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动画学院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凝聚人”和“激励人”的功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深化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努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教育学生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自尊、自强、创新、创作,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是高等教育“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新时代青年提出了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要求,为“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建设明确了任务,树立了目标。
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高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栋梁、国家的希望。通过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阐述好国家与个人、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引领青年学生“热爱伟大祖国”。青年学生要处理好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小我融入到国家大我之中,在为祖国的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要激发学生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要激励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热爱伟大祖国的火热实践中。
讲授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引领青年学生“担当时代责任”。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进入新时代后发生的转化进行理论阐释,引领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这种转化的重大意义,培养勇挑重担、主动担当时代责任,在奋进新时代的历程中有所作为。
重温好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引领青年学生“勇于砥砺奋斗”。通过介绍中华民族辉煌的奋发图强奋斗史,尤其是建国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让学生感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激发勇于砥砺奋斗的激情。
描绘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引导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两个一百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根本的愿望和共同的追求。青年时代是苦练本领、增长才能的大好时机。要让青年学生以目标为引领,惜时如金、勤奋学习、增长才干。青年学生实现梦想要从刻苦学习开始,成就事业要从练就过硬本领开始。
充分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学工部在“道德讲堂”“文化论坛”中的作用,设立“学习筑梦讲堂”“学习筑梦论坛”,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等,开展“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进校园”“诗词大会”等活动,引导学生重拾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等,讲好东北抗联故事、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史,编排歌颂革命先驱的文艺作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利用合唱团和舞蹈团等文化社团建设,推动校园创建“学习筑梦”文化活动,进行“青春报国梦”“美丽中国梦”等学生主题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活动,评选优秀学习标兵,打造一批校园“学习筑梦”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中国精神。
(1)增开思政选修课专题,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学分、学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围绕“学习筑梦”主题,增开思政专项公共选修课,拟定12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时,专题将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每学期开设三个专题,共6学时,4个学期内修完(大一、大二)。理论授课24学时、1.5学分,主题沙龙、学习讨论等实践教学0.5学分,合计2.0学分。(2)引进和遴选优秀师资。师资队伍由专兼职两个部分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和校外专家。(3)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主题沙龙、社会实践等相结合,传统课堂与线上慕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1)积极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开展“学习筑梦”行动,依托“吉动微课堂”,制作推送微课程等“指尖上的学习课”;在学校网站开辟“学习社区”、交流互动平台,扩大“学习筑梦”行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动相关“学习筑梦”活动宣传,使用学生喜欢的网言网语、微言微语传播新思想,制作符合大学生接受特点的网络作品,提高“学习筑梦”行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2)建设多种形式的“学习筑梦”第二课堂。学校党总支负责在校内建设“青马基地”,提供活动室、实训室、图书室等“学习筑梦”行动必要场所;各学院党组织负责建立“学习课堂”;各学院分团委(学生会)负责以班级为单位开辟“学习园地”;团支部(班委会)负责以学生寝室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将“学习筑梦”行动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3)开展“学习筑梦”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继续开展社会调查、帮困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在校外依托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等再建一批系列实践育人基地,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学校“学习筑梦”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教务部负责组织任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思考、研究和推进学校“学习筑梦”系列课程建设工作;学工部、团委负责学生“学习筑梦”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
以“学习筑梦”选修课程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课堂,通过创建“学习基地”,打造“学习课堂”,开辟“学习园地”,形成“学习风尚”等行动,搭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二课堂,拓宽新思想传播主阵地,构筑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大思政”课程。
将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等作为加强“学习筑梦”行动的重要载体,形成理论导航、实践砥砺、文化育人、网络思政、组织育人五位一体的“学习筑梦”大格局,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更优、亮点更亮、特色更鲜明、效果更显著。
制(修)订相关“学习筑梦”制度及实施方案。实行专题会议制度,学校党委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学习筑梦”课程建设推进工作。实行督导督查制度,学校每学期组织督导组加强对“学习筑梦”课程建设情况的日常督查。落实听课讲课制度,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每学期到“学习筑梦”课堂听课2学时以上,至少讲1次思政课或者做1场专题报告。
全校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办好高水平、高质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梦想缺失问题,解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碎片化问题,解决理论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