纠正,促使其能够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基于此可以发现,思想政治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都为人格教育的开展创设优质的环境。

(二)思想政治课是人格教育的途径,人格教育更显系统性与多元化

结合教学目标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展能够为大学生人格教育开创新途径。高校教育的最终方向是进行学生多方面教育,促使其思想、行为以及习惯都更加端正,品格良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无处不在,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较大,信息获取渠道也尽显多样性,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学生接触的思想类型多样,各种观念都对学生思想产生作用,成为性格构成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阶段是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对社会了解有限,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尚未成型,对不良思想的抵制能力薄弱。因此,需要借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对学生人格教育模式的优化,将其作为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促使人格形成阶段少走弯路,降低不良思想的负面作用。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出发,进行不良行为与思想的针对性指正,为优质人格的构建提供支撑,引导学生构建更加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点,在优化学生知识理论水平的同时,发挥社会政治观以及社会伦理观的保障性作用。除此之外,要依托互联网体系,创建优质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合知识与经验,有效抵不良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重视人格教育的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以新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为主要理论知识,同时,将道德、价值观等内容涵盖其中,以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作为方向,而道德观的构建成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依托思想政治课程,通过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促使大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端正理念,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格,将思想政治课程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在根本上使得人格教育具备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彰显社会发展形势,明确学生思想状态,掌握教学方向,了解思想要求,尤其是时刻关注学生思维形态以及知识经验水平,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应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效果的增强准备充分的条件,更好服务于学生品行的养成以及社会的需求,避免出现极端、与社会主流不相符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多种教学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科学教学情境,以便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增强主动性与互动性,促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能够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总结经验,开拓思维,构建更加良好的认知,为人格的形成创造优质条件,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枯燥与乏味,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个性,支持多种观点思维的存在,善于在多种思潮中汲取精华,形成正确与适合的思想观,弥补性格缺陷,发扬优质品格,达到有效的自控与改善,在个性化发展中形成更加适应社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人格。

五、结语

综上,对于大时代的思想政治课,其必将与人格教育实现和谐发展。面对海量信息,信息资源的冲击力更大,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加广泛,深受多种思想与信息的影,只有重视思想政课程,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重视与人格教育进行协同发展,才能有效服务于学生人格的构建,强化知识的完善以及思维修养的发展,树立科学人生观与价值观,保证人格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未来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以更加端正的姿态融入社会。

猜你喜欢
政治课人格政治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