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艳 邓梅彩 陈思宇 徐贤武 滕 锴/
北部湾大学理学院
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构建五大体系、实施四大工程、推进两大行动”。其中“构建五大体系”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建设文化公共设施,推动“文化戏台”建设势在必行。为了促进“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2020年底彻底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广西贫困村“文化戏台”建设已基本完成,但是对其充分利用和功能发挥有待进一步研究。
广西《脱贫攻坚科技文化扶贫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要按照“一栋综合楼、一个戏台、一个科普宣传文化墙(栏)、一个篮球场、一支文艺队、一支篮球队”。而“文化戏台”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戏台”在解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城乡文化活动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扶贫要扶志、扶智,“要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1],所以文化戏台通过文化宣传,放电影,跳广场舞,文艺汇演等多彩的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贫困地区以初级产品经营为主,脱贫后精神层面的缺乏和空虚,往往会让农村群众精神越发贫瘠,文化传统未随着物质富裕一同迭代更新,农村群众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固化[2]。二是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知识的匮乏。由于历史原因,贫困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导致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不足,文化水平较低,脱贫致富后,在乡村可供选择的文化娱乐节目却过于稀少[3]。文化戏台建成后,各种理论法制宣传、文艺科普活动和技能下乡都可以通过这一载体进行,一方面帮助村民思想工作提升,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培训,“文化戏台”为文化扶贫的巩固提供了新思路。
“文化戏台”建成后,村民生活习惯发生转变,农闲时多一个选择,“文化戏台”上展现舞姿和歌喉、参加娱乐身心的活动,偷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少了[4]。许多村民由不大讲究文明礼貌和穿着打扮,渐渐地转变为文明守礼、注重形象、开拓眼界并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县镇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和宣讲活动使“文化戏台”进一步发挥作用,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重要阵地。
调研组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交谈及填写问卷等方式对村里的部分村民进行了访问。本次调查的村民除了驻村干部和乡村教师,其余村民的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是小学、初中,甚至是文盲,极少有高中及以上毕业的。此外,村中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是选择外出务工,大批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在村中。过半村民认为自己的家庭收入情况一般。
1、文化戏台使用情况
关于“你们对村里文化戏台使用情况了解吗?”“你们村经常开展文化戏台活动吗?”的问题,了解到有13.55%的村民对村里文化戏台使用情况不太了解或非常不了解,8.47%的村民表示村里较少开展或从不开展文化戏台活动。而长时间在外地务工人员对文化戏台使用情况表示不够清楚。村中经常举办的文化戏台活动有放电影、广场舞,较多举办的有歌舞演出、拔河等体育比赛,有时举办的有戏曲演出、祭祀、评选先进榜样活动,较少举办的有种养技术宣传培训、读书活动。这说明有部分民众没有参与到戏台活动中来,戏台的功能也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文化戏台需求情况
关于“你们在业余时间喜欢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是什么?”,发现大多数村民喜欢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是看电影、广场舞、歌舞演出、政策宣传(美丽乡村、扫黑除恶、扶贫宣传等)、拔河等体育比赛,少数村民喜欢读书活动、戏曲演出、祭祀、种养技术宣传培训、评选先进榜样活动。在调查的“你们觉得是否需要村内文化戏台?”问题中,有64.41%的村民表示非常需要,27.12%的村民表示比较需要,8.47%的村民则表示一般,没有村民表示不需要。通过走访之后发现村里的文化组织有:广场舞队、篮球队、舞狮队等;文化戏台活动主要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其中广场舞队的妇女们表示跳广场舞促进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广场舞充分调动了她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与广场舞队负责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她们经常自发组织进行广场舞队伍建设,甚至自费购买相关的音响、小蜜蜂、服装等,而且目前村中的文化戏台有音响、话筒、显示屏、灯等设施,村民表示这些设施都是他们一起集资购买的。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村民闲来打麻将,打牌,不少儿童在围观。
从村民反馈出来的总体上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戏台和广场舞的出现已经为农村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对当地的文化工作进一步开展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但村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培养。
3、文化戏台管理情况
