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灵芝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每一篇文章时能够学到文章的语言、文化,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同时能够着眼于知识的实际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创设出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同时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语文课堂,将生活化内容引入教材,赋予语文知识广阔的生活背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阅读占据重要位置。通过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以及阅读理解的能力。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所以老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帮助学生通过开展生活实践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1]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老师需要实现阅读教学生活化就必须立足于语文教材,从教学教材中寻找与其有关的生活气息。比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眼中的秋,之后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自己眼中所见进行相互联系、相互比较。学生可以在联系、比较中体会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在感受作者的心情中深入理解文章。在学习“背影”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父亲对作者的爱,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下关于父母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而让学生将自我人生经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引起共鸣,更加理解父辈的不易以及父母对孩子的爱。将阅读与生活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进一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
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营造较真实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加乐于学。在课堂上,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从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课本中的意境和情感。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设计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生活情境,通过声、形、图刺激学生感官,更加深刻体验学习内容。[2]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课堂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结合课堂和生活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该篇课文中出现的荷花、荷叶、柳树等景物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素材,在鉴赏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增强对课文意境的想象,加强对文章的分析。之后老师可以播放夏夜蝉鸣、虫叫的声音,刺激学生的听觉,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景物中引发思考,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老师要结合生活与课文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情境,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写作占据了整个中学阶段的重要关键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收集作文素材,以此丰富写作素材。从写作意图上看,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将作文写得更具深度、广度。老师在日常写作培训中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搜集经典的名言警句,拓宽写作素材的内容,让学生乐于写作文,有兴趣写作文。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缺少素材写不出好的文章,久而久之对写作失去兴趣,也很少能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作文素材,通过素材中生动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积累,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写作素材。生活中有许多英雄名人事迹,比如为国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钟南山院士、投入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黄文秀女士、忠诚航天事业的孙家栋等名人英雄事迹。在写作时学生除了可以引用古代以及西方名人事迹还可以引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从生活中的名人英雄事迹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在写作时结合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进行写作能够将作文写得更加充实生动,增加了作文的闪光点。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生活化、课堂情境生活化、写作生活化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将生活融入课堂,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老师通过对传统课堂引进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