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芮/
上海师范大学
当今社会,中国网络直播行业迅速崛起,随着该行业显露出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趋之若鹜,使其中隐藏的问题不断显现,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直播平台做“网红”的现象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调研针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直播平台中做“网红”的现实情况、产生原因、潜在风险、对策建议四个层面,开展线上问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样本共计1092份。
大学生群体主要关注的是明星娱乐、游戏动漫、学习技能、网红直播类的网络直播内容,超过三成的大学生身边有同学在网络直播平台做过主播。调查发现,最多关注的是明星娱乐、游戏动漫、学习技能这三种类型。同时,关注网络直播平台的原因主要是放松心情、调节压力(占比68.47%)。其中,身边曾有同学在直播平台做“网红”主播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占比34.89%)。
超四成的学生表示愿意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做“网红”,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在直播平台做“网红”属于正当职业。调查发现,超四成的学生表示愿意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做“网红”(占比42.86%)。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在直播平台做“网红”属于正当职业(占比39.29%)。36.81%的大学生认为在直播平台上的收入也属于是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过半数的大学生群体认为“网红”的盛行可以满足青年人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大学生群体对于直播平台中“网红”盛行的现象看法不一,积极的一面认为“网红”直播能为大众文化带来新兴血液(占比51.37%),可以满足当代青年人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占比56.32%)。消极的一面认为当前“网红”不利于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占比43.96%),所传递的内容缺乏正能量(占比37.09%)
网络和直播技术的发展,为直播平台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进入了4G时代,网络流量的使用成本成倍数下降,WIFI信号高度覆盖生活的各个地理领域。在此基础上,摄像装置、软件的更新换代,使得直播的软件越来越工具化,直播需要的硬件得以普遍使用,技术门槛被大大降低。
直播平台具备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大量吸引了青年人的关注和参与。直播平台依托各类直播软件的简易操作,使得信息和新闻能在第一时间被记录并传播,具备实时性的同时增加了互动性,青年人作为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更加愿意主动参与直播行为并积极关注各类热门议题。
直播平台获得巨大的资本投入,娱乐的同时可以带来经济收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和投资公司斥巨资在网络直播领域。个别直播主播的迅速走红,在吸引大量关注和人气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将网络直播平台作为职业,并期图能在该行业中获得高收入。
“网红”主播的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大学生的是非判断。目前,很多“网红”主播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低、生活实践社会阅历欠缺且思想道德素质浅薄,为了收益不惜触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大学生群体自身处于建立是非观的年龄,又具有辨别能力差、易被煽动、易被误导的特征,因此这些“网红”主播很容易吸引大学生的跟风和效仿。
对“网红”能轻松获得巨大收益的认识,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直播平台营造了“网红”主播收益非常高、赚钱非常轻松的假象,导致很多青年人认为,做“网红”不仅工作轻松,而且收入远超其他职业,这样的现象会让大学生在最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的年龄里,选择萎靡度日。
直播平台上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前网络直播的内容普遍泛娱乐化和低俗化,“网红”主播有的选择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尊严,有的依靠色情、暴力来博取眼球,甚至有人拿生命安全来娱乐大众。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
加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提升相关部门职责,加强企业责任。相关部门应该净化网络直播平台行业的发展环境,加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行政许可管理、监督平台的准入资格审核,确保对网络直播平台的有效监管和良性运营。企业要加强对自身网络直播平台的管理和监督,在经营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自身的行业自律能力,在建立传播媒介标准的同时发挥社会引导功能。
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引导,家庭和学校要起到基础保护作用。对家庭而言,幸福、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帮助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从学校而言,老师应该教导和指引大学生去正确接触网络平台等社交媒介,正确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的正面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抵制网络平台不良内容和负面影响的能力和习惯。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自我约束来降低负
面影响。要有效地避免网络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大学生自身的自觉和自律。因此,大学生群体要自觉抵制网络直播平台上的低级趣味思想、不良信息以及不道德行为,并且要做到不随便散布违法、虚假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自觉抵制网上散布的所有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