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2020-11-19 01:53任春玲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个体观念

■任春玲/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问题渐渐成为现代社会焦点话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学生个体意识和能力等诸多要素,均对其日后就业形势有着直接影响。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愈发严峻的择业、就业形势而言,学校将职业素养培养有效引进职业规划教育中,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择业观念——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变革,大学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然而现阶段多数大学生仍具备较强优越感,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有着较高期望。据有关研究证实,当前多数大学生表示,读了大学便可在未来找到满意且舒适的岗位工作,享受丰厚的薪资待遇,生活在一线城市,实现个体人生、社会价值。此种功利主义思想对学生现实择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学生发展有一定阻碍,然而,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引进职业素养培养,能够促使学生正确认知自身能力和水平,树立积极择业观念,在普通工作岗位当中寻找自身发展机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二)有助于学生注重职业道德升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众所周知,职业道德是个体职业活动当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每名学生均应遵循相应职业规范。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引进职业素养培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高度社会责任意识,使其遵循诚实守信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职业素养培养在职业规划教育中的渗透,可使学生自觉遵循社会规范,在职场中通过公平竞争有效实现个体价值,更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特色。

三、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现阶段,国内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层面普遍存在薄弱现象,对于职业生活也缺乏相对理性化的设计和思考。多数学生对于就业岗位迷茫,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足,规划意识较为模糊,且普遍认为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没有必要。高职院校及相关教师对于学生群体欠缺可操作性的专业引导,导致学生难以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规划个体职业生涯,更别说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应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使学生群体对自身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及安排,从而落实个体人生价值。

(二)高职学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现象

现如今,国内多数高职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普遍选择自主择业,在这一大环境下,学生择业观念产生较大改变。在以往国家分配制度环境下,学生在毕业后普遍服从学校安排,就业率也高达100%,学生普遍也没有异议。然而,在自主择业背景下,学生择业观念以及就业意愿均获得充分尊重,学生与用人单位属于双向选择,学生基于个体能力、个体发展以及职业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于择业观念层面通常存在部分问题,如盲目追求一线城市、追求大型企业与事业单位、要求优质的工作环境、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对薪资待遇要求较高等等。现代大学生择业观普遍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且多以个体发展视作择业目标,致使学生群体就业灵活性面临诸多阻碍,从而产生就业难现象。

(三)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教育水平亟待提升,在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选择层面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们普遍凭借机械化记忆来掌握专业知识。但是,伴随社会迅猛发展,新兴行业产业及职业持续涌现,因高职院校并未全面与时俱进,导致社会中工作岗位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难以对应,学生群体普遍存在无法灵活应用知识进行实践、知识面较窄以及专业知识理解浅显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存在无法满足企业实际要求、技能水平偏低、眼高手低以及实操能力不足等问题。

四、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一般来说,学生作为课程学习和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其职业素养是职业素质的具体内在体现,在面向学生群体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培育过程中,需培育学生择业和就业观念、职业道德、实操水平等。教师在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活动时,应切实提升学生对于内外界环境的剖析能力以及自我认知水平,明确积极就业观念,使学生们提高客观认知自身能力。在对工作岗位的选择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于自我,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低姿态为基准迈进社会。除此之外,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教师需告知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必须具备自身既定道德标准,充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责任意识、职业礼仪以及敬业奉献等职业素养。另外,学生们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职业素养培养时,应强化个体职业素质,令职业素质能够获得长效提升及发展。

(二)加强职业规划工作重视度,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学生就业情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评价结果,而高等教育是学生真正迈进社会生活的重要程序。现阶段,国内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与灵活,以往的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已无法顺应此种变革,强化高职院校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们日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我国高职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中,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引进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切实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和工作的多样性需求。一方面,应创新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实现职业规划教育全程化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关心本校未来发展,切实关注学生成长与成才,促进课程形式趋于多元化发展,使学生们可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下,逐渐养成健全的职业素养,从而到适宜的岗位中工作。

(三)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加强学生实践素养

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应给予足够重视与合理指导,改善职业指导教师结构,加强职业指导教师培训,切实提升指导教师业务水平及综合素养,构建职业规划教育认证机制,持续健全职业规划教育及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有效发挥教育资源优越性,促使职业规划教育趋于专业化及系统化方向发展,呼吁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推动职业规划教育实现社会化。现如今,国内高职学生普遍掌握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操能力 ,亟待加强,激励学生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作为持续性、动态性以及复杂性工作,无论是社会还是高职院校,均应增加财力、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投入,改善与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借助全方位渗透、全程引导以及全员参加形式,健全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个体观念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坚持系统观念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