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娜
阜新市歌舞剧院
随着评剧的不断发展,其经过时代的洗涤以及专家学者的完善,曾经先后出现了“对口戏”和“拆出戏”两种类型,且当时的行当存在类型不分明情况。经过1909年至1921年的改革创新,评剧吸收京剧和梆剧等分类经验,渐渐形成当前的生、旦、净、丑门类齐全的戏种。其中彩旦属于丑行,与文丑、武丑构成丑行行当,是滑稽可笑或好滑刁钻的女性人物,表演上与丑基本一致,并在评剧表演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评剧彩旦表演艺术特征主要为:喜剧效果、通俗效果以及灵动效果。
在评剧彩旦表演过程中,国内上演的评剧剧目无论是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历史故事戏或者现代戏,彩旦所代表的人物都具有喜剧性格和色彩,在戏剧冲突中以喜剧的方式解决矛盾。即使有时候是观察员,也是以插科打混的方式进行评论、调侃或者嘲讽,意在辨识真伪中发挥独特的喜剧艺术价值。例如,新编评剧传统戏中的《花为媒》中的阮妈,这个人物是一个滑稽可笑且率真的女性人物,在剧中极具有喜剧色彩,该位人物的唱段脍炙人口,受到多人的追捧,其片段令人百听不厌同时又能够捧腹大笑。评剧彩旦同戏曲中的丑角一样,采用以丑现美的形式,在表演艺术中透露生活与艺术的美感。
在评剧彩旦表演过程中,评剧彩旦如同其他评剧丑角一样,以通俗性为主要特点,属于民间文化范畴。表演艺术的神韵、趣味以及风格具有明显的通俗性特征,与当时评剧的产生背景息息相关。由于评剧创始人属于丑角,对丑角的重视性过高,因此彩旦在丑角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评剧的艺术母体莲花落原本就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以莲花落为基础发展的评剧是以通俗性为主要特点。由于评剧彩旦吸收了东北大秧歌中的表演,使得彩旦的艺术舞蹈、动作服装以及化妆等都具有地道的“东北彩婆子”影子。
在评剧彩旦表演过程中,灵动效果主要体现在表演过程中注重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即兴发挥,使整体表演艺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若是想要在表演中具备较强的灵动性,评剧彩旦演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评剧中具备较强的“百姓情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表演的生活气息浓厚,善于表现当代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和乡村中都具有大批的观众。由于评剧唱腔包含板腔体,由快板、二六板等多种方式组成,唱腔方式已经有了新的革新。
彩旦的“彩”是色彩的“彩”、出彩的“彩”。评剧彩旦的音乐唱腔不仅体现评剧的剧种特色,更是色彩、风趣、幽默、魅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彩旦出彩,编剧写唱词、作曲谱曲时都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地撰写符合人物个性的唱词,设计揭示人物灵魂、新颖别致的音乐唱腔。生活化的半说半唱、似说似唱,融合其他传统艺术的音乐元素,丰富的板式变化,带着俏皮劲儿的儿化小辙,唱中间夹白带笑加锣鼓,唱词中俚语、俗语和方言的妙用,注重喜剧韵味的润腔等等。这些喜剧元素,为评剧彩旦的音乐唱腔增添了盎然生趣和无穷的活力。针对评剧中彩旦的类型主要分为:首先,豪爽泼辣型。这一类型的人正符合东北人粗犷的性格,做事果断,嫉恶如仇,遇见事情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另外,为机智幽默型。这一类型的人没有高贵的身份,性情和谐、聪明善良、平直可爱,同时善于助人。第三种,阴损狠毒型。这种类型没有太高的文化与见识,作为家庭妇女,在生活中存在自私自利,偏听偏信,胡搅蛮缠的行为。第四种,尖酸刻薄型,常为滑稽奸刁的女性人物,是丑行中的一种,強词夺理,嫌贫爱富,欺软怕硬是这一类型的特点。
在评剧彩旦表演过程中,评剧表演艺术虽然吸收了梆子剧、京剧等内容。虽然评剧受到发展历史短、题材范围小等限制,没有京剧等具有驾驭和反映帝王将相生活以及军事斗争内容等故事概述,只能反映下层官吏和市民阶层的生活,但往往这种内容直接表明了评剧的特征,确保评剧以贴近百姓的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辛亥革命时期,评剧的第一个创作家,依据当时时事新闻创作出了几个评剧文本,形成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评剧风格。即使现代戏演员加入了评剧队伍,利用新编现代戏以及编演现代戏经验对评剧现实生活产生了影响,后续更是将社会群体试图解决的问题编制成了剧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可,即使存在差距,但文化得到了创新。
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评剧彩旦的表演艺术。为了了解评剧彩旦的艺术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其发展历史,对曾经所出现的评剧戏曲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戏曲的听取和创作标准,助推艺术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