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分析与解决路径研究

2020-11-19 07:09:39顾文静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院校

■顾文静/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速度也非常的迅猛,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关注,培育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课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一直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成效普遍比较低,而且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所以,必须要积极分析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升改善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这也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思政课普遍表现出倦怠现象,学习的积极性很低,这也严重的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有效的教学改革,消除学生学习方面的倦怠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表现的非常突出,普遍对于思政课没有兴趣,课堂教学的氛围非常不好,这严重的影响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际教学的效果。究其原因,具体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与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变,这些变化对于人们的三观都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和改变。社会上对于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重科技轻人文的实用主义思想理念,使得很多的高职院校本身不注重且对于思政课的社会政治价值人之不清晰,高职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不够均衡,思维非常活跃当时因为缺乏实际的社会阅历,非常容易受到互联网上很多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很多高职学生自身的理想意识非常欠缺,比较追逐功利。

尽管有的学生能够认知到思政课的意义,但还是存在倦怠现象,学习的热情普遍不足,到课率不高,上课过程中不够专注,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不够好。此外,思政课本身的教学内容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传统讲授的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很多理论与当前的社会实际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环境联系不够紧密,也使得部分学生觉得思政课没有价值和帮助意义,这也导致学生们学习倦怠情绪比较高涨,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本身非常重视教学的实践性,这也是高职院校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整体重视理论教学,对于实践环节的认知不充分,实践教学的环节设计整体非常欠缺,即便有安排相关的实践教学,其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形式化比较多,对于实践结果并不重视,使得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并不融合,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具体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下时代发展教育教学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优化,而教学方式方法过于老套,也使得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没有兴趣,极易产生倦怠情绪,实际教学效果也难以有效改善。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授课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于思政课提不起兴趣的一大重要因素。具体有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两课青年教师对于思政课本身的认知不足,他们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即对于自己的职业认知认为社会对其评价不高,而且职业本身的社会感觉不佳,教师群体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情绪,使得他们不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专业以及职业素养,通过充分展示自身的思政课知识储备,强化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设计优化,使得高职院校思政课从教学本身的需求以及教师自身能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教师的教学表现也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知态度,所以在教师没有客观科学的认识自身的职业评价时,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而言,其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也难以有效改善。

二、解决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比较普遍,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充分重视这一现象,积极采取有关措施,消除学生学习方面的倦怠情绪,带动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正确思想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思政课本身的特殊性,具体提出以下解决的路径策略,以供借鉴。

(一)更新理念,明确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目标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首先把立德树人当作高职思政课教育的重点任务,培养综合素质极强的高职人才,充分强化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重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的培育,努力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当主动深化对于思政课的认知,加强组织领导以及对于思政课本身的投入支持,规范思政课的教学统一管理,提升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对于思政课的具体课程评估设定专门的制度体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当明确教育目标,实现任何社会的统一协调,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从意识上引起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社会价值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对于思政课的了解和学习兴趣,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个性培养。

(二)加强调研,根据学生需求突出教学重难点

调研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提升思想认知的最佳方式,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学校应当积极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相关内容开展思政课的教学,越贴近实际生活贴近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本身越好,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他们对于课程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自己的创造力。

(三)改良方法,推动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

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运用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式以及参与式的方法开展思政课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更加丰富的现代化教学的技术和条件,支持且鼓励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不断改善教学的水平,利用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资源,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

(四)整合资源,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发展,重视实践教学,整合有利资源,优化具体的规则,创立院校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打造实践教学的体系,教师也要大胆创新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方式,增强课堂师生的沟通互动,提升课堂的氛围,带动学生自主自发的参与进来,运用学校的媒介及不同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实践应用技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五)打造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消除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还必须要打造高素质且敬业爱岗的教师团队,高职学校应当主动为教师提供成长发展的平台,消除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心理,增强教师的教学热情,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创新教学环节设计,不断总结提升教学经验和质量,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影响调动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倦怠现象非常普遍,高职院校和教师一定要主动关注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了解其具体的特点何原因,结合课程教学本身的环节设计,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减弱或者消除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倦怠情绪。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