关于“你们村的文化戏台有专门的人管理吗?”,“你们村文化戏台和设施有增加或更新吗(例:音响、话筒等)?”的数据中,有61.02%的村民表示有人管理,并且管理得很好,有33.9%的村民文化戏台设施增加或更新的资金都来源于村民的捐款。这说明了村中的文化设施建设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费投入不足,并且设备使用后为了可持续利用需要维护。根据“你们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文化戏台在举办活动的?”的数据显示村民了解文化戏台在举办活动主要都是通过互相转告和宣传栏等方式或的信息,少部分通过微信群或QQ群获得信息。可见,文化活动信息宣传渠道有待进一步多样化。
4、文化戏台满意情况
调研显示,32.2%的村民对文化戏台的情况非常满意,45.76%的村民比较满意,20.34%村民一般,1.69%村民表示不太满意。仅有18.64%的村民经常参加文化戏台活动,28.81%的村民较多参加文化戏台活动。30.5%的村民不愿参加文化戏台活动,主要原因有设施环境差、感觉没意思、没时间,少数村民还认为活动开展少、距离太远、组织得不好、没人教、学不会导致自己不愿参加。
5、文化戏台建设和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你们村之前建设文化戏台时存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得出缺乏资金是当时文化戏台建设存在的最大困难。目前乡镇更重视经济建设,相对忽视文化建设,使得有些文化活动由于经费申请难而制约开展,村支书表示财政得不到充裕的供给,设施更新、活动开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村民反应应加强乡村文艺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文化戏台基础设施、经常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加大对文化活动的宣传、加强文化活动时间的管理和噪音管控等。
宣传工作是做好文化扶贫的重要保障,明确主办单位可以让村民更加了解扶贫工作的推进,也能知道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可以知道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各力共同努力,可以在宣传的时候明确举办单位。首先强化领导的管理和健全机制的保障,通过提高宣传人员自身的宣传素养使宣传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更要创新宣传方式、立足实际需要,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通过微信的小视频宣传,抓住农民的需求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宣传。
“文化戏台”健康、有序的推进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相关部门虽然也给予更高的关注度,但仍需更有效、全面的管理体系推进“文化戏台”功能发挥进而推进扶贫工作。推动乡村文化活动制度化,更需要有专干去统筹这一管理,扩大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更要提供百姓一文化设施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使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宣传,文化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环环相扣。
扶贫工作的推进工作需要形式多样的,丰富文化戏台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文化扶贫工作的展开,同时也可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支持。数据显示,“文化戏台”经常开展活动的比例占44.07%,并且经常举办的活动是“放电影”所占比例达到88.14%,其次是“广场舞”所占比例为84.75%,“歌舞演出”占64.41%;而村民业余时间喜欢参加的娱乐活动是“看电影”占比例57.63%、“广场舞”所占比例是50.85%,由此可以看出村民业余时间乐于参与“文化戏台”活动,因此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需要去降低活动的难度系数,从而普及到更大的年龄区域中。
并且资金问题是整个“文化戏台”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不仅使资金使用透明化以外,还需要多渠道解决设施缺口,非刚需的设施,比如公共厕所使用,这非刚需的设施可通过与“文化戏台”相近的邻舍借用,即可省许多的财力物力添置新设备。要在百姓的思想上提升这个问题认识,就得让百姓参与进来,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参与管理“文化戏台”、完善制度规定等,深入参与才会切实感受到效益和责任。
技能培训只针对贫困户,而相对于没有那么贫困的家庭还没能进行培训,可以改变培训方式,从而增强培训效果,可让贫困户和贫困边缘家庭进行沟通交流,互相进行学习。
调查发现聚集闲聊打麻将的大部分是40-50年龄段的人,这就给脱贫攻坚带去一定的难度,如何将这部分力量利用,如何从根源上去解决劳动力闲置问题,让他们有事可做,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端正他们的观念,意识到自己有劳动能力去谋生;乡里的技能培训要加强针对性,能真正考虑到农民的就业问题,那村民才愿意参加技能培工作,从而真正增加他们的就业率。基层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水平也相应提高,争取全面的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及时的指导服务。
“文化戏台”举办活动是,村民经常参加的占18.64%,较多参加的占28.81%,参与度达到47.45%比较高,因此需要评选活动人员专干,进而推进文化戏台的使用。并且每个村都自发的群众文化组织,“广场舞”就占84.75%,“篮球队”占79.66%,“舞狮队”占42.37%,由此可知培养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活动专员的必要性。
从文化专员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个村文本组织的综合能力也增强,不仅能顺利处理活动,并且可以将思想性的提升去辐射给身边的人,因此更有利于“文化戏台”的功能传播。另一方面有活动专干后,就可以省一笔请外来人进行活动演出或者是进行活动策划的资金,给“文化戏台”更多发展空间。
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较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较大,即使是贫困地区之间差别也很大[5]。有些地区开展“文化扶贫”则讲究因地制宜,讲求“精准”,其文化服务的内容“接地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一县一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的方法,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文化戏台”的功能发挥,仍需进一步探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