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小说写作者的一封信

2020-11-19 02:28
山东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略萨小春哑巴

马 兵

文娜:

你好。

想来还是给你写一封信更合适吧,这封信的题目是《给青年小说写作者的一封信》。你当然一看就明白,这封信模仿了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名的《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抱歉,我没有称呼你是“小说家”,恕我直言,我觉得你还是在成长中的、远未定型的写作者,距离成熟尚有不小的距离——不过,在一个各种“家”泛滥的年代,“写作者”的称谓体现的并非轻视,而是更深的尊重和期望,这个我想你也能明白。

记得你的第一本儿童小说《米羊的夏天》出版的时候,也曾经约我写一个评论,当时我没有写,但是表明了两点意见:第一,《米羊的夏天》让我惊讶,当我听说你在写小说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因为你工作的职务行为,或者是玩票,甚至还想劝说你,就像略萨在他信中忠告过年轻人的:“把文学爱好当作前途的决定,有可能会变成奴役。”但没想到你是认真的,而且写得像模像样。第二,它毕竟是你的处女作,各种不足和青涩在所难免。我没有写评论也是想看看你后续的作品,有一个更整体、更贯通的观察再说。这两三年来,你笔耕不辍,与朋友的联系都少了很多,一心扑在创作上,的确颇有成绩,也许是到可以谈谈看法的时候了。

略萨在他的第二封信谈到青年写作者如何面对自我的经验时,给出了一个特别睿智的判断,他说:“凡是没有摆脱作者、仅仅具有传记文献价值的小说,当然是失败的虚构小说。创造性的劳动就在于:在那个客观的、由话语构成的世界、即一部长篇小说里,要对通过小说家记忆力提供的那些素材进行一番改造。”这个说法其实也适用于短篇小说,这不是说讲述自己故事的自叙传式的写作没有意义,而是创作者要懂得如何有效地完成个人经验的文本转化。在这一点上,你做得很不错,目前你创作的所有小说,几乎都摆脱了初习创作的青年写作者很难摆脱的自我腔和感伤情调,不扮酷,不装样,不写放纵和狗血的青春,不在酒吧买醉,也不在麦地里冥思,你甚至很少使用第一人称,总是让叙事者置身于叙事空间之外,在讲述他们的故事中暗渡自己的经验和感喟。值得注意的是,略萨在此后还说了一句话:“一个虚构小说的作者不对自己的主题负责(因为是生活强加的),但在把主题变成文学时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这句话的意思是,主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写作者要找到某种小说的秩序,使之成为真诚的、有组织的实现主题话语的方式。你确实在寻找,因为迄今你的小说已经可以清晰地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女性的创伤与疼痛,包括心理也包括生理,而你也在努力让这个主题依托于故事和文本的秩序去呈现。不过在我看来,对主题本身的在意似乎压倒了呈现主题的秩序,因此你的一些小说的组织性还不太够,集中表现就是你有时会依赖于相对简便的叙述情节,在把主题悲情化、最大化的同时,也减损了小说应有的情感力量。

我们从《哑巴的爱情》说起吧,这个小说借少年的视角写乡间因为阶层悬殊而导致的爱情悲剧,整体上明净清丽,有令人沉默的忧伤,如一则晶莹的怀旧小品。只是叶子姐的投水自沉在小说里虽然有一个强大的情感逻辑,但还是显得太轻易了。要知道,和现实人生一样,活下去比决意赴死是更艰难也更悲悯的存在,死亡固然带来泪水、悲情和控诉,但也从根本上回避了人生复杂多维的更多可能,生活中即便确实有这样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小说里也不要轻易让死亡这个急转直下的事件成为一劳永逸的遁辞。同样的原因,小说结尾中,去参加心爱情侣的遗体告别仪式的哑巴哥哥“就那样静静地站着,那样孤独,那样无助”这句,也回避了哑巴哥哥内心的绝望与悲郁,巨大、复杂的疼痛感被“孤独”和“无助”两个空洞的形容词掩盖了,在小说前半部分还相当饱满和立体的人物在这里变成了略萨说的“艺人手中的木偶”。我不知道这个小说的由来是否与你个人的记忆有关,但我能感觉到你的不忍和怜惜,自己似乎也被突如其来的死亡吓坏了,但是你要知道,创作者必须“接纳来自内心的魔鬼”,并且为“魔鬼”服务。伟大的小说家都是伟大的观察者和背负者,他要替常人背负所有不能承受的重和轻,他内心要接纳世间所有的卑污,要理解人性所有的丰饶,以及生活回应人性与历史的复杂可能。一句话,叙述者可能是一个女孩,但作者要如饱经风霜的老妪,她体察一切,接纳一切,悲悯一切,也可能厌倦一切或憎恶一切。

