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娜/贵州中医药大学
张某,男,医学专业大五年级某实习基地临床实习学生,来自省内偏远农村,家中独子,上有两个姐姐,家中大姐已婚,二姐在外打工因受某种刺激而导致精神失常,父母年龄已高,没有多少文化,都是典型的吃苦耐劳的农民,年轻时曾在外打工,回家后靠父亲在外打零工维生,母亲照顾二姐,父亲收入只够勉强维持生活。受家庭环境影响,该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与同学关系一般,大一时,曾和同寝室同学一起组队在外做过兼职,但因能力有限,兼职过程中经常被雇主批评指责,时间不长即离开了兼职团队。
201X年12月30日,临床实习即将结束,实习基地负责人在通知基地实习同学办理返校手续时,未能联系到张某,连续拨打张某电话,手机一直处于呼叫提醒状态。随即基地负责人向学校辅导员反应,辅导员迅速联系了班上其他和张某在一起实习的同学,据同学反映,张某到实习基地后,经常出入电玩城,染上了赌博的陋习,并编造了各种借口向同班同学和实习基地的同学借钱,大家知道了这种情况后,每次见到他,都会向他催还借款。据同学们分析,很有可能是因为欠同学的钱,不好意思回实习基地了。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辅导员一边和张某的父母、姐姐、表哥等亲属联系,并说明情况;一边立即请家在实习基地本地、对当地环境比较了解的同学王某去他经常出入的电玩城找他。第二天,辅导员和其家人尝试所有联系方式都没有联系到他,同学王某跑遍当地所有电玩城都没有找到他的情况下,同学们到张某可能会出入的地点张贴了寻人启事。第三天早上,仍然没有张某的消息,经过和家人反复沟通,家人同意后,由实习基地负责人到当地派出所进行了报警备案,辅导员也将张某和家人联系时曾用过的所有电话号码进行了统计,并不停的尝试拨通所有的电话号码。就在那天晚上11点多钟,辅导员接到了张某父亲打来的电话,说:张某给家人回电话了,他知道老师和同学们在找他,他明天就回实习基地宿舍收拾行李,然后回学校。
(1)该生家庭经济困难,在入校之初曾尝试通过兼职来减轻家中父母经济负担,但因性格内向而不善言辞导致该生在兼职过程中屡受挫败。在校上课期间,因学习任务较重、生活环境较为单纯,该生最初的兼职失败后,也只以学习为重,再未过多的接触社会,自我管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
(2)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到了实习基地,因生活、学习模式及环境的改变,加之学校生活逐渐变淡、社会生活更加丰富,该生在最初接触电玩游戏,并有少许盈利后,使其看到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赚钱”的假象,于是越陷越深,由“赢”变“输”,并不惜以各种借口来向亲人、朋友、以及同学借钱,最终债台高筑,以致无能力偿还,只能以躲避的方式来逃避还款。
(3)这起事件表面上看似是一起突发失联事件,分析其实质是张某因欠债务太多,害怕实习结束前被同学催还借款,为了逃避债务而故意躲避。因此,判断该生是主动失联,而不是被动失联。
(1)依靠学生干部和与张某接触较多的普通同学,详细了解学生近况。该事件中,从组长、班级同学、同寝室同学等和张某有过接触的同学中了解到,该同学进入实习地点后不久就认识了在当地工作的一个老乡,并在老乡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动漫电玩游戏,并于事发前以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手术,且手术费用较高,家中无力支付等理由向多名同学借钱,借款金额少则200、多则500,金额不等,借款中已有少部分偿还,大部分未还。
(2)及时和学生家人取得联系,了解该生在学生和生活中的经济支出情况,以及近期内该生和家人的联系情况,并共同和家人商议,制定解决方案。该事件中,在和学生的父母联系中了解到,事发前十天左右,张某曾打电话向家人要1000钱说用于返校。最近,张某开支也比较大,他曾向家人暗示过在谈女朋友(经了解,张某并没有女朋友)。在详细了解了张某近期的支出情况后,适时的向家人说明了张某在实习基地当地的所作所为。并提醒张某家人,如果张某和他们联系,万不可急于批评教育,避免打草惊蛇,先劝他回校,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归来未首要任务。经与家人再三商榷后,才进行报警。
(3)发动学生干部和熟悉当地情况同学,共同参与处理。事情发生后,首先通知实习学生组长到实习医院保卫部门进行了登记,并到车站、电玩厅、广场等公共场所张贴了寻人启示。当地同学王某还多次到,张某有可能出入的电玩城进行寻找。
(4)搜集所有张某和家人联系时用过的联系方式,不断的尝试联系。该事件中的突破点,是一个多月前张某和其表哥联系时,所使用的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就是我们在尝试拨通这个号码后,初步确定了张某所在地点,也缩小了王同学的现场寻找范围。
(5)事后进行适宜的批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的探索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任务,除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以外,还有更广泛的人生任务,大学生应该抓紧在校的宝贵时间,和同学们真诚相处,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习到课本之外那些更重要的知识,促使自己各种正确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成熟。但是由于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处于探索期的大学生不能够对身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该生经过批评教育和正确引导,最终认识到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并在寒假中通过做兼职,还完了所有欠款。
(1)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及时、得当。面临案例中的突发事件,要及时的积极应对、妥善处理,迅速组织联系相关人员进行参与处理,并要学会搜集和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突破口的机会。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要倍加关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多来自于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城市下岗家庭或是多子女家庭,是大学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成长过程中的物质缺乏,导致其心理贫困、思想贫困和精神贫困[1];同时又因为他们在年幼时接触到除学校之外的社会活动较少,交往能力都比较差,且性格内向,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贫困生的关注应该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家庭贫困学生群体的跟踪和帮助,如何以正确的方法来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金钱观,对贫困生的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3)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时刻不能松懈。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德行,克服大学生的诚信失范现象,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共同的努力。社会应构建诚信体系,营造诚信氛围;学校应创新诚信教育,构建诚信校园;家庭应注重大学生行为的养成,加强家校联系。大学生自身也应注重自我教育,提高诚信修养。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谨言慎行,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合格公民,激励自我以诚信为荣,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
(4)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的产生都会以一定的事件或现象为直接诱因,这也是突发事件产生的偶然性原因。在偶然性的背后存在着产生突发事件的深层原因,也就是导致突发事件爆发的本质的、必然的原因[2]。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日常生活的服务者,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首先要有一定的敏锐度,时刻注意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事发之前会预防;再次,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学会准确判断和掌握事件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组织沟通处理作用,做到事发之后会处理;最后,在事件发生后要学会总结、找出问题的起因,并要做好当事人的问责、干预和疏导工作,做到事后会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