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平 包得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相关作品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学教师或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内容上起先秦文学,下至近代文学,时间跨度近两千年,涉及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理论等等诸多文学现象。虽然本课程分为四个学期教学,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任务都很繁重,存在着不少困境。
从“教”的层面来看,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课时量有限而知识量繁多,若仅仅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则缺乏深度和广度,也无法发挥教师自身的学识优长,更难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处理课时量少与知识量多的矛盾已成当前高校不少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1]。从“学”的层面来看,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5后获取知识的方式跟以前大不相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有诸多可选的学习资源,诸如微课、慕课、国家级精品课以及各种优秀的讲座等,学生可以根据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但线上课程难以有及时的教学反馈,因此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怎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学生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征,而并非局限于固定的教材、缺乏新意的课堂和完全统一的教学内容。
从学校层面来说,我校属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学科理论知识之外,更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和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处在师范专业认证建设时期,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不少教师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占用大量时间,难以兼顾科研,力不从心;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科研方面建树很高,却难以将研究成果吸纳入课堂上以发挥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亟待解决目前存在的上述显著教学困境,加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即将迎来师范专业认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习惯、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课堂上知识传授的背景。[2]《中国古代文学》需要全面的、新颖的课堂。教师要平衡教学与科研,使科研与教学发挥最大的合力,这样才能实现最高的效率。因此我们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尝试采取了如下一些教学策略,收到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时间跨度长,教学内容丰富,因此很多内容还需要以讲授为主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互联网+教育”已成一种新的教学时尚,传统的课堂教学弊端明显,如教师只注重教材内的基本观点,而忽略了知识的拓展,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往往只理解了表面知识,实际学习中并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大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雨课堂、学习通等教学辅助工具。以雨课堂的使用为例,教师在雨课堂上建课后,便可在课前向学生推送预习材料,比如把部分作家的生平、作品的分析以及特定文学流派的解释等以视频、音频或文字形式,推送给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上课时在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说明、答疑。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教师还可以充分展开教学。课后除了进行常规练习外,还可以补充一些拓展性的资料。例如,我们尝试把学界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教师自己的科研内容分享给学生,以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也方便学生了解相关内容,深化所学知识。
现有的古代文学史教材和教参的部分内容或陈陈相因,或相互抵牾,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上课期间学生的某些提问可能促使教师思考一些平时容易忽视或者不太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老师再次深入分析、研究相关问题,进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践,这对促进教师科研进步有很大作用。如果没有扎实的研究,课堂教学只会照本宣科。我们鼓励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兼顾科研与教学,而不是仅仅把课本的理论知识一字不差地“搬运”给学生。加之每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之际,有很多学生选择古代文学方面的题目,但选题往往陈旧缺乏新意,也与老师在之前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指导有很大关系。建议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围绕一些学界研究的重点或者热点,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向学生传授选题、构思、写作、研究等内容,推荐数量适当的专题研究论文或者研究综述供学生阅读学习,为学生未来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思路,为毕业论文写作树立生动、可资借鉴的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题发挥”,借某个文学现象谈到相关的科学研究。如讲到《三国演义》时,不可避免地会跟学生谈到“智绝”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历史上的诸葛亮与传说中的诸葛亮联系起来,为学生展示诸葛亮怎样由历史人物走向神坛,成为人们崇祀的对象,老师在授课中运用的分析、总结方法,无疑向学生传达了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都能很好地借鉴老师课堂上传授的方法,为继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兼顾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引导学生勤学善思的最佳方式,“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良好的科研素质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
除了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把一些论文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确立基本观点并建构逻辑框架。以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学3》的学习过程中,曾经接受过这样的课后训练,在期末访谈时,很多人表示他们最初不知道什么是论文,但是在课下都积极主动地查阅中国知网、维普等期刊网站,在阅读了大量相关的论文后对论题的研究动态有了基本把握,慢慢地具备了写论文的条件与能力,同学们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完成了小组作业,受益匪浅。在搜集材料的同时,同学们能跳出课本的限制,阅读了作家作品集,他们尝试地在纷繁芜杂的资料库里寻找佐证自己观点的文献,把问题放在大视野中进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而不仅仅是“人云亦云”。这样的作业设计内容灵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学习,为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大有益处。从目前来看,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都存在选题难、构建毕业论文结构难这一现象,此举无疑是提前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他们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课堂与课外的演练以后,我们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与学科相关的科研活动。如,古代文学教研室老师曾指导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学生组成“酬勤小队”报名参加省级暑期调研活动。我们以“承德地区寺庙的保护与开发现状”为题,分三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对关帝庙、城隍庙、魁星楼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向学生讲解了中国古代传统信仰与祭祀文化的发展,无形中把《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如上古神话、《诗经》中的祭祖诗、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俗文学的发展等,这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生动授课实例。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极大启发,不仅写出了逻辑性极强的调研报告,而且还对他们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偏重于对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对具体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不能面面俱到,造成不少学生本科期间还没有完整系统地阅读过像《诗经》《楚辞》这样的文学名著,甚至连四大名著等小说,部分学生的印象都是来自影视剧。学界有不少学者痛心于古代文学课程这种本末倒置的讲授习惯、学生不读原典的空疏学风。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内容上乘、部头适中、易于借阅的文学类图书,指定学生阅读,并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根据课程的分段设置,将阅读篇目对应到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具体操作:每学期初便下发阅读书单数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择不少于两种作为本学期的阅读书目,同时需要撰写阅读笔记、感悟体会,期末提交阅读心得2篇。当然,在课程进行期间,根据同学们阅读书目的选择,就某些大家普遍关注的作品,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合理的解释,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获得感。通过此举,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都有进步,而教师在解疑答惑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教师平衡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对“教”与“学”都意义重大,“持续改进”是我们保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从目前的教学结果反馈情况来看,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虽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来探讨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却也梳理出了对其他专业也适用的有效策略。从学院、专业的发展目标来看,值得总结、提升和推广。