又比如《彼得和他的妈妈》,这个小说在复杂性和理解生活的宽阔上比《哑巴的爱情》要好得多。小说借一个幼儿园教师的视角去看一个单亲之家的母亲,彼得妈妈的性感与她待人的礼貌、处世的倦怠形成隐隐的张力,也吸引着小春去观察,并发现了她与别人有染的事实。而且在观察他人的过程中,小春对自己的婚恋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小说内在的心理格局正在打开,然而就在这个当口上,你却安排给小说一个足够动人但也有些鸡汤的结尾:原来彼得的父亲车祸身亡,彼得的妈妈和奶奶不忍心告诉彼得,编织了他的爸爸在国外工作的谎言。和《哑巴的爱情》一样,彼得爸爸的死也让小说之前费心建立的复杂的心理结构崩塌了。坦白说,这样过分依赖抖包袱的情节反转在设置上更像小小说,本质上类似一种偷懒。而且在我看来,小说最末尾的那句话“小春呆呆地坐在那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完全是赘余,它消除了小春本有的心理景深——记住希利斯·米勒说的话吧:“隐藏秘密,永不揭示它们,这是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不过,你自己大约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吧,在你最新的几个小说,如《久别重逢》《斑斓彩虹》里,明显呈现出一些此前没有的元素和风格,比如对女性日常经验的关注,借轻逸的叙事语调形成与沉重主题的对照,又比如对某种无甚余味的“完成性”的抵制等。《久别重逢》里的徐雅丽和周沫并不是情同手足的闺蜜,因为一次十年后的相逢,她们的人生形成对位的镜像,一个为备孕而不孕困扰,一个被不请自来的二胎苦恼。“久别重逢”成为对各自生活的反讽,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小说用二声部的第三人称叙事,给读者展现了白领女性的另面人生。这个小说的结尾也比此前的作品讲究得多,周沫陪着徐雅丽去做人流手术,手术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周沫和徐雅丽的未来如何,也不得而知,在汹涌而来的生活之流下,女性因为育与不育而带给她们的丰盈或亏欠感,在那个进手术室的时刻被情境化地凝定下来——无论丰盈还是亏欠,女性总是这伤害的担负者。

而《斑斓彩虹》里的宋彩虹在你的小说人物谱中是个全新的类型,这是一个打了鸡血一般的女人,一个兴兴头头过日子而不顾周遭白眼的女人,一个泼辣得甚至有点二的女人,她饱满的生命力像是时刻在嘲讽循规蹈矩过日子的人。小说穿插进“我”“我妈”“二姨”等人对宋彩虹的评价,并且不断用妹妹宋彩霞来对比彩虹。这样叙事的好处是:它们一方面借彩虹辐射出更多的女性来,一方面又在“看”和“被看”的微妙中,更衬托彩虹的“斑斓”。

彩虹大概也是你创作的一众女性形象中,年龄相对较大的一个吧?如果从米羊算起,叶子姐姐、小春、彼得妈妈、周沫等到彩虹,恰是一个年龄递增的顺序,宋彩虹当然算不得心智成熟的人,但从小说的角度而言,越来越圆熟的笔致还是历历可见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鲁迅也曾有一篇《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是写给彼时还是年轻写作者的沙汀和艾芜的,在这封信中,鲁迅谈到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箴言。对你来说,依然有重温这八字的必要。“选材”你其实做得一直不错,即便是前述那些有些问题的小说,题材上的用心是能看出的,而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如何更深的开掘了,不但是情节层面,也包括技术、形式和语言上的开掘,要知道,“深扎”可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词汇。

就先写到这儿吧,期待你的新作!顺颂冬安!

马兵

2019年12月7日

猜你喜欢
略萨小春哑巴
深深地爱着你
哑巴娘
INHERITANCE OF DIVISIBILITY FORMS A LARGE SUBALGEBRA∗
哑巴狗
父子俩
幸福,在我身边
理发匠
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40年记忆情归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